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人口普查及区划规模

中国人口普查及区划规模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已经开展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次普查基本情况见表3―1。表3―1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统计表我国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是按照行政区划等级逐级划分的,每一名人口普查员负责普查登记的区域,称为“调查小区”。村、居委会管辖范围是普查区的基本单元,调查小区是我国人口普查的最小地理单元。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约划分有500万个调查小区。

中国人口普查及区划规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至今,已经开展了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历次普查基本情况见表3―1。

表3―1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统计表

我国人口普查区的划分是按照行政区划等级逐级划分的,每一名人口普查员负责普查登记的区域,称为“调查小区”。村、居委会管辖范围是普查区的基本单元,调查小区是我国人口普查的最小地理单元。在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约划分有500万个调查小区。(www.xing528.com)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以及人口普查自身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历次人口普查的项目不断增加,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为了摸清国内各地、各民族的人口数进行的,普查的内容直接服务于目的,只针对本户地址、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与户主关系等6项进行了调查。第二次人口普查是在3年自然灾害国内各方面运行都很困难、国务院迫切想知道国内人口的具体情况下进行的,调查的项目在第一次基础之上增加了本人成分、文化程度、职业3个项目。1982年,国家确定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第三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现代人口普查的概念和定义,这次普查项目增加到19个,包括就业信息、生育子女数和存活子女总数等项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流动人口被列入普查项目。第五次人口普查共进行了49个项目的调查,比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了28个项目,主要是增加了住房和人口素质方面的项目,为社会经济研究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并首次纳入了外籍人口,还在表中新增了60岁以上人员健康状况的填写。

目前,人口普查资料为大量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数据来源,不仅被用来进行人口情况的直接研究,还被广泛地用到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