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孟广城的芭蕾教育理念及方法研究

孟广城的芭蕾教育理念及方法研究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基训类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着重强调动作的规格和要求,而对于动作表现力如此这般强调的,孟广城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这与他本人在中央芭蕾舞团十七年的演员经历密切相关。在芭蕾艺术中,人体的每个部位都可作为表现美的工具,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及表现特点,在相互协调的运动中形成完整统一的芭蕾舞表现力,孟广城在其中要求脚的表现力就体现在很多方面。

孟广城的芭蕾教育理念及方法研究

“准备好了,大幕拉开,演出即将开始”。这是孟广城每天上课必定重复并强调的话语,随着一声“音乐——起”,孟广城和学生们的演出便在激昂悦耳的钢琴伴奏中拉开帷幕。在基训类的课程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着重强调动作的规格和要求,而对于动作表现力如此这般强调的,孟广城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这与他本人在中央芭蕾舞团十七年的演员经历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他的课堂中总能看到每一位学生都是精神十足。虽然是清晨的第一节课,也未曾看到哪一个学生处于昏昏欲睡的消极怠工状态,大家时刻被孟广城那种热情和激情以及芭蕾的气质和精神影响并感染着,不好意思在七十多岁还如此敬业的孟爷爷面前败下阵来。学生以后要上台演出,必定要有艺术表现力,因此,在孟广城任教的芭蕾基训课堂中,表现力便成为重中之重的教学任务。教学中,他着重强调将身体各部位的内在感情发挥到极致,通过全身肌肉和骨骼的运动,伴随着与节奏相匹配的音乐,运用适当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对芭蕾艺术审美的认识和理解,用或曼妙多姿或雄壮霸气的芭蕾舞动作准确地诠释出来。

在芭蕾艺术中,人体的每个部位都可作为表现美的工具,它们各自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及表现特点,在相互协调的运动中形成完整统一的芭蕾舞表现力,孟广城在其中要求脚的表现力就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动力脚向外旋转打开以及主力脚和胯同时向上直立的控制能力,用脚发力的运动方法,连接动作中对脚柔韧性的控制和要求,起跳和落地的控制能力等。他强调训练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学会用脚去感受音乐,例如在Battement tendu、Battement tendu jete等动作中,擦地或小踢腿出去后,动力腿一定要在空中的舞姿位置上最大限度地外旋,同时绷脚到极限,此时肌肉内在延伸的力量贯穿至脚趾,脚趾的力量延伸感必须靠自己的意识去掌控,无论是擦出或是收回的动作都要在音乐中完成,经过无数次反复练习之后,脚趾才会产生正确的力量,它可以为后面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大学生芭蕾教学中头和手的流动路线也应给予再指导,让学生在熟练动作之后,使头和手在准确的位置上随着音乐自由流动,虽然流动路线还是在原本规范的轨道上运行,但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素质有所提高,此时强调表演意识,就会使得头和手的运动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气质、有活力。在表现情绪和精神气质中,看不到准确位置的死板和按运行轨道动作的拘谨,只感受到芭蕾舞的舒展和优美。(www.xing528.com)

芭蕾舞的表演主要是靠头和手的协调流动,而不是挤眉弄眼,应该是很大气的感觉,尤其是芭蕾舞男演员的身体,越正越直越大气就越有气魄。其实在芭蕾训练中,手和头都是非常重要的表演媒介,没有二者的协调配合,很多舞姿便无法完美呈现。在训练中,“头的方向感”也是孟广城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例如,芭蕾中最典型的舞姿之一Arabesque,头与手就必须协调配合,头始终应该向前,随着前面手延伸的方向看出去,同时强调锁骨以上部位一定要舒展开,只有这样做,舞姿才会完美大气。而在所有的旋转动作中,孟广城的要求都是头必须在前面带动旋转动作,他反对留头甩头的传统教法,虽然这是惯用的方法,但是老师如果在教学中太强调留头就会影响旋转动作的动力。孟广城认为,头在旋转中必须先甩过来,随后身体被带过来,如果在旋转训练中过度强调留头的动作就会减少动力、加大阻力。当然,手在旋转动作中也必须配合,然后提示学生确定一个点,看到点之后快速甩头,这样就会使学生的身体在旋转中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按照传统教学中的留头做训练,学生会一味地留在原来的位置上,甩头就会变得被动,这无疑会使旋转动作的运动间断,以至于学生转不了圈或者降低转圈的速度和圈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