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芭蕾教育家孟广城:从芭蕾审美出发的训练法

芭蕾教育家孟广城:从芭蕾审美出发的训练法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孟广城认为,大学生的芭蕾训练要特别强调从芭蕾舞的审美要求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因为无论是抬腿做舞姿的直立挺拔,还是旋转及跳跃动作在空中舞姿的直立挺拔,都是非常难练的,开法儿没开好,就会影响整个芭蕾舞审美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芭蕾舞技术技巧的完成。孟广城认为,大学教学一定要从芭蕾舞的审美出发,并在芭蕾舞的审美要求中去训练芭蕾舞的规格、基本形态、用力方法、技术技巧等。

芭蕾教育家孟广城:从芭蕾审美出发的训练法

孟广城认为,大学生的芭蕾训练要特别强调从芭蕾舞的审美要求出发,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由于附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教学任务主要以动作教授为主,教学大纲中几乎涵盖了芭蕾舞所有的动作,因此这个任务会贯穿附中5—6年的教学全过程。其实中专学习在芭蕾审美方面也无法回避。例如初次接触芭蕾的学生需要建立挺拔向上的基本形态,下肢训练始终贯穿“开”“绷”“直”的审美原则,Allonge的组合练习则需要学生配合呼吸,有将身体全方位地向外延长、伸展的感觉等,这些都是芭蕾审美的要求。只是附中阶段由于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加上此阶段学生年龄相对较小,理解能力尚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孩子发育的特点,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给予学生不同的训练要求,而不是一味地重复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中更好地掌握芭蕾训练的精 髓。

与2014级本科生合影

孟广城对于芭蕾训练中审美的基本要求——“开”“绷”“直”有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芭蕾有别于其他舞种的审美原则,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开”。所谓“开”,就是做动作时始终保持身体各关节处于外旋的状态,身体挺拔向上,重心垂直于地面。关于芭蕾训练中的外开动作,孟广城经常提示学生出旁腿时,小腿要保持在大腿的前面伸出,类似这样的语言提示,目的就是让学生的髋关节达到最大幅度的外旋。芭蕾动作中这样要求,静态舞姿更要保持。例如,在Battement fondu或者Developpe训练中出旁腿时,老师就需要提示学生,小腿始终保持在大腿前面慢慢伸直,当然组合中如果有从空中直腿收passe的动作,也应有同样的要求。再例如,在Rond de jambe en l’air的训练中,小腿需要在大腿前面画圈,这个动作主要是训练膝关节的旋转,当然空中划圈的动作在不同学派会有不同要求。

孟广城理解的“绷”,就是做动作时,调动全身肌肉以不同的收缩方式进行运动,哪怕是足踝和脚尖也需要足底肌群的收缩,使脚背完全绷直。任何芭蕾动作只有全身肌肉参与并协调收缩运动,才可以使身体从自然形态逐渐转变为芭蕾所要求的基本形态。芭蕾中从头到脚呈现的都是向外放射的直线条。腿要向空中抬起,则需要髂腰肌、缝匠肌等肌肉做向心收缩,同时也需要核心肌群做等长收缩,来保持上身的姿态及身体的重心。芭蕾动作训练力求将身体线条用肌肉塑造成最简单的放射状直线条,用这种直线条来形成舞姿造型,从而成为没有任何艺术所能超越的人体美。“绷”除了美,还有绷紧的肌肉,使身体成为直线条,可以达到移动的美。芭蕾舞千变万化,其中的大跳和旋转技巧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这些技巧没有绷紧的肌肉是无法完成的。除此以外,芭蕾舞演员拥有世界上最漂亮的脚,是最有生命力的脚,因为芭蕾舞演员的脚绷起来,和腿融为一体,展现漂亮的舞姿,并在跃至空中后形成优美的线条。脚在芭蕾舞中不应是舞姿线条的障碍,尤其是芭蕾舞女演员完全是用脚在跳舞,这是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没有的。

2015年荣获市级优秀名师奖

孟广城理解的“直”是最简单的线条,但是人体天生并不是直的,不练芭蕾的人更做不到芭蕾舞要求的“直”,这是用肌肉塑造出来的“直”,挺拔向上,精神高洁、气质高雅。“直”就是立木,立木顶千斤,即有最好的重心就可以跳出最美的舞。不管运动幅度多大,都会保持优美的舞姿和挺拔高雅的气质,身体要“直”,腿也要“直”,脚背绷起来和腿形成的直线条,在空中形成前、旁、后腿的舞姿是世界上最美的人体造型。最典型的芭蕾舞姿Arabesque就是主力腿直,抬起的后腿直,加上手的向上舒展挺拔,最简单的线条造就了世界上最美的人体造型。(www.xing528.com)

2016年为戴爱莲先生塑像揭幕

芭蕾舞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人体美,让人体达到最简约的直线美,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复杂的工作。因为无论是抬腿做舞姿的直立挺拔,还是旋转及跳跃动作在空中舞姿的直立挺拔,都是非常难练的,开法儿没开好,就会影响整个芭蕾舞审美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芭蕾舞技术技巧的完成。所以,芭蕾舞演员直立挺拔的基本形态训练非常重要,要是没有这种直立挺拔的身体形态就不是芭蕾舞了。

孟广城认为,大学教学一定要从芭蕾舞的审美出发,并在芭蕾舞的审美要求中去训练芭蕾舞的规格、基本形态、用力方法、技术技巧等。芭蕾中的所有动作、舞姿、技巧都需要用不同部位的肌肉来控制,因此作为教员必须以训练各部位肌肉的速度、力量、控制为目的进行组合的编排,学生会在目的明确的组合中获取肌肉在跳跃和旋转所需的力量和速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动作。除此之外,还需要有重心的控制、音乐的控制、地位的控制,剧目表演中还应该有情绪的控制。由于剧目大多会受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把控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基训课堂上只要有挺拔向上的精气神即可。

芭蕾舞的力量运用不同于其他舞种,这是一个细致到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艺术。例如在芭蕾舞训练中,最基础的五位脚没有站好就会被评判为业余水平。又如在做原地Pirouette的过程中,半脚尖掉下来,脚后跟着地,就会被评判为旋转动作失误,或是技巧完成有缺陷。因为芭蕾舞的基本功教学是一门非常细致且严谨的学问,教师必须面面俱到,小到指尖,大到整个舞姿造型都必须按照芭蕾舞的审美来要求,否则就会影响到对整个艺术水平的评价。因此,大学的芭蕾舞教员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教导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