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作规格统一要求-芭蕾教育家孟广城的研究成果

动作规格统一要求-芭蕾教育家孟广城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在芭蕾舞的训练中,动作的规格要求就是共性统一的唯一标准,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或违背,否则就是不专业的行为。孟广城认为,一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共性的管理,在训练中统一学生的风格、感觉以及规格要求,无论是编排组合,还是整堂课的要求,都应围绕着共性统一的目的严格要求。附中学生芭蕾训练中的很多动作不规范,并不是教师没有要求,而是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无法真正理解导致的。

动作规格统一要求-芭蕾教育家孟广城的研究成果

孟广城对于大一新生的要求一定是从共性出发的,他认为,个性是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没有共性就体现不出个性,全都是个性就等于没有了个性。例如在芭蕾舞的训练中,动作的规格要求就是共性统一的唯一标准,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或违背,否则就是不专业的行为。教师必须在学生低年级时把握好这个共性原则,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再突出个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排练他们擅长的剧目和角色。

2018年10月23日与赵汝蘅、史留阳合影

2018年11月2日在松山芭蕾舞团演出后与清水哲太郎、关於合影

全国各地的新生入校后,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动作的要求统一规范,无论是最基本的手位、脚位,还是动作、舞姿造型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学生遵循芭蕾的规格标准,使他们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能够达到共性统一的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北京舞蹈学院的风度和水平。孟广城认为,一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共性的管理,在训练中统一学生的风格、感觉以及规格要求,无论是编排组合,还是整堂课的要求,都应围绕着共性统一的目的严格要求。

2018年5月31日给2017级本科生授课

学生在附中阶段总体上都能达到芭蕾舞的基本规格要求,个别学生完成得不太好,因此到了大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将其欠缺的地方补起来。附中的老师非常辛苦,他们要在极大的限制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基本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发挥,因为在附中,这个限制来自年级教学法、年级大纲等,每个年级都有规定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容不得教师自己去发挥。正因为这样,全世界从事芭蕾教育的地方都是统一的模式,教出的学生只有因教师对芭蕾舞艺术的理解深浅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教育的路子总体是一致的,教授的内容均由教学大纲和教材控制。附中老师要按部就班地将这些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芭蕾的初学者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芭蕾舞者是非常不容易的,可贵的是很多学生附中毕业时就已经具备进舞团做演员的能力。(www.xing528.com)

附中学生芭蕾训练中的很多动作不规范,并不是教师没有要求,而是由于学生年龄尚小,无法真正理解导致的。例如芭蕾舞中三位手的位置,很多学生都习惯放到头顶的正上方,这时教师就必须纠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额头前方一点。再如转圈时的二位手,尤其男孩转圈时做二位手显得太小,手位一小,芭蕾气质便显得不足。孟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求学生七位手转圈,因为男孩做七位手,会显得很大气,同时,在做七位手时,比较容易用后背来控制。实际上,转圈是整个身体在转,因此,学生必须学会用后背去控制整个身体,而七位手做起来架子较大,能够利用后背的力量。旋转练习中,教师这样要求的话,可能对学生会有所帮助,并能使学生体会到转的力量和方法。

芭蕾课堂主要是通过各种组合进行规范训练的,这些组合的编排一定要突出训练要求的核心。教师要清楚芭蕾基训中Battement tendu 组合的要求是什么,作为教师想要通过这个组合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组合训练中一定要让学生把关注点放在训练要求上,而不是单纯记住组合顺序,只有明确训练目的,教师编排的组合才有价值和意义。如果只是泛泛地练习,按照组合的顺序做动作,那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学生的成功也是自学成才。作为一名称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每一个动作要求到位,让学生清楚如何做才能把这个组合的精华更好地表现出来。其实老师和编导一样,如果编导创编了一段舞蹈演员根本没跳出来,而编导还让他通过了,那这个演员永远也不能提高表演水平。同理,芭蕾的训练组合,学生要做出来,教师才能让他通过,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在编排组合和要求学生方面越来越有经验。孟广城认为,一年级芭蕾组合的编排不能追求花哨,重点应该放在训练肌肉上,怎样编组合才能让学生练到目标肌肉是最关键的,也是最主要的。训练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会不会使用肌肉控制动作,例如学生的移动是不是利用正确的肌肉发力和重心移动去完成的,不同性质的动作有没有区分,合音乐的节奏是不是恰到好处等。组合的编排要简单,教学目的要清晰,教学要求要准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规范统一的训练效果。

在孟广城的课堂中,哪怕是最基础的五位脚,他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的。他认为,五位不结实,会影响到动作的质感,如果不按照要求做,大腿的内收肌群就不能得到有效训练,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学生做技巧的质量。因此,他会不停地强调在五位上“停住、停住、停住”,其实这个五位“停住”的要求恰恰就是大腿内侧肌肉工作和发力的过程,很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动作腿出去的过程,忽略收回时的要求,学生的大腿内侧缺乏训练,就会导致跳跃动作完成质量差,甚至很多技巧完成不了。尤其是男演员的一些空中技巧,表现出空中舞姿停不住的状态。因此,作为学生不能满足于自己动作组合的顺序做对了,而要在训练中感受不同肌肉的用力方法。

与2018级本科生合影

对于组合的动作顺序,孟广城并不是特别在意,他更在意学生在组合中的肌肉用力方法,学生可以偶尔做错动作的顺序,但是动作中用力方法一定要准确。有些老师在这方面很严格,学生动作顺序做错了就让他从头再来一遍,事实上意义不大。学生在芭蕾训练中,重点学的是肌肉的用力方法,因此,老师应该在用力方法上去统一规范学生,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等到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整个班就跟一个人似的,其中包括如何做动作、如何合音乐,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