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潘老师引导学生自我觉醒,以错误为资源

潘老师引导学生自我觉醒,以错误为资源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潘老师面对这么多错误的答案,表现出了他的从容,他的智慧——不是急于给孩子纠正错误,而是引导孩子在汇报解答的过程中自我觉醒、自省自悟,进而排除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在此过程中,潘老师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一种学习途径,让孩子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引导孩子自己走向完善。

潘老师引导学生自我觉醒,以错误为资源

以上四种结果只有一种是正确的,潘老师没有急于肯定或否定某种方案,而是问了句足以引发孩子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这些结果是怎样求出来的呢?”

(一)“错误优先”原则

求出40cm²和32cm²的同学先说:

如上图所示,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三部分,中间是一个正方形,面积是4×4=16cm²,三角形的面积是3×4=12cm²,12+12=24cm²,16+24=40cm²。孩子在汇报的过程中,发现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忘记除以2了。

……

解读:孩子在汇报的过程中,不能“自圆其说”,从而自己发现、认识到错误,真正把要学习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个人的发展。这一过程使孩子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从而排除了40cm²和32cm²两种错误方案,体现了“错者优先”原则。

(二)各抒己见

坚持35cm²和28cm²这两种不同答案的同学,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扬扬得意,神气十足,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因此他们都理直气壮地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这时潘老师表现得更加沉稳,非但不去当公正的“法官”,而且还有点儿“煽风点火”“添油加醋”之势: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方法和想法吗?(再一次组织孩子交流各自的想法)

在汇报时又出现了三种结果:同意35cm²;同意28cm²;认为35cm²和28cm²两种答案都对。

(三)对执交锋

师:这三种结果,你认为哪种肯定有问题?

孩子先排除了第三种情况,理由是:因为一个图形的面积是一定的,不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答案。

师:请坚持35cm²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1:平行四边形可以拉成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平行四边形的底量出来,再把斜边量出来,底与斜边相乘,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5=35cm²

生2:将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就可以用相邻的两边相乘,7×5=35cm²

坚持28cm²的同学高喊:“不对!”

师:咱们再来听听坚持28cm²的同学怎么说。

生1:应该用“底×高”,也就是用底乘两底中间的一段,我量出高是4cm,所以用7×4=28cm²

师:为啥7×4就可以了?

生2:你不是说……(www.xing528.com)

师:我说啥了?

生3:这个(指斜边)不能为高,应该用中间(指两底之间的垂直距离)做高。

此时孩子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想法。

生4:老师,我能不能到黑板上演示一下,(他干脆拿了一支笔转动演示斜边的变化过程)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宽边是平行四边形的斜边,它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要长,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的高比斜边短,说不定就短了1厘米。

师:你是说35cm²不对,怎么验证28cm²对呢?

生3:(补充)将左边的三角形剪下来,平移到右边正好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使孩子明白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平移可以得到一个和它大小一样的长方形。

师: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样大吗?

孩子明确一样大,从而认可28cm²是对的。

(四)深究错因

接下来,教师进一步引导孩子探究:35cm²错在哪儿呢?

潘老师要求孩子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再次合作交流,交流后汇报。

生1: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高必须上升一点儿,高变长,面积就不一样了。

生2:拉成长方形后,宽增高,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不是35cm²了。

生3:长方形的四个角是90°,而平行四边形是两个锐角、两个钝角,所以我认为35cm²是不正确的。

解读:根据孩子的叙述教师进行演示,使孩子进一步明白: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后高就变了,相当于宽增高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生生互动,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讨论中,思维发生碰撞,使孩子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同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修正,从而对平行四边形面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排除35cm²这一答案。

【感悟与启示】

从以上课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孩子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给定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障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于是出现了四种不同的答案,显然多数答案是错误的。而潘老师面对这么多错误的答案,表现出了他的从容,他的智慧——不是急于给孩子纠正错误,而是引导孩子在汇报解答的过程中自我觉醒、自省自悟,进而排除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对那些争议和分歧比较大的方案,让孩子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讨论和思考,在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共同构建、推进、生成课堂,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策略和方案。在此过程中,潘老师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一种学习途径,让孩子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引导孩子自己走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获得一份自信,“对是一种进步,错也是一种进步”,它起码可以证明某种想法或做法是不可行的,这是探究新知的必经之路。因此,对孩子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教学过程就是让孩子不断尝试“错误”,辨别是非,从而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