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引导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确切地说,它是由学生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以引导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1.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是依据小学生好奇、好闻、好动心理特点,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再发现的一种教学方法。确切地说,它是由学生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创新的作用。发现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是: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问题;

(2)观察探究,引导学生产生假设;

(3)推理证明,引导学生验证发现;

(4)总结,巩固,提高。

案例:发现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前滚翻动作教学

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让学生在垫子上任意滚动,让学生体会滚动动作。

教师创设情境: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橡皮泥,分别让学生捏成方形、圆弧形、多角形等形状,让学生分别对三种不同形状的泥块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滚动,让学生注意泥块所滚动的距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圆弧形的泥块滚动的距离更远。

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要让人更容易地滚动起来,该怎么做?

教师引导,建立假说。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共同探讨人横躺在垫子上滚动会怎样,人体抱成球形滚动会怎样。

验证假说。学生分组,依据各自想象进行练习验证,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学生得出结论:身体抱成圆弧形人体更容易滚动。

教师再进行引导,引出前滚翻的滚动技能。经过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示范,依据前面的实验和结论,学生明白了滚动动作原理,再对自己的错误动作进行改正,学生掌握了低头、含胸、团身的前滚翻的滚动动作。

案例评析: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滚动的距离远,让学生实验、思考并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得出“圆弧形容易滚”,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人体怎么滚翻”,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做出假设——不同滚动的方法(横着滚和身体成圆弧形滚),哪种方式滚得更远。学生通过练习验证假设,得出:身体成圆弧形容易滚动。教师由学生得出的结论,引导学生学习前滚翻。经过学生的尝试和教师的示范,学生懂得了低头、含胸、团身的滚动动作要领。

在小学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他们才能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教师在运用发现法时,要因势利导,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运动技能基础,提出最适宜的问题,在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桥梁

(3)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善于利用矛盾,在学生无疑处设疑,启迪学生思维。

(4)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重点,集中力量,突破难点,消除疑点,以利于及早解决问题。

(5)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发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6)要鼓励学生标新求异,留下悬念,让学生继续探索。

2.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培养开放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式教学法在应用中的教学步骤如下:

(1)提出问题: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已经学习与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所要学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提出具有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2)分组讨论,提出若干假设方案。体育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各自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3)验证方案:各组根据教师的指导与要求将假设与方案,运用于体育与健康学习活动的实践中,验证假说与方案。

(4)评价与提高。教师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案例:探究教学法——戏陀螺[6]

一开始上课,张老师就给同学提出了第一项任务和问题:“看谁能抽打躺着的陀螺使它旋转起来,并告诉老师你们的诀窍。”同学们纷纷行动,短短几分钟就有一些学生的陀螺旋转起来,并颇有成就感地向大家介绍经验,张老师让其他同学根据这些经验再次进行尝试。几分钟之后,张老师接着问了第二个问题:“你们知道陀螺旋转的方法有几种吗?”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结伴讨论,不断尝试。随后,张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两种方法,并让同学们进行练习。接下来,张老师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看谁的陀螺走得最远,并告诉老师你们的诀窍。”同学们开始练习并不断总结经验与大家分享。最后,张老师提出了本次课最后的一个问题:“大家开始斗陀螺,并告诉老师你们的诀窍。”同学们兴致高昂地一对一、二对二、一对二地进行自由组合练习,在实践中不段总结斗陀螺的方法。就这样,一节课在不断地提出任务和问题、学生不断探究总结方法的过程中结束了。

案例评析:本次课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打陀螺的四种方法。在学习每一种方法时,张老师不是先讲解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而是通过“让陀螺旋转起来”“让陀螺最长时间旋转”“让陀螺位移旋转”和“斗陀螺”等难度逐级递增的四项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自己总结方法和诀窍,并鼓励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学生在不断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积极思考、认真动脑,自己探究发现完成不同难度任务的方法。

在运用探究学习法时应注意:

(1)合理设置问题:体育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内容的特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2)鼓励学生积极探究。教师应有目的、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创新,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足甚至错误,应给以宽容、理解。

(3)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体育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各显神通,取长补短。

(4)注意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运动技能的探究学习,不仅是解决懂不懂、知不知,更是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要注意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同时要注意运动安全防护。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应注意:

(1)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根据班级的规模、场地器材、学习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6~8人组成的异质合作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同质。

(2)制定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3)选择学习的具体课题,并进行组内分工。具体课题应由师生共同研究确定,具体课题的选择应来源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4)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围绕学习主题,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5)小组间的比较与评价。组间交流与反馈,教师和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分析,分享学习与研究的成果,纠正不足,提高学习能力。

(6)学习效果的评价。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等方面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

案例:合作学习法——障碍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障碍跑,老师现在把所有同学分成四组。(按学生的身体条件合理分组,每组安排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www.xing528.com)

(学生听从老师分配,进行合理分组。)

老师:大家看到我们每个队伍前方放着很多器械,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我们各组队员的特殊情况,商讨怎样放置器械才能有助于我们各组顺利通过。

(学生小组商讨。)

老师:大家都商量完了吧,那么我们各组组长开始按你们商讨的结果来对队员进行排序。

(学生由小组长带队安排各组跑步先后的顺序。)

老师:各组都准备好了吧,我们开始练习,看看哪组的设计最合理。

(学生开始摆放器械和进行障碍跑练习。)

老师:大家练习得都很认真,现在每组派一名代表,来向其他各组同学解释一下你们放置器械的原因,如果说得不充分,该组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认真思考,踊跃回答问题。直到完成教学任务。)

案例评析:“障碍跑”一课,在以前往往摆好障碍,排好队伍,讲解一下规则和要求,就发令比赛。利用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不同的小组安排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调整队伍次序和障碍摆放的方法,学生就会思考、合作,每个人都有分工。有一个适合探讨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进来,都会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合作学习法真正能启发自己,帮助别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即使身体肥胖的同学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小组为了获胜,必须考虑怎样摆放器械才能让肥胖的同学通过,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发展了合作的默契,建立起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应注意:

(1)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应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生共同体的创造性。

(2)处理好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一般情况下,一节课有一定难度任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以3次为宜,做到开放空间与开放时间的相辅相成。

(3)合作学习应该有相对稳定的领导者,且应该明确地规定各成员的地位、权利与义务。

(4)适时引进竞争机制及激发性评价,使小组之间通过竞争共同得到提高,同时个人及小组群体分享成功的快乐。

4.领会教学法

领会教学法是在球类教学中,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线,将指导学生领会球类运动的特性与战术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领会球类运动的规律,掌握球类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领会教学法试图通过技能整体学习(领会)新教程,改变以往只追求运动技能,甚至是次要的技能,而忽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认知和对运动特点把握的做法,以提高球类教学质量。领会教学法是一种完整教学法的变形和提高形式,是体育教学中教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把体育课的着眼点从传统强调动作技术的发展转移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兴趣上。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球类动作技巧,更要让他们理解如何运用这些技巧,着眼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应付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作为学习的关键,因人而异地教学各种技巧动作。

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步骤:(1)项目介绍;(2)比赛概述;(3)战术意识培养;(4)瞬间决断能力的培养;(5)技巧演示;(6)动作完成。

案例:领会教学法——小学六年级单元教学(时数:8课时)

第一课:创造空间,保护手中的球。

第二课:投篮得分。

第三课:变速摆脱防守及空间分配。

第四课:切入上篮进攻。

第五课:补位及防守。

第六课:由防守转入进攻。

第七课:争取更大空间帮助队友进攻。

第八课:2-1-2联防。

课时范例:第二次课投篮得分的教学过程。

主题:投篮得分。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把握投篮机会赢得2分;学生能准确地中距离(2~5米)投篮。

学生已有知识:懂得利用不同的传球方法去避开防守者的拦截;懂得在持球时利用身体和旋转步来保护手中的球。

教学程序:

(1)导入活动:①3人一组传球,队员在场地中自由跑动,移动范围要求覆盖整个球场,教师提示学生在跑动和传球时要注意同伴,以保证安全;②伸展性准备活动:特别注意肩和手腕的伸展活动。

(2)球类游戏。

①游戏1。3对3半场比赛(可7人一组,一人站在凳上手持藤圈做篮筐,各组学生佩戴色带以示区别)。规则:不能运球;不能持球跑;进攻队每次投篮前必须连续传球3次;每投入一球得2分,投篮碰筐不进也得1分,先得5分者胜,胜队留下继续比赛,连胜两场后退出比赛,由另外两队上场比赛;每得分后由对方发球,均在3分线外发球。

老师提问:你们什么时候才会决定投篮?(答:当在适当的投篮距离,并判断对方来不及防守时。)你们会怎样将球投出,以保证准确投入?(答:身体面向篮筐,手托稳篮球,手肘低于球体并贴近身体,膝关节微屈,球出手后手指指向篮筐。)

②游戏2。投篮比赛(5或6人一组)。规则:在距离篮筐3~5米处(根据学生能力决定),围着篮筐摆放5个雪糕桶作为标记,两组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标记作为起点;每人轮流投一球,其他球队员协助捡球;每次投球不进碰筐得1分、投入2分,全组在同一标记上取得15分后,转到其他标记继续投篮,最先完成任何两个标记的组为胜;每次比赛后可交换不同的对手比赛。

案例评析:上述案例中,教师在教学单元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篮球实战能力。在教学中,无论是投篮得分的计分方法还是游戏过程中对运球、持球跑、传球以及不同的投球标记的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篮球方面已有的知识技能,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将篮球教学内容进行改造,使学生在各种篮球游戏中体会篮球的技战术运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对篮球整体性的认识更加深刻。

小学阶段运用领会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

(1)领会教学法适用于班级人数较少的体育课教学,这样便于组织比赛。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中注意使用游戏和比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心。

(3)教学中要注意各单项技术的练习比例,将学习技术和运用战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