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原则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原则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要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遵循这一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格和尊严,承认外来务工者与心理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在人格上的平等性。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原则

1.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

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要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即在政府的倡导与组织下,卫生、教育、民政、宣传等部门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共同统筹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实现循序渐进,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局面。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社会支持网络,彰显人文关怀。

2.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

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积极诊治的基础上,重视对外来务工人员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发现和预防,以防患于未然,尽量减少或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应站在更高的层面,将发展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素质与预防、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结合起来,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给予必要的帮助,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全面发展。

3.针对性与普遍性相结合

在进行外来务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中,既要关注个体务工人员,根据每个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心理特点等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保健服务,满足他们的个体化服务需求;也要面向全体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实施集体的普遍性教育,以维护和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www.xing528.com)

在贯彻普遍性原则时,首先要了解和把握所有务工人员的共同需要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其次,对务工人员要平等看待,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务工人员参与其中的所有活动;此外,所有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的出发点都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务工人员的生活和发展。

4.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

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是在更好的文化环境中长大,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更倾向于利用通讯、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获取知识和信息。相比较传统的面对面的心理教育和咨询手段,在线问答、电子邮件、信息回复等现代化手段能够采用更灵活多样、活泼有趣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既能及时有效地解答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问题,消除他们的心理困惑,也能针对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忙碌的工作状态下也能轻松地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5.尊重与接纳的原则

尊重与接纳是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的前提条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成败的关键所在。遵循这一原则,首先要求我们尊重外来务工人员的人格和尊严,承认外来务工者与心理教育者以及其他人在人格上的平等性。美国医学界提出的医生职业道德“第一是尊重患者,第二、第三还是尊重患者”这一原则,同样也适用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其次,要正确看待和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任何问题,以平和的心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同时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个人隐私,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资料库的保密工作。总之,只有尊重和接纳外来务工人员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只有得到他们的尊重和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