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合性社会组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

融合性社会组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0年4月,余姚市共有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为482599人。余姚市政府为了处理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问题,确保余姚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直致力于融合性社会组织建设,其中尤以“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为主,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融合性社会组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

陆银辉

近年来,随着余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与日俱增。外来务工人员,在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从余姚市情看,如何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共荣、共建共享”的理念出发,发挥融合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工作,改善该群体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形成一个充满和谐、宽容和谅解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融合,实现社会和谐。这不仅是建设“和谐余姚、平安余姚”的客观需要,也是余姚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所谓外来务工人员,一般是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外地进入本地城镇就业,依靠替雇主工作为谋生手段,在城市中从事建筑、搬运、装配加工等技术含量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但最初不具备所在地户口的社会群体。所以在一些研究中也称之为“民工”、“农民工”和“流动人口”等。而所谓融合性社会组织,简称融合组织,即是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促进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城市、农村)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相关人员自发组成的群众团体组织。它是现代社会实现社会融合的重要载体

从这个概念出发,融合性社会组织具有如下特点:目的性、地域性、双向性、自治性、社团性和自发性。融合性社会组织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突出外来人员与本地居民间的相互融合性。此外,在具体的组织建设和运作过程中,融合性社会组织的形式呈现多样性。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2008年该市推进融合性社会组织建设,具体分为“五种模式”:“和谐促进会”模式、“联谊会”模式、“管委会”模式、“和美共建家园会”模式和“雷锋团”模式等。总之,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已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布局转变,融合性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现着社会建设的独特制度创新。

在本文中,余姚的外来务工人员,即“新居民、新余姚人”,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并仍然在为或正在为当地经济社会作出贡献,具有自觉的意愿并努力实现与社会相融合的非余姚原住居民。他们大都来自安徽、江西、四川、贵州、湖北、河南等中西部地区。按照户籍流动性的标准,可将其划分为三类:第一,常住户籍人口,它是指已经取得当地户籍,并常住在余姚的非余姚原住居民。这部分人主要是外来人才、外来投资者、外来定居者,分布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医院和学校等。第二,常住非户籍人口,它是指居住在余姚一年以上,尚未取得余姚户籍的那部分人口。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已经基本具备在当地生存的条件。第三,流动非户籍人口,是指在居住未满一年,尚未取得户籍的那部分人。他们通过老乡、亲戚、媒体等渠道了解了余姚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初到余姚就业并寻找发展的机会。这部分人是余姚市劳动力资源的重要补充。除了上述三种外,尚有“流动未登记人口”,指未在公安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的外来人口。由于他们流动性大、流向不明且对社会治安构成潜在威胁,因而本次研究将其排除。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老居民、老余姚人”,即拥有余姚常住户口、在余姚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与地方语境中的“本地人”等称谓相同。

随着余姚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总数逐年递增.人员流动性较大,主要集中分布在6个街道和泗门、陆埠、马渚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乡镇。具体情况为:

第一,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情况: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总数逐年增加,且增幅较大。截至2010年4月,余姚市共有登记在册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为482599人。如图1所示,从2002年到2009年每年12月、2010年4月的统计数据为例,可以看到外来务工人员的总数和租房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图1 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人数和租房数递增表(2002年~2010年4月)

第二,外来务工人员的来源情况:以2009年4月1日-20日,余姚市采取“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办法,以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地为依据,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了地毯式排查所得的数据为例:人员来源主要集中在安徽、贵州、四川等省份,具体如图2所示,来源情况与历年基本一致。

图2 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来源情况表(2009年)

第三,外来务工人员的房屋租住情况:随着外来务工人员人数的增加,房屋租住情况也日益增多。以2009年4月通过排查所得数据为例,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情况如图3所示。他们居住分散,以租房为主。举家迁移,与配偶和小孩生活在一起的比例比较高,主要居住在出租房屋、集中居住点、单位宿舍或建筑工地等。

图3 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情况表(2009年)(单位:人)

第四,外来务工人员的从业情况:外来务工人员年龄结构较轻、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偏低。据2009年的统计,余姚市16至30周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总数的47.7%;而60周岁以上仅占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占总数的9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8%。技能结构单一,大多缺少专业技能。就业层次低,从业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遍布各行各业,其中工业企业、服务业分别占总数的62.4%、12.3%。尤其在环卫保洁、建筑、流通、餐饮等基础服务行业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重在90%以上。2009年4月外口办通过排杳所得数据.如图4所示。

图4 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从业情况表(2009年)

从上图可知,随着余姚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创业人员不断增多,除了工作、居住等的差别外,他们与本地群众客观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观念差异、文化差别、习俗差异、收人差距等,外来务工人员面临着融入社会难、流动服务管理难等问题,这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余姚市政府为了处理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合问题,确保余姚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一直致力于融合性社会组织建设,其中尤以“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为主,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性质上看,新老居民和请联谊会是2007年在余姚市综治委组织协调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由各村(社区)新老居民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互帮互助、和谐相处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社区)基层组织联系沟通外来务工人员的桥梁和纽带。该组织的名称为“余姚市xx镇(街道)xx村(社区)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简称和谐联谊会)”。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业务指导部门是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备案登记管理机关是市民政局。在建设过程中,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综治力、、民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市新老居民和请联谊会组织和活动的试行意见》,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融合组织规范化建设。经过2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截至2009年11月底,余姚市已建立188个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见表1)。

表1 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分布图(截至2009年9月)

通过走访调查,我在所掌握的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在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方面的作用,具体为:

经济层面的融合,即工作层面的融合。主要指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后参与经济活动的深入程度、收益等方面的融合情况。

总体上看,外来务工人员来余姚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经济状况,主要困难是自身素质低和就业难。第一,经济条件差、就业难、社会保障差。在余姚城区中有将近40%的外来务工人员从事建筑、机械制造等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纺织和服装业、电子机械类、印刷和礼品类、塑料和包装类等简单职业或自己进行小本经营来维持生活,来余姚工作主要是想改善经济状况。第二,学历低、技能少、工资低。此外,余姚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受文化、技能等因索的制约,他们一般从事本地人所不愿干、不肯干的脏、苦、累、差、险等活,收入少,待遇低,稳定性差,一旦失业或一时找不到工作,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障。如以2008年余姚市团市委针对80后外来务工者所做的就业调查为例,如图6所示,多数“80后”进城务工者的生活状况处于较低水平,生活可以改善,但工资整体水平不高。

图6 “80后”进城务工青年月收入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积极发挥好社会融合作用,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牵线搭桥。

第一,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1)阳明街道丰南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设立了一个流动服务平台——“陈大哥”服务热线,共为78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信息和培训信息服务,调解外来务工人员矛盾纠纷15起,解决工伤事故及劳资纠纷35起。(2)兰江街道三凤桥村联谊会把职业技能培训与推荐就业挂钩,建会3年来为村内14家企业牵线,帮助11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在本村找到工作。帮助新来居民解决工资拖欠16起。(3)凤山街道永丰村联谊会,支持建造了有近四十个摊位的临时农贸市场,让外来务工人员免费设摊,并且水、电费全免,使他们能有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第二,维护务工者权益,协调劳务矛盾。(1)截至2009年10月,丈亭镇渔溪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已协助受理了15起外来务工人员有关工伤、劳动等方面的投诉,走访、慰问工作有困难的外来务工家庭31户。例如,2009年4月中旬,渔溪辖区内一家机械公司的一名贵州籍职工在工作过程中突发脑溢血而不省人事,导致瘫痪。昂贵的医疗费用以及病患今后的安置处理成为双方当事人矛盾的焦点,村和谐联谊会副会长韦华妥善处理了此事。(2)牟山镇牟山村和谐联谊会在2009年3月,会同镇综治办、社保中心等单位,成功调处了在余姚市一家铝材厂作业时双眼球烫伤的湖北籍外来务工人员罗某的工伤事故赔偿纠纷,并达成了书面调解协议。

生活层面的融合主要指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互动的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方面的适应过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来余姚后在生活层面的融合上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第一,业余生活贫乏而单调。大部分外来务工者闲暇时间较少,娱乐安排也比较单一。主要是看电视、聊天、打牌,其余的还有走亲戚、找老乡等。第二,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方式节俭。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方式有居住用工单位宿舍、简易工棚、租赁私房等多种形式(如图3所示)。他们在生病时基本上是去小诊所或便利药店解决,主要以价格低廉的药品为主,一般生病了也不愿花钱治疗。第三,与城市居民交往有限。外来务工人员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乡和从其他地区来的务工人员,社交圈子相对较小、比较狭隘。同时,他们与城市居民在交往过程中更多的只涉及业缘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人们由职业或行业的活动需要而结成的人际关系),而没有更深的情感上的交流。

针对这种情况,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积极发挥好社会融合作用,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融合牵线搭桥:

第一,建立沟通服务平台,促进生活融合。例如:(1)兰江街道三凤桥村和谐联谊会中,住在该村前菖蒲塘自然村的湖南籍会员李某来姚打工已经10年,2009年年初他的女儿不幸被诊断为尿毒症,联谊会不仅帮助李某组织了一场爱心募捐活动,还帮助他向街道申请补助。(2)凤山街道永丰村,每月一期的村报《今日永丰》原来只分发到本村每户家庭里,在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成立以来,该会每月也将村报发到新居民手中,让他们也能时刻了解村目前的工作动向。此外,该村在村落文化宫专门设立了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党支部活动室,让每位居住在该村的外来党员在第二故乡能有一个过组织生活、交流感情的家等。

第二,及时扶危助困,解决各种生活问题。例如:(1)在渔溪村,2009年,辖区内的一家实业公司一员工因意外事故受伤,近7000多元的医疗费用无着落。企业车间班组长兼村和谐联谊会副会长罗文成得知后,迅速与村委、厂方联系协调,在他的倡议与组织下,和谐联谊会会员、企业员工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共筹得人民币近5000元,帮助他顺利渡过了难关。(2)泗门镇谢家路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把外来务工人员在就业、就医、劳资、租房及其子女就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2009年以来,谢家路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已先后为5名困难新居民提供“帮困扶助”,帮扶金额达10000余元,没有一起工伤事故及劳资纠纷。

心理层而上的融合,即外来务工人员也认为自己是城市居民。心理融合是城市融合的最高等级,是真正融入城市的标志。从理论上讲,只有完成了心理的融合,才能算是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具体表现为:(www.xing528.com)

在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的看法上,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差异较大,城市生活较难适应,心理融合较难。第一,自身认知仍是非城市、边缘人心态强烈。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普遍存在着复杂的“边缘人”[1]心态。他们的“边缘状态”为生活在城市、户口在农村;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城里人,却又否认自己是地道的农村人。他们是亦城亦乡、亦工亦农、非城非乡、非工非农的边缘人。第二,乡土情结较深、压抑心态较重。从地域流动看,当外来务工人员从一个农村的环境转到另一个城市的环境时,以前养成的习惯还未适应新的环境。此时,对于这个新的环境来说,他们的属性是不稳定的,因此这就会使他们产生紧张感、失落感,表现出过分小心、谨慎、自卑和不敢自作主张的心态,可能对自己的天性进行抑制。

针对这种情况,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积极发挥好社会融合作用,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融合牵线搭桥:

第一,搭建文体活动平台,增进感情沟通交流。文体活动是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人员一个很好的为彼此增进交流沟通的有效载体。(1)丰南村和谐联谊会为增进新老居民的感情交流,还充分发挥妇代会作用,组建起了巾帼文体团队,主要由灯笼舞队、外来务工人员的民族舞队两支文艺队伍组成。通过这两支队伍的带动作用,新老丰南人举行各类联欢活动,组织文艺演出,增进感情沟通。(2)牟山镇牟山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精心策划组织了“新老居民和谐共处、共创平安”文艺表演,“迎国庆,唱红歌”新老居民对唱赛,以“牟山是我家,平安和谐为大家”为主题的群防群治征文活动,给常务理事会成员中的新牟山人订阅《法制报》等一系列活动,拉近他们之间的感情距离。

第二,妥善处理矛盾,增强归属感和安定感。如:(1)泗门镇谢家路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运用妥善方式调处矛盾。安徽籍的张某与本村陶某之间因子女间玩耍导致受伤而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责任不清,一时难以解决。和谐联谊一组女组长宋兴君知情后连续5天用心沟通,最后由陶某进行了适当补偿,纠纷得到化解。(2)牟山镇牟山村新老居民联谊会副会长郑建中,兼任了七个村的法律顾问,他配合法律事务所开展法律咨询、维权等,参与矛盾的排查和调处。如2009年7月23日,21岁的安徽籍外来务工人员陈某左手中指被冲床冲断,10月27日进行受理,评定劳动伤残四级后,郑建中出面调解成功。2008年8月17日,郑建中受理四川籍外来务工人员严某和牟山本地居民王某的离婚案件,双方都因耍小孩而僵持不下。2009年8月20日,经调解后,双方协议离婚。由郑建中经手的71件案件,涉及外地民工的就有29件,占40%以上,都得到了妥善的处理。

第三,发挥外来务工人员积极性,共建共享。(1)泗门镇小路下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还激发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为本地发展贡献心力。如:外来务工人员顾某自幼习武,来到小路下村后,他在村治安中队工作后,顾某和同事们发现并阻止偷窃事件20余起,抓获小偷共40余人。(2)低塘街道汤家闸和谐联谊会,在汤家闸村开展村庄整治,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开着拖拉机、翻斗车来运送垃圾,清理卫生死角,参与的人6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对安徽籍夫妇,几年来靠烧开水赚生活费。但他们看到村里的老人烧水不方便,就免费给70岁以上的老人打开水。外来人员在该村开设的安徽中医诊所,夏天对所有新老居民免费提供用甘草、桔梗煮制的清凉茶;流感盛行季节,他们又免费供应中式汤药,并且免费为外来务工人员煎中药等。

外来务工人员与余姚市民在文化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为语言的融合和文化素养方面的融合。

第一,语言方面的融合。新老余姚人之间在语言上的冲突和误解,最终还是通过工具性支持,国家的政策导向,而实现了彼此的融合和认同。一方面,新居民讲余姚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新余姚人或新居民也慢慢适应了余姚的语言环境,并不同程度地学会了余姚方言。按照时间顺序,新余姚人到余姚三年、五年,尤其十年以后,就可以从一部分听懂到大部分或完全听懂余姚话,并渐渐学会讲余姚话。另一方面,普通话获得合法性。从1990年代起到现在,新老余姚人在公共领域、工作领域、私人领域形成直接的、长期的、本质的联系,这样,既强制性地逼使新余姚人放弃自己的方言,也同样逼使老余姚人学会新的语言工具——普通话。

第二,文化素养方面的融合。(1)泗门镇谢家路村和谐联谊小组长们主动当好宣传员,一方面宣传上级政府部门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宣传当地的一些民风习俗,同时也把来自各地外来务工人员的习俗向村民进行宣传,从而使双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增强亲和力。如本地在搞“一清两爱”庭院整治活动中,经过各类活动点活动,使新居民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大幅度减少。通过交通安全知识讲解和相关法律普及,交通事故也有了大幅度减少。(2)泗门镇小路下村和谐联谊会积极举办乡土文化培训,使外来员工增强了对第二故乡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的了解,也让本村村民了解了全国各地的文化背景。2009年10月14日,该村联谊会还积极参与支持了泗门镇举办的“新泗门人乡土文化讲座”。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从经济、生活、心理和文化四方面来研究融合性社会组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融合问题,但是,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层级划分和相互影响的。而且必须认识到,城市融合最终应该是在心理上的融合,只有心理融合才是融合的最高境界。从调研看,余姚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之间的融合还存在较多的障碍,如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各项制度对外地居民的限制、经济收入和社会保障的差距影响、外来居民的个性特征和部分本地居民的心理排斥等。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个体还存在着重新回到农村、成为农民的可能。但是,外来务工人员作为一个整体已不可能再回到农村、成为农民,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将在城市长期生存下去并向市民阶层转变。可以这么认为,如果外来务工人员长期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就会在心理和行为上抵制城市,最终将会成为城市不稳定的因素,所以逐步实现好融合性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和监督常态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上述对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自余姚市启动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村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试点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一,个别村和谐联谊会的覆盖面仍然偏低,联谊会的会员入会覆盖面还不够广。如某镇某村共有登记做证的外来务工人员619人,截至目前,参加和谐联谊会的外来务工人员会员数为104人,仅占外来务工人员总数的16.8%。外来务工人员入会率亟待进一步扩大。第二,和谐联谊会的活动形式呈现简单化、单一化倾向,缺乏新颖的、长效性的活动内容。现实运作中要不断创新活动主题,充实活动内涵,经常性地组织适应外来务工人员需求的活动,让新老居民得以多接触,多融合。第三,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活动的宣传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长期性、经常性、系统性的宣传体系。第四,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业务能力还亟待提升。在运作中亟待以提高和谐联谊会工作骨干的业务能力为抓手,注重理事会成员特别是常务理事会的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维权调处、关爱求助、公共服务方面的业务技能,切实推进联谊会组织的规范化操作。第五,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建设上亟待建立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特别是经常性工作机制。第六,各乡镇(街道)融合组织建设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而且各个和谐联谊会之间的沟通联系较少。第七,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融合作用在经济和生活层面发挥较好,在心理、文化和政治层面的融合作用有限。他们与城市居民交往过程中更多的只是雇佣关系,而没有情感上的交流,缺乏深入交往的支撑点。他们在城市中没有更好的机会体现出主人翁意识,拥有更多的只是不适应城市的焦虑和被边缘化的矛盾等。第八,外来务工人员的人会积极性和活动参与性有待提高,需要增强和谐联谊会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在注重实效基础上不断创新和谐联值会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

当前,针对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运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要加强和谐联谊会的规范化建设、促进新老居民社会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第一,明确联谊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耍坚持党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提升”为主旨,坚持“以活动促交流,以服务促融合,以参与促管理,以情感促和谐”的工作理念,进一步延伸组织网络,拓展职责功能,强化服务品质,全面推进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直接到户、覆盖全员”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格局,实现社会管理终端化、力量整合兼容化、诉求解决初始化、工作保障常态化,促进政府管理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全员和谐共处,促进基层和谐稳定,更好地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政府应通过多项举措加以支持,如在广播电视及政府文件中统一使用“新余姚人”的称呼,消除造成沟通、接受、认同等方面的文化障碍;并加大对他们的主体和责任意识的有针对性培育;同时提高居民索质、培养法制挂念,改善和创造平等、宽容、理解的社会环境等。

第二,明晰联谊会建设的发展目标。开展“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的目的是规范联谊会的运作机制,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会率,到2011年把服务管理网络全面覆盖到基层。积极依托和谐联谊会,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充分发挥信息收集、宣传教育、矛盾调解、社区服务等职能,做到及时预瞥、及时解决各类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建立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制订考核办法,实施评比奖惩,确保工作实效。

第三,建立健全联谊会的组织体系。各地要严格按照《关于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的试行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和谐联谊会组织机构,达到“有一块牌子和场地、有一个联谊会章程、有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有一整套工作机制和制度、有一个经费保障机制、有一个互帮互助平台”的“六个有”要求;要充分发挥综管员、村(社区)党员干部的作用,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人会,尽量扩大联谊会的覆盖面;要将和谐联谊会会员中索质较高、能力较强的优秀外来务工人员聘请为专职副会长,专职从事和谐联谊会工作,以切实加强和谐联谊会的领导;要选聘一定数量的会员作为排摸信息、化解矛盾、提供服务的和谐联谊会信息员,努力形成一支反应灵敏、行动迅速、不留盲点的基层维稳和服务管理队伍。

第四,积极加强联谊会的规范管理。各地和谐联值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和谐联谊会组织章程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召开各类会议,履行各项职责,开展各项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同时通过修改、完善会议制度、活动制度、会员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及使用等内部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联谊会的日常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运作机制,使联谊会逐步成为管理制度化、活动经常化、监督常态化的规范组织。

第五,充分发挥联谊会的融合作用。各地和谐联谊会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经常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联i宜活动,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交流、沟通,通过联系增进了解,通过联谊增进友谊,不断增强联谊会的凝聚力和融合力;同时要充分发挥联谊会的平台作用,切实开展新老居民的维权调处、关爱救助、公共服务、宣传培训、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努力为新老居民提供各项服务,加强新老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努力为新老居民创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联谊会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因人制宜,对学历高或有较高技术职称的新余姚人,应侧重制度创新,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对学历低或缺乏技术专长的人,应侧重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会融合方面的引导性教育。

总之,发挥融合性社会组织的作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问题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外来务工者们心理上对城市的认同和自身不断的努力,需要社会尽可能地为加速实现城市融合提供各种帮助,还需要打破体制的束缚,政府给予外来务工人员阶层应得的经济、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使他们在城市中寻找到归属感。依托融合性社会组织这个载体,政府、社会和个体三者共同努力,在经济、生活、心理和文化四个层面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真正的城市融合。

(作者单位:中共余姚市委党校)

[1]悦中山,杜海峰,李树茁等.当代西方社会融合研究的概念、理论及应用.公共管理学报,2009,6(2):114-121

[2]季文.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融合研究.第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莫建备,曾骅,徐之顺等.融合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农民工调查).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许祖荣.论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支持.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5):64~67

[5]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30(3):186

[6]余姚市委常委、副市长钟洪江.在全市村(社区)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2009-12-4

[7]余姚市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管理办公室.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推广会会议资料.2009,12

[8]古丽,楼晓凌.新老居民合力共建幸福和谐新余姚——我市村级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规范化建设推广活动侧记.余姚日报社会周刊,2010-1-21

注释

[1]“边缘人”是指对两个社会群体的参与都不完全、处于群体之间的人,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首次提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