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界探究二战起点

中国学界探究二战起点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了巨大的作用,并取得光辉的成绩。据此胡雪岩认为,“把卢沟桥事变看成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比较恰当的”[12]。

中国学界探究二战起点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陆学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的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曾掀起了一次二战研究的热潮,围绕着二战的起点和性质等问题进行争鸣。在争鸣中“三九”说成了史学界的主流,大多数学者坚持这一看法。[8]“三一”说“三七”说以及“三五至三七年”说都有人坚持。

丁则民、张继平、俞楠等学者坚持“三一”说。丁则民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法西斯国家对中国、阿比西尼亚与西班牙等国人民的进攻。”[9]张继平指出其依据是:第一,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中,首先以武装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日本帝国主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之一,中国人民自1931年开始,牺牲千百万生命财产,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第三,击溃日本帝国主义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红军的力量。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了巨大的作用,并取得光辉的成绩。此外,毛泽东也持这一认识,他在1939年9月1日说:“目前的国际时局已处在新的形势中。早已开始了的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的片面状态……今后势必由全面性的战争起而代之。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已进到新的阶段。”[10]俞楠也说“一九三一年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是因为,第一,1931年9月日本侵略中国的东北揭开了历史中新的一页,从性质上开始了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的历史搏斗;第二,日本是东方的战争制造者和发动者,是法西斯同盟的重要成员,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企图侵略并吞整个中国和全部亚洲的开始。[11]

胡雪岩提出“三七”说,指出:“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展开全面抗战的日子,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日子。”其具体理由是:(1)中日战争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由于1941年日本发动对东南亚的侵略战争和1945年苏联的参加对日战争,事实上是与其余部分的世界战争混为一体的。(2)中国抗日战争的规模和重要性,都具有世界意义,它是和苏德战场平行的两大主要战场之一。(3)“七七”抗战开始,直到大战结束,战争此起彼伏,但在中国战场上就没有一日罢过手,这又是和前奏或序幕不同的。据此胡雪岩认为,“把卢沟桥事变看成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是比较恰当的”[12]。(www.xing528.com)

也有学者提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5~1937年左右”,认为二战在西方开始于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在东方开始于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侵占北京、上海[13]

但当时由于所提论据多局限于时间因素,既没有提出中国战场这个历史事实,也没有和战争性质密切结合起来进行讨论,更重要的是当时社会条件的严重影响,致使讨论没有取得结果而告终。20世纪60年代至“文革”结束,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学术研究陷入停顿状态,“三九”说被确定为官方观点,学术界维持着表面的统一。[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