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先秦时期:中国新闻采集的起点

先秦时期:中国新闻采集的起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知,口口相传是当时新闻的重要传播方式。(二)先秦时期,官方的新闻采集活动离不开“遒人”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府的命令,又在各地观察民风、了解民情,并进行“采风”,将所见所闻汇报给“天子”。[11]总而言之,中国先秦时期或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新闻传播处于萌芽状态。这一时期新闻传播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往往包含在其他事物之中;二是它的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

先秦时期:中国新闻采集的起点

(一)新闻在先秦时期(西方的古希腊时代)包含在信息的传播之中

我们认为,正如语言文化的产生是与人类的进化同步进行一样,新闻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也是与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军令和政令的颁布、私人的讲学、公开的辩论、西方的议会讨论、中国朝政的汇报和讨论等。

如在《理想国》第一卷中,保留了苏格拉底的朋友克法洛斯与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5—公元前406年)的一段对话:

“索福克勒斯,你对于谈情说爱怎么样了,这么大年纪还向女人献殷勤吗?”

“洗手不干啦!谢天谢地,我就像从一个又疯又狠的奴隶主手里挣脱出来了似的。”[6]

按《理想国》第五卷的说法,男人被称为“老人”的年龄是55岁,按此逻辑推断:这段话应该是在公元前440年后的事。这件事在当时的古希腊人看来应该是一件新闻——风流倜傥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居然“金盆洗手”了!即使放在当下语境,也足可玩味。写下《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这样不朽诗篇的著名作家不再拈花惹草了!这一“新闻”如果刊登在时下的娱乐小报上或发在知名人士的微博、微信朋友圈里肯定轰动一时。

论语》中也保存着这样的对话,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时事和新闻——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困于陈、蔡(今河南和安徽交界处)。八年后,颜渊早死(公元前481年),孔子伤心不已,但拒绝了弟子要他变卖马车用来厚葬颜渊的想法,这些都保存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颜渊的去世、葬礼的安排等在当时的鲁国(面积仅相当于山东泰山以南的部分地区)来说也是一件影响很大的新闻。

由此可知,口口相传是当时新闻的重要传播方式。

(二)先秦时期,官方的新闻采集活动离不开“遒人”

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古代帝王派出去了解民情的使臣)的官员摇动木铎(以木为舌的大铜铃,见图9),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府的命令,又在各地观察民风、了解民情,并进行“采风”,将所见所闻汇报给“天子”。

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其或不恭,邦有常刑。[7]

因此,最早的新闻传播与朝廷的议政是分不开的。因为这里是百官聚集之所,他们要交流各自的信息、讨论应对之策。这里的“徇”即“询”,即了解各地的情况。规,即规劝,既包括百官之间的相互监督、规劝,也包括对最高统治者的谏正。“规”字的后面隐含了官员对地方一些“失政”“失察”等信息的知晓,如地方民众的反抗、百姓的不满等。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行政事件起因就是执政者制定了山林湖泽由国家专营、禁止国人渔猎的政策。部分国人失去谋生之道后无法生存的信息、新闻乃至舆论不断传到周厉王耳中。周厉王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结果“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逐。我们已无法考证国人不满的具体新闻事件,而周厉王被逐、“流于彘”(今山西霍州)在当时可能是轰动全国的“新闻”,载入了史册。《国语·周语上》就有这样的描述:(www.xing528.com)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8]

文中的“百工谏”“庶人传语”应该就是通过“遒人”来传达来自民间的声音和信息,其中就隐含着新闻的因素。

日本有学者认为,《诗经》就是最早的古代报纸的汇编本,还有观点认为《春秋》也是官方新闻的汇编本。

当然,当时的“采风”也和观察民情、教化百姓联系十分紧密。学者徐梓认为,

先秦时期没有现代的通信技术,甚至没有便利的书写材料,宣教布政,往往是口说耳听,再耳听口传。为示郑重,引起人们的注意,往往需要振铎示警。“古人出一号,发一令,皆声以警之。”(《礼记集说》卷七十九)因此木铎用得很广,在《礼记》的《檀弓》《明堂位》《月令》以及《周礼》的小宰、宫正、小司徒、乡师、小司寇、士师、司烜氏中,都有使用木铎的记录。其作用都是发声作响,警醒他人。木铎的使用不限于宫廷朝堂,京师都邑,而且及于乡里村落,市井民间。[9]

政治清明的年代,最高统治者一般都比较重视倾听民声,搜集民间的歌谣,以警醒自己。那些漠视民瘼、不听取民间疾苦、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王朝大多很快就覆灭了。由此可见,从对待新闻的态度可以看出政治生态的健康与否。

图9 北京师范大学校徽的木铎[10]

另外,除了刻在金石、简牍上的文字、图画(大多以图书形式保存下来),标识、烽烟、旗鼓等也是当时有效的信息传播工具。

关于“酒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便讲了一个“狗猛酒酸”的故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由于店门口的猛狗喜欢咬人,吓跑了顾客,导致酒酸。这里的“帜”即酒旗,用来传播商业信息的工具。

关于“烽烟”:在先秦,它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军事信息传递的工具。即使是远在“东夷”的吴国,也已使用“烽烟”传送军情。在“楼船横海”的“阖闾之世”,军事设施已较为完备——“烟墩障戍,滨海相望,而犹时有烽烟之警”。由此可见,狼烟已不是北方地区军事信息传递的专利了。而今,在江苏张家港南沙香山,即历来为长江沿岸的传递之所,军情从长江中游的西陵峡传到这里,只要“三鼓”的时长。[11]

总而言之,中国先秦时期或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新闻传播处于萌芽状态。这一时期新闻传播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往往包含在其他事物之中;二是它的传播方式是口口相传。鉴于本书的研究重点是中国五代新闻传播研究,故西方传播史的内容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