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8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二战的研究实绩

198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二战的研究实绩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②奇怪战争是英、法仍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时期的特殊表现。[12]刘明振:《奇怪战争时期英国的对德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9期。

198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二战的研究实绩

第二节 1980年以来中国学者对“奇怪战争”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绥靖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观点趋向多样化,提出了如下四种看法:

①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的继续。一些学者继续坚持传统观点,认为“奇怪战争”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朱贵生等学者指出,奇怪战争“仍然是它们的帝国主义政策的继续,是绥靖政策在新形势下的另一种表现”。[7]张继平、胡德坤说:“‘奇怪战争’的出现,这是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的结果,与1939年3月前的绥靖政策相比,只是采用的形式和方法有了某些不同的变化而已。”[8]李昌德认为奇怪战争是“英法等西方强国战前慕尼黑政策即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战时英法对德国的绥靖,正是其战前绥靖政策的反映”。[9]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也说“‘奇怪的战争’是英法当局绥靖政策的继续,是对波兰等小国利益的背叛”。[10]

②奇怪战争是英、法仍在“战”与“和”之间犹豫不决时期的特殊表现。罗荣渠认为,“奇怪的战争”对英、法来说,实际上是“战”与“和”尚在两可之间的特殊表现,但也不能就此抹煞英法宣战的意义,从绥靖政策到公开声援波兰抵抗德国,这毕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11]刘明振也指出:“就英国来说(法国的情况不尽相同),所谓奇怪的战争,乃是一个过渡时期,是英国的对德政策从战前虚张声势的对抗向决心武力对抗的过渡。”[12]

③英、法对德政策从战前妥协退让走向全面武装抗争的必然过程。王在帮认为,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绥靖政策的基本终结,同时又是英、法武装抗德的起点。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则是促成这一转变的杠杆。宣而不战,并非有意不打。奇怪战争并不奇怪,原因在于战争爆发前后,英、法的力量劣于德国,对德作战缺乏应有的物质手段,在德国尚未发动正面进攻的情况下,英、法的战略要求,首先是加快战争准备,而不是仓促发动攻势。“英法两国的静坐待攻的防御战略,是对自身力量的一种清醒估计,客观上对反法西斯斗争的全局是有利的。”波兰灭亡后,英、法拒绝了希特勒的和平建议;苏芬战争期间,英、法援助芬兰军事计划的矛头主要是针对德国,而不是苏联[13]

④英、法政府反击法西斯侵略的一种主要的特殊战争。张继平认为,奇怪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初期战争的重要准备过渡时期,……向着更加全面、深入、扩大的发展时期,也是一个不大容易按战争常规概念理解的时期”。[14]这种特殊的战争“既有战略意义,又有战术意义”,“是以经济封锁战代替一般军事战争而出现的特殊现象”,“是英法政府反击法西斯侵略的一种主要的特殊战争”,这种战争是由于英国与德国的军事实力的差距所决定的。同时张继平也指出,以经济封锁为特征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的幽灵”暗中起作用的结果,英国政府试图通过不直接投入战争的经济封锁的方式迫使德国作出让步,停止向西扩张。因此“经济封锁”是张伯伦绥靖政策在所谓“奇怪战争”阶段的发展或另一种形式的体现。[15]

【注释】

[1][苏]伊万诺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概述》,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51页。

[2][苏]T.A.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卷1,第410页。

[3]北京大学历史系简明世界史编写组:《简明世界史(现代部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20页。

[4]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组:《西线战争》,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42、39~40页。

[5]王在帮:《奇怪战争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吗?》,《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4期。(www.xing528.com)

[6]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现代史》,上册,南开大学历史系1977年印刷,第181~182页。

[7]朱贵生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0页。

[8]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页。

[9]李昌德:《奇怪的战争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河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10]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9页。

[11]罗荣渠:《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2]刘明振:《奇怪战争时期英国的对德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1983年第9期。

[13]王在帮:《奇怪战争是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吗?》,《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4期。

[14]张继平:《“奇怪战争”新释》,《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5期。

[15]张继平:《“奇怪战争”不奇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西线无战事”说质疑》,《历史研究》1987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