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街区消防适应性对策-保护中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历史街区消防适应性对策-保护中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明确主要的消防疏散通道,拆除违章建筑并加强管理,保证消防疏散通道的畅通。

历史街区消防适应性对策-保护中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

6.2.2 历史街区消防的适应性对策

针对上述历史街区消防安全和火灾特性的分析,历史街区的适应性消防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电气能源设施

针对历史街区电气火灾高发的特点,应对历史街区内的电力燃气、采暖等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更新,以降低其消防隐患。其具体方法在本书第四、五章中已有详细论述,本节不再重复。

2)降低人口密度、改善人口结构

居民人口密度大、收入低、老龄化程度高是造成历史街区各种消防问题的重要原因,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应将降低人口密度、改善人口结构(主要是年龄、收入)作为提高街区生活条件的首要措施。

3)拆除违章建筑、畅通疏散通道

相对于城市一般地区的现代建筑,历史街区的传统建筑绝大多数为2层以下,单体建筑面积小,院落和巷道多,本身有利于火灾时人员的避难和疏散。但由于人口数量增长,大量的私搭乱建封堵了原有的疏散通道,造成消防逃生的困难。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应明确主要的消防疏散通道,拆除违章建筑并加强管理,保证消防疏散通道的畅通。

4)消防通道和消防车的适应性设计(www.xing528.com)

历史街区内绝大多数传统街巷的宽度不满足现行消防规范对消防通道宽度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城市消防站主力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因此应根据历史街区街巷尺度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消防通道和消防车,以将历史街区纳入城市消防站的保护范围。对于历史街区消防通道、消防车的研究是本书研究的出发点和重点。

5)依托消火栓系统的区内自救体系

由于历史街区火灾蔓延速度快,消防车通行困难,因此历史街区的消防和高层建筑消防一样,不应只依赖城市消防车的扑救,而应建立以消火栓系统为依托的区内早期火灾自救体系,这是历史街区适应性消防对策的主体,也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6)历史街区性能化消防规范研究

在本书第一章介绍的性能化规范研究中,建筑防火的性能化设计是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性能化消防规范重视整体的防火效果,而不强调具体的条文和数据,因而将推翻历史建筑不符合消防规范的伪命题,而真正将设计的重点回归到为保证历史街区的整体消防安全进行技术创新上来,这正是适应性消防对策的本意,也是未来历史街区消防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11](表6.1)。本章讨论的适应性对策虽然秉持了性能化的原则,但仅是从遗产保护规划角度出发的粗浅研究。适用于历史街区的性能化消防规范的编制还需要非常多的基础实验和研究工作,其中比较迫切的是研究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和历史街区的燃烧机制,这些都远远超出了本书的研究范围。

表6.1 指令性规范与性能化规范下的主要设计差异表

img154

资料来源: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