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联论在口译中的解释力

关联论在口译中的解释力

时间:2023-1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白无误的明说表达自己意图的过程,推理则是听话人在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和语境之间,按照关联论,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理解话语的过程。关联论强调听者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能力,强调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共知和互明关系。关联论从认知的角度阐述语境的动态性,解释了口译的认知推理过程。

关联论在口译中的解释力

5.4 关联论对口译的解释力

关联论翻译观把翻译看做一个对原文进行阐释的动态的明示-推理过程。明示是指说话人明白无误的明说表达自己意图的过程,推理则是听话人在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和语境之间,按照关联论,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理解话语的过程。在这一阐释推理的过程中译员要经历三个层面,即从语言结构分析出意义和情态的层面、对语言结构-语义结构进行逻辑分析,以做出既符合文理结构又符合思维结构和常理的表达层面及对译语进行判断、优选和定夺以确保译语的交际效果。格特指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任务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或听众的期待相吻合。赵彦春(1999)建立明示-推理的关联翻译模式:一价译元-推理模式和二价译元-推理模式来阐释口译的过程。明示推理的动态过程要求译员对说话者的身份、立场、观点、语境假设和交际意图进行判断和意义的选择。译员要认识到,说话者选择语境不仅受到自身的交际意图、内容、语言手段、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听众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话语者必须有意识地操纵“共享知识”来构建有利于实现自己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他在选择语境时还应考虑听者的话语处理能力,以及年龄、知识结构、社会背景等,提供与听者的认知环境相关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听者理解话语的语境效果,使听者容易、有效地理解和推理出自己的交际意图。译者的意义选择是对语境假设进行选择的过程,即在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和自己的认知环境之间寻找关联信息,进行推理判断,获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的过程。

关联论强调听者对话语理解的认知能力,强调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共知和互明关系。而个人的认知能力又与其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为此,译员必须有相应的跨文化知识以建立起理解话语的相关语境。译员在传译的过程中要根据讲话者的内容,对语境进行推断并做出选择,同时按照听者的认知环境的预测和判断,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准确无误地把讲话者的意图传递给听众。关联论从认知的角度阐述语境的动态性,解释了口译的认知推理过程。例如:

The long simmering euthanasia issue has lately boiled over into a sometimesfierce publish debate, with both sides claiming the mantle of ultimate righteousness.

此句出自有关“安乐死”的文章,其中“simmer”一词很多学生不清楚,但根据“boilover”的意义,再结合语境因素,我们可以推理出它与后一个词的意思相反,表示“安乐死”长期的争论情况,故该词可以译为“酝酿”。(www.xing528.com)

我们认为,译员理解口译信息的语境假设应尽量接近译语接受者的语境假设。这样译员在输入信息的时候才能准确理解和推断原交际者的意图,然后及时输出给译语接受者,完成交际的目的。但在交际过程中有些信息是隐含的,原交际者常常略去对共享同一种文化的人来讲不言而喻的东西,译员在口译过程中需要理解并进行选择性的填补,因为对于不同文化的人这些不言而喻的东西有时却是费解的。例如:

这人真是杞人忧天

He is really like the man of Chi who was haunted by the fear that the sky might fall—unnecessary anxiety.

乍一看,译文显得有点啰嗦。由于西方听众不能理解“杞人忧天”的内在含义和感情色彩,所以加上unnecessaryanxiety有利于把那种深层含义生动地表现出来,使听众获得最佳的关联认知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