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柯林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行动流及典型范例

柯林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行动流及典型范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柯林斯所谓的“行动流”,指的是行动者用某一组行动完成某一特定行动的过程。为了明确起见,可以将行动流的模型表示为左图:图4.4行动流反映的是某一行动者对行动的完成情况。因此,行动流是曲折向下的。[34]其中,柯林斯所给出的关于“情境行动流”的典型范例是多态行动。

柯林斯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行动流及典型范例

4.3.1 行动流

通常情况下,在一个坐标系中,至少包含两个坐标轴——纵向坐标与横向坐标。如果我们把柯林斯建构的“行动树”比作一个坐标系的话,那么该坐标系的纵向坐标就是行动流(Action paths),横向坐标就是行动层(Action cascade)。

柯林斯所谓的“行动流”,指的是行动者用某一组行动完成某一特定行动的过程。用柯林斯的话来讲,行动流指的是一组用来完成高阶行动的行动。[33]以最简单的行动“开门”为例,为了完成这个行动:首先,要走到门旁边;接下来,我们要用手推门。这样,才能完成这个行动。为了明确起见,可以将行动流的模型表示为左图:

img15

图4.4(www.xing528.com)

行动流反映的是某一行动者对行动的完成情况。决定一个行动能否顺利完成,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内在因素,即行动者本身的意向性;外在因素,即执行行动的语境因素。因此,柯林斯认为,从行动者的意向性上,可以将行动流的特点概括如下:(1)可选择性;(2)非线性;(3)行动流是向下扩展的。

其中,可选择性指的是,行动者在完成行动的过程中,意向性不是连贯的,而是有选择的。也就是说,行动者可以选择完成某阶段上的行动,也可以不完成;既可以选择用某一种方式来完成某阶段上的行动,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前面已经提到,行动包含最基本的两种形态——单态行动与多态行动。在多态行动的完成过程中,通常行动者会面临多次意向性的选择问题。如,当具有意向性的行动者X在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行动a后,他要决定以何种方式完成下一阶段的行动b,甚至行动c等等。对于单态行动来说,它的最大特点是用相同的方式来完成某一行动。因此,在单态行动的意向性选择问题上,行动者只能选择要么用相同的方式完成行动,要么不执行行动,没有其他的选择。

另外,由于在行动流上,行动者的意向性具有可选择性的特征,这就导致了行动的完成是非线性的。反映在行动流的图形上,行动流不是一条直线或弧线,而是一条折线。另外,行动的完成顺序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行动者必须在完成了一种行动之后去完成另一种行动。因此,行动流是曲折向下的。

基于上述理解,接下来,柯林斯根据行动完成的外在因素——语境因素,进一步将行动流分成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指的是,在行动的完成过程中需要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柯林斯称之为“情境行动流”(situated action paths);另一种类型的行动流不需要考虑语境因素,柯林斯将其称为“行动渠道”(action channel)。[34]其中,柯林斯所给出的关于“情境行动流”的典型范例是多态行动。柯林斯认为,多态行动在完成过程中面临多次的意向性选择问题,因此行动者在行动的执行上需要预先考虑到语境因素对行动的影响。而前面曾提到过,单态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去语境”的行动,它在行动的完成上无需过多地考虑语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单态行动属于一种“行动渠道”的行动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