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受众研究:媒体服务中的满足群组

受众研究:媒体服务中的满足群组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满足群组”是由相关媒体兴趣、需求而形成和再形成的受众群体。比如,假定拥有相同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的人们,具有相类似的媒体接触习惯、品位,媒体会针对性地形成“为受众定制性”的媒体服务,这样,便不断再形成“满足群组”。作为“满足群组”的受众,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的,如某热门电视剧、热销电影、流行音乐等形成了“满足群组”,但随着个体现实经验的变化,会发生变化。

受众研究:媒体服务中的满足群组

“满足群组”是由相关媒体兴趣、需求而形成和再形成的受众群体。受众群体经常有着大量的媒体需求和兴趣,起源于他们共同的社会特征,因而可以通过“满足”设置来测定,可以按其特别的需求,或者按某类型的需求来进行区分。

媒体在整个发展历程中,总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内容和形式,对各种类型的受众进行整合,以期努力满足相应受众想要和必要的内容。比如,假定拥有相同教育背景和职业经历的人们,具有相类似的媒体接触习惯、品位,媒体会针对性地形成“为受众定制性”的媒体服务,这样,便不断再形成“满足群组”。

在所谓全媒体时代,媒体无处不在。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增多,媒体形态日益丰富,媒体类型更加多元,渠道霸权时代已经终结。传统媒体为适应媒体碎片化的传播趋势,纷纷制定出各自的应对策略:报纸版面不断扩充,杂志种类逐渐增加,广播受众越分越细,电视频道越开越多。从宏观上讲,受众是一个混沌不清的集合体;从微观上看,受众又是匿名状态下沙粒般存在的复杂个体。当今社会,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和传播动机越来越复杂多变,受众分散性、异质性和多样性趋势不断加强,原本模糊存在的受众集合体逐渐分化为不同阶层、不同生活状态下的小众群体。从广播到窄播,从大众到分众,从“传者中心”到“受者中心”,为迎合受众碎片化态势,信息生产者想尽一切办法挽留数量有限的目标受众[5]

与此同时,很多特定群体也会自主产生媒体信息。他们主动接触媒体,选择媒体内容,解释和评价媒体内容,而不是简单地等待媒体来反映。这使得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使用与满足”关系密切。比如,在对待许多不确定信息时,人们会主动通过媒体获取解释,取得建议和观点;人们会在空闲时光,或孤独时,寻求媒体做伴,得到娱乐、放松和认同。

作为“满足群组”的受众,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当中的,如某热门电视剧、热销电影流行音乐等形成了“满足群组”,但随着个体现实经验的变化,会发生变化。不过仍可预见规律。因为,受众被特定的社会或者心理需求所区分,这点,对于研究受众非常重要。(www.xing528.com)

“媒体迷”现象便是受众对媒体特定内容深度投入,充分满足的结果。他们强调媒体经验的培养和在此基础上取得的亚文化和身份的认同。“媒体迷”们不仅仅形成一定的社会群体,他们对于他们自己的目的有着非常强烈的注意力和激情。

“媒体迷”一定程度上被媒体怂恿、被内容生产者强加了许多价值观、意识,是传媒产业获取受众利益的另一个副产品。它能帮助延伸媒体产品的寿命、增加利润,但这绝非媒体控制力的表现,而是受众的生产力(Fiske,1992)的展现。比如,受众总有对于特殊的书、电视、电影或者歌曲表现特别的爱好。他们经常是以强烈的甚至强迫性的接触媒体特定内容作为目的,对于他们的媒体偶像有着强烈的追逐欲望,甚至成为“媒体迷”。

无论受众对媒体的投入度如何,媒体与受众之间,永远存在着“媒体使用与满足”的张力,受众的满意组合是始终在变化的,受众也会因此被一些社会或者文化类别所分类。这点,便是传媒产业发展,媒体提供满意服务的消费需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