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数量与资源储量:研究结果及实现路径

企业数量与资源储量:研究结果及实现路径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CAS理论的思想,我们首先确定系统内部的行为规则,具体如下。企业的出现或消失依赖于其合作的频度与资源储量两个变量。与此对应的是,在模拟的过程中,企业的数量也存在轻微波动的现象,并且这种震荡与资源储量的波动有着较明显的关联。模拟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在现有的经济形态下,企业的生存事实上与资源条件的限制密切相关。

企业数量与资源储量:研究结果及实现路径

一、关于企业数量与资源储量

本节借助CAS理论的思想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CAS理论全称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其核心思想在于将系统中的每一个具有适应性的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看为系统演化运动的本质。就循环经济系统而言,可以将企业看作是系统中具有自适应行为的主体,而环境、资源皆看成是外部环境,主体之间和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在主体运动规则的限制下演化运动,通过这一系列的运动,有助于我们理解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CAS理论构架了一个仅有主体与环境存在的高度抽象的系统,简化了研究设计的复杂程度。根据CAS理论的思想,我们首先确定系统内部的行为规则,具体如下。

在本章的第一条假定中,企业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外部环境的变化。一般说来,在目前的经济形态下,企业要保持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依赖的基础之上,可以说,在技术水平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数量的增长将持续带给自然环境很大的压力。本模型将作为循环经济系统中主体的企业的行为规则描述如下。

规则1:资源消耗的规则。在模型仿真的过程中,主体的行为受到周围环境情况的影响,在每一个仿真步长内,主体自动搜索周围的资源含量,依据资源含量的多少进行下一步行为的判断,每消耗掉一个单位的能源,原来空间内的位置成为空地或者被废弃物占据,如果在两个连续步长的时间内周围没有其他新个体,则会重新出现一个资源单位。

规则2:主体的繁殖规则。当主体——企业在累计消耗掉5个资源单位的同时,并且周围的环境中存在3个以上(存在合作的可能)、6个以下(否则过度拥挤)的相同个体时,则会产生新的个体。

规则3:主体的消失规则。当某一主体在连续5个步长的时间内,周围没有探索到任一资源单位,或者主体周围同时存在6个以上(含6个)相同个体时,个体则会消失。

本模型的规则是一种接近真实世界中主体的行为规则,当某一区域企业数量过高时,由于资源条件的限制,企业会消失;而某一区域内企业数目过少时,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知识转移,企业的生存同样存在困难。企业的出现或消失依赖于其合作的频度与资源储量两个变量。模型初始阶段资源较丰富,并且企业数量与空间容积之间的比例合理,设置的环境中资源的比例在80%左右,企业的数目约占10%,余下的是空地,仿真的步长为100。图4-1中红色为主体(企业),绿色为资源,黄色为空地。(www.xing528.com)

由模拟的结果(图4-1)可以看出,在初期资源储量相对丰富的时期,企业的数目合理,并且离散分布,这说明企业之间的合作频度不高,企业的发展更依赖于对资源的消耗。右边的图是仿真经过50个步长之后的情形,主体企业开始聚集并且数量明显增多,资源储量几乎消耗殆尽,说明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几乎完全依赖资源条件的限制。虽然资源几乎消耗殆尽,但企业的聚拢说明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会选择通过合作来维持生存,并且持续到有新的主体出现。这种在资源消耗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合作,本研究将其看做是一个地区技术转移的结果。

img12

图4-1 仿真初期和后期情况比较(左边的图为仿真初期)

img13

图4-2 仿真结果

从图4-2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致的趋势,就是随着企业数目的增加,资源储量总体上是一个下降的趋势,但是也有轻微的波动,并且这种波动呈周期性震荡。与此对应的是,在模拟的过程中,企业的数量也存在轻微波动的现象,并且这种震荡与资源储量的波动有着较明显的关联。从图上可以看出,企业数量保持了一个较缓慢的增长过程,并且伴随着资源储量周期性的下跌,企业数量也会因此产生变动,产生短暂的回落;而在企业数量减少的同时,资源会出现小幅度的再生现象,但总体来说,企业的数量增长而资源的储量是逐渐减少的。模拟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在现有的经济形态下,企业的生存事实上与资源条件的限制密切相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