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麻醉药及辅助药物,药品营销研究

麻醉药及辅助药物,药品营销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复合麻醉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及克服全麻药的诱导期长和骨骼肌松弛不完全等缺点。如同时加用氧化亚氮及肌松药可达到满意的外科麻醉,称为神经安定麻醉。

麻醉药及辅助药物,药品营销研究

第四节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

一、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aesthetics)是一类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使意识、感觉和反射暂时消失,骨骼肌松弛,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前麻醉。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一)吸入性麻醉药

吸入性麻醉药是一类挥发性液体(如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地氟烷等)或气体(如氧化亚氮),吸收后发生由浅入深的麻醉。

根据乙醚的麻醉特点,可以将麻醉深度分为四期,即镇痛期、兴奋期、外科麻醉期和延髓麻痹期。镇痛期和兴奋期合称诱导期。目前手术多采用复合麻醉,分期已不明显也没有必要,临床根据病人的血压变化、呼吸形式、反射状况、瞳孔变化、肌肉张力及对疼痛的反应等把麻醉分为浅、中和深三度。

(二)静脉麻醉药

静脉麻醉药用于麻醉,方法简便易行,麻醉速度快,药物经静脉注射后到达脑内即产生麻醉,故诱导期不明显。因麻醉较浅,主要用于诱导麻醉。若单独应用只适用于小手术及某些外科处理。

(三)复合麻醉

复合麻醉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以上的麻醉药物或其他辅助药物,减轻病人的紧张情绪及克服全麻药的诱导期长和骨骼肌松弛不完全等缺点。

1.麻醉前给药指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应用药物,如服用苯巴比妥或地西泮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用阿片类药物增强麻醉效果。

2.基础麻醉对于过度紧张或不合作者(如小儿)进入手术室前先用大剂量催眠药,使进入深睡状态;或用肌注硫喷妥钠,使进入浅麻醉状态。进手术室后再用吸入性麻醉药。

3.诱导麻醉用诱导期短的硫喷妥钠或氧化亚氮,使迅速进入外科麻醉期,避免诱导期长的不良反应,最后改用其他药物维持麻醉。

4.低温麻醉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氯丙嗪,使体温下降到28℃~30℃,降低心脏等生命器官的耗氧量,以利于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5.控制性降压加用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硝普钠或钙拮抗剂使血压适度下降,并抬高手术部位,以减少出血。常用于颅脑手术。

6.神经安定镇痛术常用氟哌利多及芬太尼按50∶1制成的合剂作静脉注射,使患者达到意识模糊朦胧,痛觉消失,称为神经安定镇痛术。适用于外科小手术。如同时加用氧化亚氮及肌松药可达到满意的外科麻醉,称为神经安定麻醉。

7.合用肌松药:麻醉同时,注射琥珀胆碱或筒箭胆碱类,以满足手术时肌肉松弛的要求。

二、局部麻醉药

局部麻醉药是一类能在用药局部可逆性地阻断感觉神经冲动发生与传导的药物。能在意识清醒条件下引起局部组织暂时痛觉消失,以便顺利进行手术。

(一)局部麻醉药应用方法(www.xing528.com)

1.表面麻醉选用表面穿透力强的药物喷或涂在粘膜表面,使粘膜下感觉神经末梢产生麻醉。常用于咽喉、鼻腔、眼睛与尿道手术。

2.浸润麻醉选用毒性小的药物注射于手术视野皮下或深部组织,使感觉神经末梢受药物浸润后产生局麻作用。常用于浅表小手术。

3.传导麻醉(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于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使其支配的区域都产生麻醉,用于四肢及口腔科手术。

4.蛛网膜下腔麻醉(腰麻)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经根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麻醉范围较广。为防止交感神经阻断而引起的血压下降,可用麻黄碱预防,注射部位太高,容易引起呼吸肌麻痹,必须注意。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

5.硬脊膜外麻醉将药液注入硬脊膜外腔,使该处脊神经根麻醉。由于硬膜外腔与颅腔不通,不易引起呼吸中枢麻痹。用于颈部上肢的手术特别适用于上腹部手术,但因用药剂量比腰麻大5~10倍,故对技术操作的要求特别高,应避免刺破硬膜,误将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呼吸及循环抑制等严重后果。

(二)局部麻醉药基本结构与分类

局麻药都由可卡因衍变而来,它们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

1.亲脂性芳香基或杂环,有利于药物渗入神经组织而发挥作用。

2.亲水性的烷胺基——仲胺或叔胺,具有中等强度碱性,有利于制成水溶性盐酸盐。

3.中间连接部分,以酯键或酰胺键形式结合成芳香酯类如普鲁卡因等或酰胺类如利多卡因等。自从发现利多卡因有作用快、弥散广、性质稳定等优点后,近年来都偏重于寻找酰胺类新局麻醉药。

(三)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

临床常用局麻药有普鲁卡因(奴佛卡因)、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丁吡卡因,麻卡因)。

三、骨骼肌松弛药

N2胆碱受体阻断药也称骨骼肌松弛药,简称肌松药,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N2胆碱受体妨碍神经冲动的传递,使骨骼肌松弛,便于在较浅的麻醉下进行外科手术。根据其作用方式的特点,可分为除极化型和非除极化型两类。

(一)除极化型肌松药

这类药物与运动终板膜上的N2胆碱受体相结合,产生与乙酰胆碱相似但较持久的除极化作用,使终板不能对乙酰胆碱起反应(处于不应状态),骨骼肌因而松弛。除极化型肌松药的特点是:①常先出现短时的肌束颤动。这是由于不同部位的骨骼肌在药物作用下除极化出现的时间先后不同所致。②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性。③抗胆碱酯酶药不仅不能拮抗这类药的肌松作用,却反能加强之。④在临床用量时,并无神经节阻断作用。⑤肌松作用可有2个时相。第1相是持久除极阻断,此时终板四周钠道关闭而不可激活,故致肌松,大量或反复给药后进入第2相,是N2受体脱敏所致,周围钠通道关闭而激活,呈可兴奋状。此类药物主要有:琥珀胆碱等。

(二)非除极化型肌松药

又称竞争型肌松药,此类药物与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胆碱受体结合,能竞争性地阻断Ach的除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竞争型肌松药的作用特点是:①在同类阻断药之间有相加作用。②吸入性全麻药(特别如乙醚等)和氨基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能加强和延长此类药物的肌松作用。③与抗胆碱酯酶药之间有拮抗作用,故过量时可用适量的新斯的明解毒。④兼有程度不等的神经节阻断作用,可使血压下降。此类药物主要有:筒箭毒碱、加拉碘铵、泮库溴铵类、泮库溴铵、维库溴铵、阿曲库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