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农保下农村老年人代际疏离问题研究

新农保下农村老年人代际疏离问题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中国农村,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维系农村稳定和谐秩序的关键因素,而农村中的家庭更是农村秩序能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传统中国的家庭里一般以联合的大家庭为主,实行的是家长制,而家庭的家长一般是老年男性担当,因此老年人在传统家里的地位崇高。

新农保下农村老年人代际疏离问题研究

第四节 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中的代际疏离问题

农村地区的家庭是农村社会的细胞,是农村社会的一个反映,对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农村家庭关系中的亲子关系作为农村家庭的一个方面对农村家庭和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子关系是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它对每个人的心身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的中国农村,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维系农村稳定和谐秩序的关键因素,而农村中的家庭更是农村秩序能够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传统中国的家庭里一般以联合的大家庭为主,实行的是家长制,而家庭的家长一般是老年男性担当,因此老年人在传统家里的地位崇高。传统中国的农村家庭推崇父慈子孝的家庭关系,在“安土重迁”和“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流动很少,父母子女经常居住一起,形成一种代际融和的农村家庭关系。而农村家庭在传统社会里拥有生产、消费、抚养、赡养、生育、教育等诸多功能。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并且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的减少,再加上农村年轻一代的人大多到城市里打工,而且一般只是一年回来一次,有的几年回来一次,导致众多的老年人成为留守老人,农村的传统秩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亲子之间的关系由传统社会里的经常互动、父慈子孝、代际和谐的家庭关系,变成了缺乏互动、亲子关系不断疏离的状态。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地区的农民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他们拥有农村户口,却在城市里从事着非农产业,他们的身份既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拥有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国内学者称呼他们为“农民工”,以区分农民和城市居民。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的农民工总量达到24 223万人,他们广泛地参与城市里的经济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大规模外出打工,导致“家庭作为社会的一大细胞,它的功能和特点已在慢慢地消失。”(97)这在农村家庭里更为突出,传统农村的家庭赡养的功能,在子女流动到城市里打工开始,老年人的家庭照护就处于一种子女缺位的状态。地域的遥远,子女在城市生活的艰辛、交流的缺乏,两代人之间的代际关系显得越来越疏离,农村家庭成员之间原本应该有的很多的关系正在慢慢地蜕变。这种状况最大的不好之处就是父母在需要亲子帮忙的时候,亲子不能及时地赶到父母身边,当亲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也不能赶到亲子的身边,这样深深地损害着一个家庭的完整,不利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安定,造成社会流动人口的比例的增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www.xing528.com)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农村的年轻人口大批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成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地域的隔离、长时间不能面对面地互动,导致农村年轻人与其父母一起交流、沟通的机会减少,亲子之间的活动就更少了。很少回家的年轻人亲子回家之后有自己的小家庭,加上和自己父母之间的代沟,缺少共同语言和一起活动的热情而出现家庭亲子之间的关系疏远。所以现代农村社会家庭亲子之间的关系正在渐渐地走向疏远,这对家庭的发展以及家庭正常功能的发挥都是很不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