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养老研究成果

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养老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章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的地位及演变路径家庭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的,其决定着人的幸福感和意义感,并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个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某种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养老保障从家庭制度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这种功能,它是指由家庭向老年人提供的生活保障,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内容。

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养老研究成果

第六章 新农保体制下,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的地位及演变路径

家庭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的,其决定着人的幸福感和意义感,并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家庭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个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某种不可或缺的作用。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基础性社会组织和制度,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生育功能、教化和教育的功能、抚养和赡养的社会保障功能、闲暇生活和情感满足的功能、满足和规范夫妻性生活的功能、宗教生活的功能、实现社会控制的功能等等。家庭养老保障从家庭制度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这种功能,它是指由家庭向老年人提供的生活保障,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内容。我国《民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责任,而成年子女亦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再加上“养儿防老”的观念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流行,因此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一般还是在家庭里完成的。

自1889年德国建立了老年保险后,对老年人的养老保障体制不断地加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就是指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和采取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及其他不幸遭遇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老年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家庭养老保障逐渐被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所取代。(www.xing528.com)

在农村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日益严重以及计划生育执行下家庭养老日益沉重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通过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该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农村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从此以后,中国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在年老的时候可以从国家那里得到一部分的养老金,虽然可能不是很多,但这是给他们增权的一个很好的政策,他们从此有了一部分收入,在老的时候不用完全依赖于自己的子女。然而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的覆盖率不足40%,而且平均每人的退休金只有74元,这点钱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来说仅仅只是杯水车薪,他们的养老还是主要依赖自己的子女。

我国颁布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体制,不管它的效果如何,国家开始把社会资源投向中国农村的众多老年人,这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进步,虽然还是不能取代农村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制度的实施已经事实上起到了对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一个辅助作用,这种养老保障体制会像欧洲社会发展的那样,取代家庭养老体制吗?我国的家庭养老保障发展的路径将会如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