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学习者英语称赞类动词公式语输入研究成果

中国学习者英语称赞类动词公式语输入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语体现单语素特点及语素间的组合关系,英语则体现了形态构词、词形变化的特点。汉语基本上不能靠词本身的变化体现语法特征,多依赖附加助词来显示。英语称赞类动词也体现了多义性,汉语称赞类双音节动词及四字短语则显得意义单一准确。

中国学习者英语称赞类动词公式语输入研究成果

一、汉英语称赞类动词系统特点分析

(一)构词方式分析

由于文字体系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在构词上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汉语体现单语素特点及语素间的组合关系,英语则体现了形态构词、词形变化的特点。汉英语称赞类动词构词方式特点也基于这一差异。

在英语里,最小的意义单位是词素,词素是“词的构成中最小的、有一定意义的、起一定作用的单位(Crystal,1995)”,它们以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英语构词意味着词形的种种变化是在结构层面上进行的。英语字母组合的特点使英语词具有较强的形态组合能力,即词根不变,利用词缀来体现词的数、性、格,如praise—highly praised,boast—boastful,commend—commendable等,“praised”“boastful”“commendable”通过词缀的变化改变了动词的意义和功能,像“highly praised”这样的组合则通过形态的改变和搭配关系的确定赋予了词组整体意义和功能。英语的词普遍带有形态功能标志和词性标志,英语语法结构显性化,具有形态格式。在这一点上,构词是通过字与字的直接组合,它们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词,字相当于语素,有义语素是词义的组成部分。汉语基本上不能靠词本身的变化体现语法特征,多依赖附加助词来显示。相对于英语,汉语的语法结构隐性化,词法和句法的分界比英语模糊。如音节词“赞”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扩展为双音节词“赞美”“称赞”“赞扬”“赞颂”“赞誉”等,字与字的组合使语义得到了丰富和细化,汉字本身没有形式上的变化,语法及语用功能通过字与字的搭配关系来实现。

(二)语义认知分析(www.xing528.com)

词义通常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个方面。对以公式语为基础的语言单位来说,语法意义处于词汇意义的外围。词的多义性是英语动词的典型特点。在英语中,纯粹的单义动词几乎是不存在的。汉语中的复合词,由于造词灵活,一般只有一个意义。而英语构词方式的特点决定了一词多义是英语词义结构的典型特征,把一个词的语义结构看成是一个意义系统,若干意义都来自一个中心意义,在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通常是以本义为中心,引申出多个派生意义。

英语称赞类动词也体现了多义性,汉语称赞类双音节动词及四字短语则显得意义单一准确。汉语称赞类动词系统和英语称赞类动词系统各自都含有共同的核心义素。从语义特征看,他们都是以一个“基本范畴”为核心而构成的,逐渐映射并扩展开去,形成一个更大的网络词语体系。以汉语中的“赞”和英语中的“praise”为例,“称赞”“赞美”“赞赏”“赞叹”“赞颂”“赞许”“赞誉”“赞扬”等由单音节动词“赞”衍生出的双音节动词都含有“称赞”的核心义素。英语中“praise”本身就含有“+(express approval)(赞成、许可)”和“+(express admiration)(称赞)”两个语素,通过一系列副词如“enthusiastically”“expansively”“highly”“lavishly”“publicly”“strongly”“warmly”来表达搭配意义。

(三)组合结构分析

汉语中的双音节动词、四字短语及动词短语比英语中相对应的表达更具整体性,多依赖语序变化或动词选词不同来表达语义,注重语素间的并列关系。而英语表达多由中心动词、介词及屈折变化构成,通过变化组合关系来表达整体语义,注重语素间的逻辑从属关系。如汉语中的“值得+称赞动词”的结构在英语中是用“be+称赞动词+-able”来表示的,汉语中“得到+称赞动词转化的名词”在英语中是用“be+副词+称赞动词被动式”表达的。汉语中称赞类动词的感情意义通过双音节动词或四字短语来表达,具有严密、透明的语义结构,赞美的方式、情感、情态甚至声音都跃然纸上;英语中称赞类动词的情态意义及感情色彩则通过词缀、词形变化及修饰语的变化来表达,孤立地看待动词本身难以辨别出语义及使用上的细微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