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开放空间发展方向的探讨

城市开放空间发展方向的探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独特空间预留空间潜在空间城市是人类在大地上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的一个活动空间实体,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巨系统。综合来说,城市开放空间包括绿化系统和交通系统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开放空间,并担负着不同的作用。2.2开放空间与城市景观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千姿百态的,扮演着各种角色,它规划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

城市开放空间发展方向的探讨

胡 娟 李星明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 本文以城市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概念辨析入手,结合我国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现状,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发展方向提出基本思路并做出相关研究。

关键词 城市开放空间独特空间预留空间潜在空间

城市是人类在大地上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的一个活动空间实体,是一个复杂的空间巨系统。城市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形态。其中开放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空间概念,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涵,体现了城市规划的水平,所以在今天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开放空间设计理论作为城市建设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逐渐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力与生命力,这样一种独特的空间类型是有待我们去探索。

1 开放空间定义及内容

开放空间一词有着多种定义,各学科的各个学者对它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们暂将开放空间定义为:存在于城市建筑实体空间之外的开放式、融于自然的、具有公益效益的绿色空间。

综合来说,城市开放空间包括绿化系统和交通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河湖水系和园林绿化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呼吸系统和气温调节器,是城市的有氧空间,也是城市人民能够贴近大自然,享受阳光、新鲜空气和亲近水面以及观赏景色的地方的活动空间。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地、交叉口和城市出入口这一组成部分,是城市内部和对外交通联系的命脉、通道,是人流、车流和物质流集散的地方,所以它既是城市的流动空间,也是城市的绿色空间。这两部分共同组成了城市的开放空间,并担负着不同的作用。

2 开放空间是城市设计的主题之一

随着目前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森林的不断扩张,人们不愿被禁锢在建筑的封闭空间之中,而开放空间具有生态、生活休闲、文化交流、贴近自然、调节气候、景观价值等多种功能,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空间,也是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直接空间,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所以一直以来,开放空间都是城市设计的主题之一,其范围广泛,意义重大,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放空间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开放空间与市民生活

一般来说,人们除开工作之外在进行着两种活动。一种是公共、外向、社会性的,其外在形式表现为:在街道广场、公园、商业区等公共场所进行的交往、游憩、观光和购物。另一种是内向的、秘密的、个人的,它需要安静和封闭的空间环境。尽管住宅为这种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人们还是愿意在广场树阴下的石凳上、夜色朦胧的小街深处寻求宁静与悠闲。

所以现代城市中需要一种为城市社会性与秘密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协调而存在的场所,城市开放空间正是这两种典型活动互相协调的共生地,给城市以生命和活力。尤其随着目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开放空间在人民生活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2 开放空间与城市景观

城市的开放空间是千姿百态的,扮演着各种角色,它规划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特色。现代城市景观在向开敞、舒适、美观、自然的方向发展,所以开放空间的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设计中应当根据人们的行为特征和需求,结合城市地域特色及功能来进行布局,以反映人们的不同自然观审美观,并展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城市具有协调的景观与丰富的内涵,而生机勃勃,引人入胜。

3 开放空间设计的基本思路

3.1 保护独特空间

城市空间不光是由大量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市政道路、工程设施构成,还包括青山碧水、风景名胜和古树名木、文物古迹以及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历史事件遗址等,这是城市自然风貌、环境特色、历史年轮、文化价值的象征和见证,也是该城市空间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异质空间,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容破坏或拆除重建的独特空间。总的来说,城市独特空间包括山水自然空间和历史人文空间。

3.1.1 自然的山水空间——城市之母

据考究,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依山靠水发展起来的,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建材资源等,是城市最初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今天的城市,有山有水无疑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绝好条件和人们享受自然的生活需要,“山水城市”这一理念正是基于此提出来的。山奇水异使风景名胜区成为人们向往的胜地和发展旅游事业的资本,而拥有风景名胜的城市,无疑在发展上也属于佼佼者。

3.1.2 历史的人文空间——城市之根(www.xing528.com)

城市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风云变幻和人民群众日积月累创造的产物,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传承和演变,反映着城市生命成长发育的脉搏跳动和不断前进的足迹。名木古树、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城市漫长发展过程中留在大地上的记忆、符号、印证和年轮,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开放空间中山水空间和人文空间,往往是城市的主要风景景观空间、传统文化空间,且其具有地方性、唯一性、独特性、罕有性、垄断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山水空间和人文空间的表现形式及内涵都是因城而异的,传达的是城市独特的文化信息,各具天赋,各具特性,所以是其他城市难以移植、模仿和克隆的个性空间。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这种特殊空间的重视和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应当倍加珍惜,而不允许任意破坏、污染和恣意地改造。

3.2 留足预留空间

现代城市由于过分积聚和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对人的关怀,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市民的主要公共活动场所,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分布上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导致了开放空间的实际容人数超过其环境容量,而显得拥挤不堪。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一个系统首先必须从总量和分布上进行把握,即根据人口密度和用地性质等因素的不同而改变,在满足微观、中观层面的基本需求后,宏观上确定其总量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再考虑城市开放空间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从城市整体结构入手,根据城市的生态、景观、交通、城市特色等各方面的需求,来确定开放空间的分布,使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布均衡的网络系统。

3.3 开发潜在空间

地下空间一直以来都被我们所忽视,它具有隐蔽性、节能性、不影响地面生态环境等特点,所以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巨大潜力,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有待开发的空间。地下空间也称为隐蔽空间,指埋在地表层以下的可挖掘利用的空间和潜在空间,包括地下商城地铁、地下文物、地下通道、人防战备工程、地下洞穴风景区、地下工厂车间以及山洞和黄土地区的下沉式窑洞民居等。

由于城市经济实力有限,我国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长期以来处于非常有限的局面,至今只有几个城市建有地铁,一些城市建有少量的地下商场、仓库、娱乐场所、博物馆海洋馆旅馆、车库等,根本谈不上对地下空间的充分开发利用,所以在我国这部分空间还处于一个有待大量开发的境地,是一个尚待开发的潜在空间。

除此之外,我国城市的潜在空间还有城市里的荒山秃岭、煤矿城市的塌陷区、废河道、沙碱地、荒芜的土地、不能耕种的土地和采石坊等,可以称之为城市里的劣势空间,或称之为闲置空间。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势必就会触及这部分用地,去改造它,以便想方设法开发利用这些廉价的土地,或辟为公园绿地,或引水成水面,或利用坑坑洼洼、峭壁陡岩、沟豁洞穴加工为城市景观景点,或经过地基处理搞房地产开发,对于这部分空间,只要合理利用就能把无用空间变为有用空间。目前已有一些城市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十堰的环形市区内的荒山,太原的汾河,兰州的皋岚山和白塔山,徐州云龙山,日照的采石坑等,经过精心改造和植树造林,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城市是由空间构成的,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尽管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无定律可循,但有一条根本原则,即“以人为本”。我们应当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设计中根据人的需求和特征,把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的重要资源之一来进行规划,以。同时在此意义上,还需要各级政府的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开放空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避免领导意志,因为城市中规模巨大、富丽堂皇的广场和草坪,与大量狭窄拥挤、肮脏破败、充斥着违章建筑和垃圾杂物的城市空间并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空间。如何为城市人民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开放空间活动场所是城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与探讨这个问题,将会对我们城市规划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余琪.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构[J].城市规划汇刊,1998(6):49-56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赵蔚.城市公共空间及建设的控制与引导[J].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1999

[5]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李星明.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473-476

[7]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1998

[8]阮仪三.城市建设与规划基础理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