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太祖苦心教育儿子,守成之道

明太祖苦心教育儿子,守成之道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苦心教子为守成明太祖朱元璋戎马倥偬,无暇顾家,朱标出生在太平的陈迪家中。朱元璋对这位从小就严加管教的儿子还是不放心,他命令从这一年起政事均交付朱标处置,然后再呈报自己。打下江山的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知农习兵练政,就是因为他明白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明太祖苦心教育儿子,守成之道

苦心教子为守成

明太祖朱元璋戎马倥偬,无暇顾家,朱标出生在太平的陈迪家中。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

朱元璋称王后,整顿纲纪,策立百官,俨然一位皇帝了。他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经过艰苦的征战,由一个平民百姓好不容易当了吴王。为了使儿孙能够继承和守护这份王业,他想让儿子朱标从童年时起就了解这些情况。于是,他便在朱标十三岁时吩咐其返回老家,祭扫临濠的祖墓。行前,他向儿子道出了自己的良苦用心:“商高宗未即位前就经受了各种劳苦,周成王也是老早就接受了《无逸》的教训。因为他们都深知小民的疾苦,所以,他们继承王位后都勤俭持政,成为守成的明主。你生长在富贵环境里,习惯了安逸的生活。现在让你回老家一趟,途经田野,观览山川,可以通过路途的崎岖了解鞍马的辛劳,观察百姓的稼穑以懂得衣食的艰难,察知民心的好恶以明白风俗的美丑。到了祖宗居住的地方,你要访问一下家乡父老,打听我起兵渡江时的事情,并且牢记心中,知晓我创业的艰辛。”

朱标遵命而行,在官员的陪同下于祭扫祖坟的同时,访旧问贫,观风察俗,完成了他的第一次人生体验。以后,朱元璋郊祀时,又让左右把他领到农夫家中,让他进一步观看农夫的生活条件。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后,立朱标为太子。此时,他更加重视教育儿子。在参考了历代东宫官制后,他选择了老成持重、德高功著的功臣良将辅佐朱标,如让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等,还特设了太子宾客、谕德等官职,选择名儒充当,专门“辅成太子德性”。他委托众臣辅佐朱标时,还强调要让朱标习兵:“以前周公教导成王整治军队,召公教导康王整顿六师,这都是居安思危,不忘武备的原由。因为将要即位的嗣君,大都生长于富贵之家,贪恋安逸的生活,对军旅之事则一窍不通,一遇到紧急情况,就不知所措。”(www.xing528.com)

洪武十年(1377年),皇太子朱标已经二十三岁。朱元璋对这位从小就严加管教的儿子还是不放心,他命令从这一年起政事均交付朱标处置,然后再呈报自己。他这样做就是想让儿子在接班前进行模拟听政,正如他对朱标所讲的:“自古至今,创业的君主历经艰险,饱受辛劳,深知人事物理,所以处理政事均无偏颇。而守成之君,是在富贵环境中长大的,如果平时不加练习体验,以后执政很少有不错的。因此,我特意让你每天临朝,练习处理朝政。”

在练习治政时,朱元璋还指导儿子要做到“仁”、“明”、“勤”、“断”,并说做到了仁,就不会失之粗暴;做到了明,就不会为邪佞所惑;做到了勤,就不会沉溺于安乐;做到了断,就不会教条地执行法令。

打下江山的朱元璋之所以如此苦口婆心地教育儿子知农习兵练政,就是因为他明白创业难守成更难的道理,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只可惜朱标人未继位便中途撒手尘寰,空费了朱元璋的一片心思。

明史•太祖本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