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悄然慈悲:无声中的教育之道

悄然慈悲:无声中的教育之道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老师并不关注这些无声的学生,一个班的孩子敢怒不敢言。几年后,前一个管理者被打“小报告”的中层替代了,而第二个管理者却带着团队蒸蒸日上。师父在钟声渐息后,望着山下的炊烟,意味深长地说:“钟声息处是慈悲。”当庄严的钟声带来万家的安宁祥和时,钟声便完成了它的意义,而那一片无声的安详,正是慈悲所在。这也应是教育之道,于无声处,发慈悲心。

悄然慈悲:无声中的教育之道

有声之处是精彩的,于是很多人都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作为自己厚积薄发的座右铭。有声之处就会有喧嚣,声音越大,喧嚣越多,让人分不清是非对错,让自己的主观判断随了声音而去。

带着雷声的雨势很大,但过去得也快;当凶犬准备咬人,必然不会出声在先。有时无声的力量是巨大的,于是眼睛被安置在耳朵前,于是各种各样的书籍美术作品让人们感动,于是多年后出现在异乡游子梦中的母亲唠叨的样子才最亲切。

无声和有声都是我们要感悟的,不能因为不可视而不去视。在一个班级当中,当班主任站在讲台上,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声音,哪里吵闹看哪里。于是老师常常盯着爱发声的孩子们,忽视了那些无声的孩子们。殊不知,在一个班集体中占据了大多数的正是那些无声的孩子,真正的班级管理艺术来自于无声。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班主任安排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班长每天都会向老师汇报情况。久而久之,班主任发现这种“听声音”的管理很有效果,班级成绩和表现一直名列前茅,而自己每天所要做的,就是表扬班长所表扬的和批评班长所批评的。学生毕业多年后,班主任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中婉转地讲述了当年的班长如何简单粗暴,如何以权谋私,如何阳奉阴违。由于老师并不关注这些无声的学生,一个班的孩子敢怒不敢言。学生在信后附了一句话:“能不做您的学生了,真是一种荣幸……”读后沉思,这位班主任想到自己多年引以为荣的教育方法原来并没有给学生们带来幸福,后悔不迭。

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现如今的教室里是很常见的。很多老师培养了有能力的班干部,却成就了自己的懒惰;培养了侦查意识很强的“小密探”每天传声,用以巩固自己的班级管理。学生所云之优劣便是自己认识的优劣,于是在批评或表扬时全然不顾那些不发声的孩子们,让班级在这样的“稳定”中发展,老师优秀了,孩子们却没有了幸福可言。

这是违背规律的教育。(www.xing528.com)

人们都在讲教育的润物无声。一节课真正的优秀之处或许在于无声的思考;一个班级真正的优秀之处在于对那些不出声的孩子们的关怀;一个班主任真正的智慧应该是无声的大智慧。班级管理之大忌便是有失偏颇,而学生年幼且势单力薄,实在没有资本去为公平振臂高呼。于是小小的学生们学会了隐忍甚至看透……当这样的“听声教育”普及开来的时候,“完美教师”的背后就成了灾难教室。

我在书上读过这样的故事:有两位管理者分别管理两个公司,一个管理者擅长听声,培养了几个中层干部时常打“小报告”,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奖惩;另一个管理者在听到“小报告”后常常同员工交谈,了解真相,理清是非,在眼观、耳听、心交的基础上进行奖惩。几年后,前一个管理者被打“小报告”的中层替代了,而第二个管理者却带着团队蒸蒸日上。这个故事的目的就在于警示人们要做心和眼的主人,而不是声音的傀儡。

常常听到班主任要有“情怀”,真正的情怀是要用心、用情的。用心,来自于博大,心系眼耳之外,才能真正润物无声;用情,来自于平和,带着慧眼观是非,才有机会保有一份难得的公平。眼望张张笑脸,耳听众生之音,人之所以生两眼,便要我们左眼看是,右眼看非;人之所以生两耳,便要我们一耳听有声,一耳听无声。

有一则禅理故事,讲寺庙中的小和尚每天敲晚钟,却并没有感悟到钟声对于人的不同,于是问师父:“这钟声的背后到底有何意义?”师父在钟声渐息后,望着山下的炊烟,意味深长地说:“钟声息处是慈悲。”当庄严的钟声带来万家的安宁祥和时,钟声便完成了它的意义,而那一片无声的安详,正是慈悲所在。这也应是教育之道,于无声处,发慈悲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