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菩萨情怀:广博与自私的对比,佛教慈悲之道

菩萨情怀:广博与自私的对比,佛教慈悲之道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慈悲却不具有广博性,并因此而具有了自私性的特征,所以声闻、辟支佛又被称为小乘。因此,大乘佛教所推崇的正是菩萨情怀,即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不仅要自觉,而且要觉他——这就是菩萨的慈悲。在佛教史上,特别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以慈悲精神示众的菩萨有很多,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但是影响最为深远,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观世音菩萨。和佛的慈悲相比,菩萨的慈悲又有何不同?

菩萨情怀:广博与自私的对比,佛教慈悲之道

按照以上对佛教中慈悲的分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佛教的慈悲是有很多种的,按照境界的高低划分,最高的慈悲也是最根本的慈悲是狭义的佛的慈悲,也就是悲智双运的慈悲,接下来是菩萨的慈悲,再接下来是声闻、辟支佛的慈悲,最后是有情之情——众生的“慈悲”。但是,一般认为,众生的慈悲是有漏的,因为众生如果觉悟,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佛,也就具有了佛的慈悲,但是我们之所以称之为众生,这本身就意味着他还未觉悟,而一个尚未觉悟的人,他的情感还不能称为“慈悲”,而只能称为“情”,在这个意义上,众生又被称为“有情”。所以“慈悲”是对于觉悟之人而言的,“情”是对于有情众生而言的,有情众生是无所谓慈悲的,这是因为他们的情感在广博性、平等性、无私性、无分别性、不执著性和空性上都是有欠缺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说,在有情众生的情感世界里,这种情感往往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狭隘性、分别性、自私性、贪执性和“有”性——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迷情。

另一方面,相对于有情众生,声闻(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的人)、辟支佛(独自悟道的人,又被称之为缘觉)是已经觉悟的人,他们已经熄灭烦恼,脱离苦海,觉悟了人生和世界的真相,所以他们的情感是不同于有情众生的慈悲,因为他们已经通达了“情”之空性,既然如此,也就不会产生分别心和执著心,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慈悲就是佛的慈悲。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慈悲却不具有广博性,并因此而具有了自私性的特征,所以声闻、辟支佛又被称为小乘。他们只能度己,却不能度人;只能自觉,却不能觉他——这种慈悲在大乘看来还不是真正的慈悲。

因此,大乘佛教所推崇的正是菩萨情怀,即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不仅要自觉,而且要觉他——这就是菩萨的慈悲。在佛教史上,特别是在中国佛教史上,以慈悲精神示众的菩萨有很多,比如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但是影响最为深远,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以拔苦与乐、普度众生、救苦救难、慈眉善目的形象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早已家喻户晓,无论是在大传统还是在小传统中他都已深入人心,他已然成为了历经世事变迁的人们长期以来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因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甚至成为了慈悲的代名词和象征。那么,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会具有慈悲的情怀?又如何具有慈悲的情怀?这种慈悲情怀的本质含义和根本意义又在哪里?和佛的慈悲相比,菩萨的慈悲又有何不同?

(一)观世音菩萨的自觉

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能够具有慈悲,首先是因为他能够自觉,即自己觉悟了世界、人生的真相,“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香、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7]

在历史上,观世音菩萨(鸠摩罗什所译)作为觉悟的菩萨,还具有另外一个译名——观自在菩萨(唐玄奘法师所译)。那么,菩萨为什么被称为观自在菩萨呢?

在汉语语境中,“自”有多种含义,当它作为名词使用时,意为起源、开始;当它作为代词使用时,意为自己、本身;当它作为副词使用时,意为自然。因此,在“自在”中,如果“在”为“存在”之义的话,“自”作为名词、代词和副词与“在”相连都是符合语法的,那么“自在”在这里就包括了以下几种含义:作为“起源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作为“自然地存在”。在佛教看来,作为“起源的存在”就是空,“本来无一物”,世界本来就是因缘和合而成,正因为如此,人作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作为“自己的存在”也就是空,因此,人需“自然地存在”,即随缘而在,空无挂碍。

如上所述,观自在菩萨从本质上讲就是能够观照到世界的起源和自己的本性为空,并因此而随缘而在、空无挂碍的菩萨。所以《心经》认为他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观自在菩萨之所以能够“照见”世界和人之空性,就是因为他之“观”并不是一般的目看,而是心观,他所见到的就不仅仅只是现象,更是现象背后的实相。

正是因为能够照见五蕴之空,所以他能够看透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乃至无智无得的真相。也正是因为能够照见五蕴之空,所以它能“心无挂碍”;因为心中无挂无碍,所以“无有恐怖”;因为心无恐怖,所以能“远离颠倒梦想”;因为无颠倒,所以终能“究竟涅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觉悟。

当然《心经》强调“空”并不是否定“色”,事实上,它强调的是般若中观思想,即非空非色,亦空亦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色不异空”中,“异”既可以理解为“不同”之义,又可以理解为“离”之义。如果“异”为“不同”之义,这就意味着“色”与“空”原本就是一体的,即“空”为本性,“色”为现象,本性空不可见,所以需要现象来显现;而现象由因缘和合而来,所以它的本性原本为空。正是因为“色”“空”原本一体无二,所以“异”又可理解为“离”,即“色”不离“空”,“空”不离“色”,因为离开“色”,空就成为了虚空;离开“空”,色也就成了假色,没有自性的色。“即”在汉语中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动词使用,与“离”相对,如若即若离,如果是这样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可以理解为“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具有了相似的含义;二是作为副词使用,“即”可以理解为“立即”之义,这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意味着“色”就是“空”,“空”就是“色”,所以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具有相似的含义。因此,“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含义也是一体不二,前者从否定意义上讲,后者从肯定意义上说——就如“空”与“色”之间也是一体不二的关系一样。

(二)观世音菩萨的觉他

然而,如果观世音菩萨只是观自在的话,那么他与声闻、辟支佛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与他们相异,并超出他们的地方就在于他不仅要观自在,而且要观世音。一般认为“观世音”的称号有三种含义,“一是观世音,观众生发出求救的音声即往拯救;二是观世意,观众生发出求救的意愿即前往施救;三是观世身,观众生身受苦难而往解救”。[38]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不仅要观自己,而且要观他人;不仅要去观,而且要去救。那么如何去观他人呢?一是目观和身观,即“观世身”;二是耳观,即“观世音”;三是意观,即“观世意”。前两者是从物质层面去观,后者是从意识层面去观。那么,他所观到的是什么呢?“求救的音声”“求救的意愿”和“苦难”,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诸受皆苦。所以,观自在菩萨发起大愿,要拔苦与乐,普度众生。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观世音菩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对自己进行了详尽地阐释: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声音,或以威仪,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大众怖,离恶趣怖,离黑暗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39](《华严经·入法界品·参诣观自在菩萨》)

首先,他自己已经觉悟,“我已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这成为他普度众生的基础,一个自己还未彻底觉悟的人是不可能觉悟他人的,就像一个不能感动自己的人不可能感动他人一样,所以对“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完整的理解是“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为基础”。

其次,在此基础上,他还要觉人,即“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救护一切众生”“令诸众生离怖畏已”“令其心悟而得成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在观世音菩萨的这么多愿望中,实际上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救护,即“救护一切众生”“令诸众生离怖畏已”,这也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观世音菩萨的救苦救难的精神,即认为或希望他会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帮助我们解决物质上的问题,而且会帮助我们解决精神上的问题——“离怖畏”。但是,对于佛教而言,这很显然还只是对观世音菩萨的一个非常肤浅的认识,因为这些功用都只是他的方便法门,是对于那些无法理解佛教的核心精神的人而言的,因为佛教和观世音菩萨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众生能够“令其心悟而得成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让众生的心灵能够证得无上觉悟。因此,如果说菩萨的第一个目的是救护,即将众生从迷误状态中解放出来的话,他的第二个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回到自己的本性中去,即让我们的本性——空性得以显现。当然,这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观世音菩萨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个目的,即“平等教化一切众生”,也就是说,对于不能自悟的众生而言,他还需要通过“教化”的方式去除其迷误。(www.xing528.com)

因此,就“教化”的范围而言,它是“一切众生”,即所有没有觉悟的众生;就“教化”的性质而言,是“平等教化”,也就是无差别心地教化,因为教化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获得无上觉悟;当然,目的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化”方式的一样,实际上,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途径是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

一是布施教化。这又可以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三种。财布施就是通过以财物等实际利益惠施众生,以感化他们;法布施就是通过宣扬佛法来教化他们,即“或为说法”;无畏布施就是在众生心中生起怖畏时,帮助他们脱离怖畏,并以此感化他们,即“免离一切怖畏”。

二是爱语教化。即通过和颜悦色、通过慈爱的语言和态度来感化众生,即“或以声音”,使其耳濡目染,感受到菩萨的情怀。观世音菩萨信仰从印度传到中国以后,在形象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从男性菩萨变为女性菩萨,就与这种爱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女性更能凸显爱的特质。

三是利行教化。即通过实际行为来帮助众生,助人为乐,众善奉行,与人为善,通过此种行为来感化人们。

四是同事教化。即随类变形,通过这种变形而与众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修行、共同证悟,在朝夕相处中使其受到感化,即“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观世音菩萨需要“或现神变”,即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种“变”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40],而他的目的就是“度脱众生”。

当然,就“教化”而言,按照其自身的结构,它实际上也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化、教化者和被教化者。教化者在这里无疑就是观世音菩萨,而被教化者就是众生。那么教化者教化众生,众生是否就能够真正被教化呢?这是佛教在思考菩萨的教化时,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又可以被转化为另外一个问题,即众生如何才能接受观世音菩萨的教化呢?

首先,观世音菩萨自己认为,“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41],也就是说,在他看来众生要接受教化的话并不复杂,只需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就可以得到他的救助,脱离怖畏。实际上不仅观世音菩萨自己这样认为,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佛陀也是这样认为的,“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42]在佛陀看来,只要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众生不仅可以从诸苦恼中解脱出来,而且可以从火灾水灾、罗刹之灾、刀光之灾、恶鬼之灾、牢狱之灾、强盗之灾中得救,从贪、嗔、痴三毒中得以解脱,而且不仅可以从否定方面得到救护,还可以从肯定方面——从菩萨那里得到福报,即求子得子、求女得女,也就是说,可以得到菩萨的拔苦与乐的慈悲。

但事实上,这仍然只是一种肤浅的看法,因为从本质上讲,这是认为观世音菩萨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神通,然后将这种神通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认为人可以依靠这种外在的力量来摆脱困境。事实上,如上文所述,这并不是观世音菩萨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他的真正的目的,而只是他的方便法门,他能够给予众生的也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而是一种内在的力量,也就是心灵的觉悟——众生依靠这种觉悟才能真正地摆脱困境,否则,即便是这种所谓的外在神通存在的话,它也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然,所谓的菩萨是以济世度人为誓愿的,因此,一定会随时随处救度苦海中的众生。但是,根本的解脱、真正有意义的救度,乃在于‘受到本佛的启发’,除了这份自觉觉悟以外,不可能有所谓真正的解脱。”[43]

所以,众生最需要做的并不一定是去称念观世音菩萨,而是在观世音菩萨的指引下去觉悟世界和人的本性。当然,如果不能马上做到,而必须依靠这种外在的称念活动来去除杂念,清净本心,即通达内在的觉悟的话,称念活动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将方法本身看成目的,不能用外在的东西取代内在的东西,更不能将这种外在的称念活动神秘化,以至于成为一种宗教迷信活动

综上所述,正因为能够自我觉悟——自觉,菩萨才能够自在,故而他被称为“观自在菩萨”;正因为有慈悲心肠,要觉悟他人,所以他才要寻声救苦、普度众生,故而他又被称为“观世音菩萨”;正因为他能够普度众生,给众生和世界带来希望和光明,所以他又被称为“光世音”;也正因为他能够随类现身,所以他又被称为“观世身菩萨”。

(三)观世音菩萨的伟大

当然,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要普度众生,而且在于他不惜牺牲自己而意志坚定地去完成这个并不是他的责任的责任。

“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现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妓乐,皆是大慈、大悲力。”[44]

首先,在《大智度论》看来,因为遍观世间之苦,使菩萨产生了救苦的情感,也正是因为此情感的产生,使他心有顾念,而不能证得涅槃。“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即“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这是菩萨的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弃舍”,是为了他人而不是自己,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弃舍”。

其次,观世音菩萨的自我牺牲不仅表现在主动放弃上,而且表现在甘愿承受中,不仅表现在心灵的觉悟上,而且表现在现实的行动里——“入聚落城邑中……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作妓乐”,也就是说,他的自我牺牲所换来的并不是别人的尊重,正好相反,他要接受众人的误解、诽谤、责骂,甚至是为了开悟他人,而自受委屈。这是菩萨之情的伟大和崇高之处。这也是为什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从本质上来讲,虽然与佛的慈悲还有一定的距离——菩萨的慈悲是自觉、觉他的慈悲,但不是觉行圆满的慈悲,因为在其心中,他还有所眷念,所以并不清净——但是人们仍然称之为大慈大悲[4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