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与禅宗的情感:慈悲与情

佛教与禅宗的情感:慈悲与情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佛教是反对情感的。同样,人们也认为,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它继承了佛教般若空宗的思想,所以从根本上讲,禅宗也应该是反对情感的。但是事实上,佛、佛教和禅宗是有情感的,而且有最大、最深、最广也是最朴素、最庄严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慈悲,即对有情众生的无量地拔苦与乐的情感。佛教将觉悟者的情感称为慈悲,将未觉悟之众生的情感称为情。

佛教与禅宗的情感:慈悲与情

对于情感,一般认为,佛教讲的是情空,因为佛教认为四大皆空,人的本性也为“空”,而情作为一种主观意愿,它就是“有”,这本身是与人的空性本性不相符合的,即人作为万法中的一种,他原本无我,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的主观意愿便是虚无缥缈了;而且当人的主观意愿生起的时候,就会随之而产生人的执著之心,即人心被这个主观意愿所束缚,这样就会产生烦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佛教是反对情感的。

同样,人们也认为,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它继承了佛教般若空宗的思想,所以从根本上讲,禅宗也应该是反对情感的。而且从禅宗的经典文本自身来看,情况也是如此,因为禅宗作为佛心宗,它将心灵觉悟当成了成佛的唯一途径,而且是最简洁的途径——即心即佛、我心是佛。这颗心在禅宗那里就是一颗无善、无恶、无分别心、无执著心的自然清净之心、自由自在之心和心量广大之心,但是当这颗心中生起情感之时,即生起主观意愿之时,就可能会污染这颗自然清净之心,而产生分别之心、执著之心即不自然、不清净的心。

但是事实上,佛、佛教和禅宗是有情感的,而且有最大、最深、最广也是最朴素、最庄严的情感——这种情感表现为慈悲,即对有情众生的无量地拔苦与乐的情感。

佛教将觉悟者的情感称为慈悲,将未觉悟之众生的情感称为情。当然,觉悟者的觉悟也还有大小之分,所以慈悲也有大小之分;众生的情感因为距离觉悟有远有近,所以情也有广、狭和公、私之别。

日常生活里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一种占有或索取——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功利性情感。因为日常情感往往是建立在人自身的并不完美也不满足的基础上的,一方面,这种情感的产生正好显现了人自身的这种缺憾和不完满;另一方面,这种情感的产生很多时候也可能只是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和不完满,或者是为了掩盖这种缺陷和不完满。“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强烈程度当做是强烈爱情的证据,而实际上这只不过表明了这些男女先前是多么的孤单、寂寞、无聊而已”[1],所以这种情感实际上只是一种索取或者占有,既有身体性的索取,也有心灵性的索取,当然对于社会中的人而言,还有一种更为常见的社会性的索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具有受青睐的那一整套品格,一个男人不得不富有侵略性和野心勃勃,而如今却是心地厚道、与人为善的男子更受欢迎。归根结蒂,坠入爱情的感觉,仅仅是一个人对用来交换的人类商品的价值的权衡而已。我想做一笔交易: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考虑,对方应该值得要;同样,对方也要考虑我公开的和隐秘的财产以及发展潜力,来判断是否值得要我。这样,如果男女双方在考虑到自己的交换价值的情况下,已经在市场上找到了现存最好的对象,那么他们也就自然坠入情网,发生爱情了……在一个市场化浩浩荡荡,物质成功被视为首要价值的文化中,人类爱情关系也同样遵循统治着商品和劳力市场的交换模式。”[2](www.xing528.com)

因此,从本质上讲,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是以对象物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自私性的情感,并因此是一种有缺陷的情感。

但是,佛教的情感与之截然相反,它是一种奉献性的情感。这在于佛本身是完美的,所以这种情感的生起完全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甚至是一种自我的牺牲,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他虽然也有主观意愿,但是这种意愿不是索取和占有,而是奉献和牺牲。因此,他的情感是崇高的情感、超越的情感,并因此是伟大的情感。

那么,佛教之情——慈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慈悲之情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种情感又对禅宗产生了哪些影响?禅宗之情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