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翅鸟:迦楼罗的象征与传承

金翅鸟:迦楼罗的象征与传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描写,金翅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的鸟禽之长,乃迦叶波大仙与毗娜达女神之子、毗湿奴天的坐骑,梵名Garuda,音译迦楼罗、迦娄罗、揭路茶、迦留罗等[7]。在东南亚一带,迦楼罗是忠孝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迦楼罗误被称为金翅鸟,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在两者混淆后强加在迦楼罗身上的称谓。

金翅鸟:迦楼罗的象征与传承

根据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描写,金翅鸟为印度古代神话中的鸟禽之长,乃迦叶波大仙(Kasyapa)与毗娜达女神(Vinata)之子、毗湿奴天(Vishnu)的坐骑,梵名Garuda,音译迦楼罗、迦娄罗、揭路茶、迦留罗等[7]。出生时光焰四射,众仙惊慑之下竟误认它为火神

因汉土古无《摩诃婆罗多》译本[8],据《南齐书》中载:“魏晋以降,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土[9]。但在《苻子》中所云“先秦时人已论及此鸟”是受了中古学界“格义”风气的影响。南朝慧皎《高僧传》“义解”一:“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10]陈寅恪谓:“外来之故事名词,比附于本国人物事实,有似通天老狐、醉则见尾。”[11]

在佛典中,金翅鸟与龙族更是结成了冤家。《南齐书》云:“初,世祖梦金翅鸟下殿庭,捕食小龙无数,乃飞上天。”[14]《长阿含经》略云:“金翅鸟有四种: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若卵生金翅鸟飞下海中,以翅搏水,水即两披,深二百由旬,取卵生龙随意食之,胎、湿、化亦复如是,有化生龙子,于三斋日受斋八禁,时金翅鸟欲取食之,衔上须弥山北大铁树上,高十六万里,求觅其尾,了不可得,鸟闻亦受五戒。”[15]《观佛三昧经》载金翅鸟惨死经过:“经八千岁,死相既现,诸龙吐毒,不能得食,饥逼张皇,求不得安……然后命终。”[16]

图4 迦楼罗

另据资料显示金翅鸟与火龙的殊死搏斗早见于《摩诃婆罗多·初篇》中描写:“金翅鸟望去,原来是守护甘露的两条不同凡响的火龙……毗娜达之子大鹏,跃上两条火龙的身体,把它俩一下子撕得粉碎,接着奔向了放置在中间的苏摩。”[17]依据在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初篇》中详细地记录了迦楼罗神秘的传奇故事:“迦楼罗之母受其夫的另一个妻室和其子众那迦(蛇族)的奴役,众那迦(蛇族)要求迦楼罗为他们取来长生不老的甘露作为释放其母的条件,为了解除母亲的奴隶身份,迦楼罗与蛇族打赌夺取天界的甘露,最终感动了天神,成功地从天界因陀罗处取得了甘露解救了母亲。之后,迦楼罗就终身与蛇族为敌。迦楼罗饭量极大,每天要吃掉一条大蛇和五百条小蛇。吃饱了就飞回树上睡觉,由于其长期的吞食毒蛇,等他临终时已无法进食,且众蛇族一起吐出毒焰攻击它,迦楼罗在天空上下翻飞七次之后,便落到金刚轮山顶上。这时他一生所吃的蛇的毒素一起发作,迦楼罗也因此自焚而死,只剩一个纯青琉璃心。成为天神们喜爱的饰物。”在东南亚一带,迦楼罗是忠孝的象征。

旧唐书》云:“朱粲大业末从军讨长白山贼,遂聚结为群盗,号‘可达寒贼’,自称迦楼罗王,众至十余万。”[18]可见金翅鸟于我国中古时代宫廷与民间影响之一斑。

清钱彩等编著《说岳全传》时或许从岳飞的名字受到启发,创作了大鹏的神话冠头收尾:第一回,天遣赤须龙下界,谪金翅鸟降凡;第八十回,表精忠墓顶加封,证因果大鹏归位。这是以前的说岳诸书所未曾有过的。[19]小说写岳飞前世为佛顶护法神大鹏金翅明王,因啄死在佛祖面前放屁的女土蝠而被谪降红尘,去降伏玉帝因怒而遣下界搅乱宋室江山的赤须龙,途中啄瞎了铁背虬龙的左眼,赤须龙变化为金兀术,虬龙精和女土蝠转生成秦桧夫妇,尘世间的一场矛盾恩怨便由此开。虽然书中例行公事地引些“不皈依五戒、辄敢如此行凶”,“大鹏久证菩提,忽生嗔念,以至堕落尘凡,受诸苦恼”之类的佛门套话,然而,毫无疑问,金翅大鹏鸟与铁背虬龙、赤须龙分别代表了正义与邪恶的化身,这又是对佛典金翅鸟食龙传统故事主题的一次创造性的运用,加之引入玉帝、女土蝠等人物,情节设计也趋于复杂,更加符合长篇小说的布局需要。我们习惯于批评这种因果报应、宿命等思想上的缺陷,但如果换个角度,联系一下《水浒传》的一百单八魔君入世、《红楼梦》的“木石前盟”、《镜花缘》的百花仙子与九十九位花神降凡等开篇,就会发现,神话式楔子其实是许多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一种布局定式,它的形成与佛典翻译文学存在着若明若暗的微妙联系。巧的是,印度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也在《初篇》就交代了重要出场人物的天神,中印长篇叙事文学这种结构形式的暗合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20]

依据杜萌若《略说佛典中的金翅鸟》所述,迦楼罗在佛教文献《法华文句》卷二、《法苑珠林》卷六、《六道篇·身量部》、《菩萨处胎经》、《长阿含经》卷十九、《海龙王经》卷四、《观佛三昧经》、《降魔变女》中也有着很多的记载。迦楼罗在佛教中则位列于八大部众之一,专食龙族(其实是那迦蛇族,佛教徒为了贴近中国文化而把古印度神话中的蛇族译为龙族)。例如“清迈”的双龙寺便是一例,其龙无爪实为蛇也,而并非龙。

有些文献误将迦楼罗食蛇的习性强加于鲲鹏身上,误将鲲鹏鸟的形象融合到迦楼罗身上以讹传讹,将迦楼罗与鲲鹏、大鹏鸟等形象混淆,实际它们的属性是完全相反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迦楼罗误被称为金翅鸟,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在两者混淆后强加在迦楼罗身上的称谓。

追其根源,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形成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被誉为印度古代社会百科全书,前边我们说过匜最早出现于我国的西周中后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这件彩绘匜从其形制和制作工艺来看应是周晚期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器物。据《南齐书》中“魏晋以降,随着佛教的传播进入中土”的描述,显然与这件彩绘匜的年代不符,晚于彩绘匜六百多年;但以《苻子》所云“先秦时人已论及此鸟”的叙述,又与它在时间上属同一时期。

综合以上资料所述,迦楼罗的神话故事情节和外貌形象以及所有文中描述龙(蛇)与火的体现和这件陶匜上所反映的信息最为吻合,但是古印度神话故事又怎么绘制在这件陶匜上的呢?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绘制的呢?我们的先祖是怎么知晓古印度神话迦楼罗的呢?或者就是古印度使者他们绘制的,都一一不得而知。由此可见,这件器物包含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一路走来,对它的研究就是打开了解中西交流的又一面窗,其意义重大!关于陶匜上的神秘图案是否迦楼罗的形象尚有待学界的补充与完善。

【注释】

[1]《礼记·内则》。

[2][春秋]左丘明:《国语·晋语四》。

[3][战国]庄子:《庄子·内篇·逍遥游》。

[4][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卷二十七《内则第十二》。

[5]台湾学者张水财认为,佛教书中其造型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是东魏武定七年所作,其图像转化自印度紧那罗人头鸟之形,而非源于中土。陈雪静认为它是与古希腊有翼神兽的结合。孙武军认为它是多种文化因素碰撞的结果。李静杰的说法,是受印度花鸟嫁接式纹样的影响。(www.xing528.com)

[6]张长虹:《浅谈迦陵频伽造型的演变》,《文汇报》2018年8月10日。

[7][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一:“迦留罗,梵语不正也,梵音云‘噜’古云‘迦娄罗’。”

[8]《摩诃婆罗多》第一卷《初篇》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该译本以“金翅大鹏鸟”“大鹏”“金翅鸟”作为同义词交替使用,翻译Guruda。

[9][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武十七王·南郡王子夏传》。

[10][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卷四。

[11]陈寅恪:《寒柳堂集·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13][唐]道世:《法苑珠林》卷六《六道篇·身量部》。

[14][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武十七王·南郡王子夏传》。

[15]《长阿含经》卷十九。

[16]《观佛三昧经》卷一。

[17]毗耶娑著,金克木、赵国华、席必庄译:《摩诃婆罗多·初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1993年,第111页。

[18][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五十六《李子通传附朱粲传》。

[19]柳存仁:《伦敦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说岳全传”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

[20]杜萌若:《略说佛典中的金翅鸟》,《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