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宗教仪式-信仰与行为的差别

宗教仪式-信仰与行为的差别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象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7]。宗教仪式是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宗教行为组合,是信教者实践个人信仰、追寻终极目标的途径和方式。

宗教仪式-信仰与行为的差别

二、宗教仪式

宗教活动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它的例行性及重复性,这就是仪式(ritual)。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认为,“宗教现象可以自然而然地分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信仰是舆论的状态,是由各种表象构成的;仪式则是某些明确的行为方式。这两类事实之间的差别,就是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差别”[7]。宗教仪式是一套规范化、程序化的宗教行为组合,是信教者实践个人信仰、追寻终极目标的途径和方式。单家集回族穆斯林最典型的宗教仪式就是礼拜和“尔曼里”(‘amal)。

(一)礼拜

礼拜是穆斯林的一项重要而持久的宗教义务。凡成年穆斯林必须定时礼拜,以证明自己的信仰。《古兰经》中说:“礼拜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穆斯林的礼拜活动一般可分为常规礼拜、聚礼(jumah,主麻)和会礼三种。常规礼拜每日五次,即晨礼(邦布达)、晌礼(撇申)、晡礼(底格尔)、昏礼(沙目)、宵礼(虎夫坦),当地回族称之为五番“乃玛孜”。聚礼每周一次,在每周星期五时过正午,太阳偏西时举行。会礼一年两次,在每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那天举行。

(二)尔曼里

“尔曼里”一词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工作”“行为”等,引申为“善举”“善行”。“尔曼里”一词的使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尔曼里”指“五功”之外一切有伦理意义的宗教行为。本文所谓的“尔曼里”是从狭义角度去理解的,主要指以追念先贤、搭救亡人、祈祷感恩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种宗教活动。单家集回族穆斯林的“尔曼里”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追思型“尔曼里”。追思型“尔曼里”是人们怀旧心理的宗教表达,是回族穆斯林为追忆和怀念他们所崇敬的伊斯兰教先贤、道祖等而举行的一种群众性宗教仪式。对伊斯兰教先贤的追念一般以宗教节日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圣纪节”“法图麦节”“古尔邦节”“阿舒拉节”等。追念道祖的“尔曼里”仅限于哲赫忍耶穆斯林,格底目、伊赫瓦尼、赛莱菲耶教派没有这类“尔曼里”。单家集的哲赫忍耶穆斯林每逢马元章等哲赫忍耶历代道祖的周年纪念日,都要到本县沙沟乡的沙沟拱北点香、上坟。这类“尔曼里”的主办者是哲赫忍耶门宦教务的主持者,届时会宰牛宰羊,炸制油香,烹饪菜肴,招待前来上坟的穆斯林,场面相当隆重。“尔曼里”期间的各种花费主要来源于本门宦广大穆斯林群众的“乜帖”。

2.搭救型“尔曼里”。“搭救”一词是西海固穆斯林的宗教用语。在穆斯林的观念里,一个人死后能否进天堂,既要靠其生前的积修,还有赖于活人的“搭救”。搭救型“尔麦里”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表达生者对亡人的怀念之情,二是通过念经、祈祷等方式祈求真主宽恕亡人生前的罪孽。搭救型“尔曼里”是一种局限于家庭或家族范围内的宗教活动,一般在亡人归真的那一天举行,一周年一次。每逢这个日子,亡人的亲属一般都要宰牲、炸油香,请本门宦“老人家”、本坊阿訇及坊上父老亲朋到自己家中念经、赞圣、散“乜乜帖”,之后设宴招待前来参加“尔曼里”的全体来宾。亡人的直系亲属还要到坟上念“苏热”。在单家集,穆斯林群众对这类“尔曼里”有多种叫法,如“干尔曼里”[8]“过乜乜帖”“过日子”“倒油”[9]“念苏热”等。“尔曼里”的规模主要取决于亡人亲属的家庭生活状况、辈分远近以及他们对亡人的孝敬或疼爱程度。一般来说,西海固穆斯林重视对已逝父母等直系长辈的纪念,辈分相差越远怀念的意识就越淡。如果一个亡人的子女生活比较富裕,“尔曼里”就比较隆重,反之则比较简单。(www.xing528.com)

(三)仪式的功能

“功能”(function)一词在数学中被称为“函数”,可见“功能”所表达的是一种相关性,即社会体系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存在和变化将会影响到其他部分和整个系统的存在和变化。人类学和社会学对功能的理解也多种多样。就内涵而言,功能分别被定义为:第一,系统的组成部分是满足整体需要的必要条件(迪尔凯姆)。第二,满足不同系统层次(生物的、社会结构的和符号)的基本需要或生存的必要条件(马林诺夫斯基)。第三,一种社会或文化要素是另一种社会或文化要素乃至整个社会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拉德克利夫-布朗[10]。第四,文化模式对社会秩序和均衡的维持所发生的作用(帕森斯)。就性质和表现形式而言,功能有正功能、负功能和外显功能(被系统主体所认识并确认了的)和潜在功能(没有被系统主体认识和确认的)之分(默顿)。宗教仪式的功能,是指各种仪式实践对宗教的信仰者个体或群体所产生的意义、作用和结果。

1.提供精神支持。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功能主义者普遍认为,宗教意识源于不确定性、软弱性和缺乏性。人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时常面临许许多多的意外和偶然,对自己想要获得的东西没有足够的把握,这就是不确定性。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注意到,以捕鱼为生的特罗布里恩德(Trobriand)岛民,在建造独木舟以及在每天早晨独木舟下海的时候,都会举行宗教仪式。人们寻求众神的帮助,希望神赐给他们风平浪静的好天气、能抵御风浪的独木舟以及易于捕捞的鱼群。[11]宗教具有镇痛和提供情感援助的作用,当人们在生活中面临峭壁和绝望时,宗教就好像一架精神的云梯,给人向上的希望。人是自然界最强悍的生物,但人性又具有非常软弱的一面,当人面临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灾害、疾病、死亡、失败、挫折而产生绝望、焦虑、沮丧、压力等精神失调现象时,有可能借助某种超人间的力量解释、缓解和摆脱这些焦虑和痛苦。“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不确定产生了心理焦虑,而宗教就此具有化减这种焦虑的功能”[12]。西海固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繁,人民生活相对贫困。数百年来,回族穆斯林之所以能够在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存和繁衍,并尽最大努力改善生存条件,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恐怕与伊斯兰教的精神支持功能密不可分。

2.整合功能。这里所说的整合功能主要是指礼拜、“尔曼里”等集体性的宗教仪式在保证回族社区内部的文化一致性及强化群体内部成员的认同感和社会团结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所谓社会控制主要是指伊斯兰教教义、教规、教法对穆斯林各种行为方式的规范和约束,这种控制不仅涉及神圣的宗教生活本身,而且广泛延伸到世俗生活的各方面。好奇、模仿和游戏是儿童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回族社会成员的许多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意识、行为源于他们在童年时期对长辈宗教举止的模仿,当一个幼儿看到大人们礼拜、念经时,他们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做动作、念叨,等到再长大一些时,他们会在大人的指导下真正参加一些集体活动。

一个社会、一个群体要达到内部的团结一致,不仅需要发达的社会分工和物质上的相互依存,还有赖于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准则。对某些神圣观念和价值准则的共同信奉和普遍遵从,可以使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并结成比较牢固的群体,这一经验事实本身就可以证明宗教在社会整合方面的独特功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在为社会团结提供功能方面,发达的劳动分工并不能完全取代集体良知。相反,必须保留一个统领性的宗教系统,为社会中那些互不相连的元素提供一个认同的中心。”[13]当然,宗教在社会整合方面的作用大小也会因为群体的文化历史传统而有所不同。在有些社会和群体中,宗教在增强认同和团结方面只起一种辅助性作用,没有同一的宗教信仰,社会或群体依然能够团结和持续存在。而在有些社会和群体中,宗教在增强认同和团结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宗教信仰体系的支撑,群体就很难持续存在,回族就属于这类群体。

如果说共同的宗教信念为村庄内的回族个体成员提供了认同的基础和团结的纽带,那么宗教仪式就为认同感的唤起和内化提供了持续性场景。一些大型的宗教节日活动和集体宗教仪式如礼拜、念经、“尔曼里”、祈祷等活动也能起到增强群体认同和群体向心力的作用。宗教仪式通过为人们营造神圣的共享情景使个体意识超越自我的界限,服从集体意愿的支配。“宗教在其仪式中表现出维护基本规范与价值的情感,并使之在其信徒的意识中得到重建。在相互强化中,宗教信仰使行为规范神圣化,并为它们提供最终的论证;人们对宗教仪式所表现的态度显示并加强了这种规范的尊严。”[14]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仪式时,宗教情感表现得最为明显,通过参与宗教仪式,人们的集体意识和热情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自身认同的重要方面也得到表现。“由于仪式的明显功能就是要使信仰者更牢固地依附于他的神,它也就同时切实地使个体更牢固地依附于他所属的社会[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