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放疗易感染病原菌的因素

肿瘤放疗易感染病原菌的因素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肿瘤放疗患者易受病原菌感染的因素一、院内感染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时间较长,整个疗程一般为4~7周。国外有人统计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占肿瘤患者总感染人数的一半。也因局部放疗引起腺体破坏、萎缩,导致分泌型IgA减少,对病原菌的杀伤能力下降。如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引起口干、唾液黏稠,容易滋生病原菌。

肿瘤放疗易感染病原菌的因素

第一节 肿瘤放疗患者易受病原菌感染的因素

一、院内感染

肿瘤患者住院放疗时间较长,整个疗程一般为4~7周。由于住院时间长,受院内感染的机会亦增加。国外有人统计肿瘤患者医院内感染占肿瘤患者总感染人数的一半。院内感染包括检查和放疗设备可能带来的各种医源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不仅毒力强,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国内有人统计医院内感染与放疗的时间、剂量和年龄成正相关

二、肿瘤生长的局部因素

皮肤癌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出现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口腔和鼻咽部肿瘤溃疡以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或厌氧菌感染多见。腔内的肿瘤出现表面糜烂、黏膜屏障缺损,容易产生局部脓肿。肿瘤导致梗阻亦是引起局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如胆管肿瘤阻塞胆道引起梗阻性黄胆伴发胆道感染,肠道肿瘤引起肠梗阻甚至穿孔导致腹膜炎等。

三、肿瘤患者免疫力下降

根据免疫监视学说,肿瘤的发生与宿主的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肿瘤本身也能分泌一系列物质抑制宿主的免疫功能。国内外报道均显示各种肿瘤患者其细胞免疫较正常人低下,表现为CD3、CD4T细胞亚群百分值及绝对值下降,而CD8T细胞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下降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上升。

四、放疗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一)放疗进一步削弱患者细胞免疫功能(www.xing528.com)

大部分的报道支持放疗后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进一步下降,表现为T细胞亚群进一步紊乱,这是由于患者淋巴细胞对射线敏感。但有报道认为T细胞亚群在放疗前后并无明显差异,这是因为放疗后T细胞亚群受到损伤的同时,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也因有效的放疗随之解除。这些不同的结果可能与肿瘤类型、分期有关。

(二)放疗消耗能量

接受放疗的患者常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纳差,使患者进食减少。同时机体的能量消耗增加,用作DNA放射损伤后修复。进入机体的营养减少和能量消耗增加,导致对外来病原菌抵抗力下降。

(三)黏膜屏障受破坏

皮肤、黏膜是机体构成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天然屏障,外放疗往往损及皮肤、黏膜,表现为充血、水肿、水疱形成,甚至溃疡,病原菌可通过放疗受损部位乘虚而入,形成脓肿或引起败血症。也因局部放疗引起腺体破坏、萎缩,导致分泌型IgA减少,对病原菌的杀伤能力下降。如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引起口干、唾液黏稠,容易滋生病原菌。

(四)局部正常组织纤维化、血供减少

放疗后若干时间(短者半年,长者几年),受放射的正常组织因血管的损伤,引起硬化、闭塞,导致其血供的部位纤维细胞增生,即纤维化,表现为质地变硬、弹性下降、血管减少。因此,一旦外伤就不容易愈合和控制感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