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好老员工,让废铁变黄金!

用好老员工,让废铁变黄金!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则,《资治通鉴》中的李世民,反其道而行之,“变废为宝”,留任了很多官员。成者王,败者寇,李世民上台以后审问了魏征。所以,老员工要用,但要防止老员工出现厌倦情绪。那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人脉资源上,都可以为公司创造很好的发展平台。另外,老员工也可以指导和培训其他员工。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不害怕自己的主张被任何人质疑,如果能够处理好与老员工的关系,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用好老员工,让废铁变黄金!

“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上如何处理老员工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请看下面三则事例。

一则,《资治通鉴》中的李世民,反其道而行之,“变废为宝”,留任了很多官员。魏征最初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他对太子忠心耿耿,甚至几次建议太子先除掉李世民。但是太子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后被李世民抢占了先机。成者王,败者寇,李世民上台以后审问了魏征。魏征面不改色地说:“要是太子当年听从我的建议,何至于今天这个下场!”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魏征不要命了,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重用了魏征。

二则,朱元璋对待开国元勋毫不手软。到了他的孙子管理国政时,功臣几乎全部作了古。

三则,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老员工们的权力被剥夺了,领着俸禄颐养天年。

朱元璋的这种情况,在现代企业就表现为员工大换血,新上任的领导刚进门,老员工就永远消失了。而赵匡胤的做法比较平稳,不像朱元璋的那种铁腕政治,但会给公司财政支出带来很大负担,一般公司无力供养一帮“闲老爷”。

如果“只闻旧人哭”,新人也难保有很高的忠诚度。所以,老员工要用,但要防止老员工出现厌倦情绪。

那么如何防止老员工出现厌倦情绪,并愿意服从自己的领导呢?

首先是“区别对待”。如果一个工作了5年的人和一个工作了1年的人待遇相当,老员工自然会感到不平衡。虽然现在是一个讲究绩效的时代,但是对老员工还是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区别对待——可以在各种福利方面做文章,并且直接将它与资历挂钩。

另外一方面,也要针对老员工的生活情况适当地提高工作时间的灵活度,弹性工作制也是当下经常提起的话题。有的人不想做全职了,可以退一步做兼职。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可以向圈子里那些处境困难的老员工伸去橄榄枝,邀请他们回来一起“过冬”,这都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做法。

其实,留住老员工、培养老员工有诸多好处。(www.xing528.com)

从直观来说,公司无须浪费金钱来招聘和培训新员工,而且现有员工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不必为等新员工迎头赶上而浪费时间。

雇员保留服务公司的总裁赫克特说:“当公司不用花费无尽的时间来重新安置和培训新员工时,就更容易集中精力来进行创新和发展,而不是一直原地踏步。如果我们经常把时间花在重新招聘、培训新员工、重新建立员工关系上,我们就没有时间做那些重要的事情了。”

显而易见,保持各任职年限员工的稳定性有助于促成公司的成功。就像是唐太宗保留了隋朝的很多将领,国家实行少数民族自治一样,有助于新政权的稳定发展。那些经验丰富的员工,无论是在专业技能上还是在人脉资源上,都可以为公司创造很好的发展平台。

但是有人担心老员工思想保守,会阻碍公司的发展,其实不然。让他们接受跨部门培训,给他们提供条件考察、学习,他们获取的信息会比新员工更多而且有效,因为以前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都在心里面。

另外,老员工也可以指导和培训其他员工。这是对他们的经验最好的利用方式。在指导过程中,资深员工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欣赏,并获得新的视角,公司也得以成长。

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不害怕自己的主张被任何人质疑,如果能够处理好与老员工的关系,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总经理真语

善待老员工也是对新人的一种激励——只要他们留下来长久地做,也会得到同样的待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