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选《历史的侧影》,注释点睛

毛选《历史的侧影》,注释点睛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说只是一本书中的一条注释而已,但是以《毛泽东选集》的权威性,那注释又出自“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之手,无疑如同一纸最高法庭的宣判书,给梁实秋定了“案”。据梁实秋长女称,为了定这条注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曾几度向她征求过意见。《毛泽东选集》注释之改,表明大陆官方对于梁实秋作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评价。海峡此岸,如上所述,梁实秋一度等同于“反革命”。

毛选《历史的侧影》,注释点睛

1991年夏日,我因事去京,梁实秋的长女梁文茜来看我。她刚坐下来,便问我:“新版《毛选》你看了没有?关于我父亲的注释改了!”那兴奋之情,可见一斑。

《毛选》,也就是中国大陆人所皆知的《毛泽东选集》,发行量之众、影响之大,别的著作望尘莫及。在1953年所印《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的注释中,这样提及梁实秋:“梁实秋是反革命的国家社会党的党员。他在长时期中宣传美国反动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想,坚持反对革命,咒骂革命文艺。”

虽说只是一本书中的一条注释而已,但是以《毛泽东选集》的权威性,那注释又出自“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之手,无疑如同一纸最高法庭的宣判书,给梁实秋定了“案”。从此,梁实秋在中国大陆便臭名昭著,他在北京的长女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那时候,梁实秋的作品在中国大陆绝迹。人们除了在学习《毛泽东选集》时从那条注释中知道有那个“反革命”的梁实秋之外,便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杂文知道有那么个“‘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梁实秋。

新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重写了梁实秋条目,笔调变得客观:“梁实秋(1903—1987),北京人,新月社主要成员,先后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曾写过一些文艺评论,长时期致力于文学翻译工作和散文的写作。鲁迅对梁实秋的批评,见《三闲集·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二心集·‘硬评’与‘文学的阶级性’等文》。”(www.xing528.com)

据梁实秋长女称,为了定这条注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曾几度向她征求过意见。后来我在访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时,他们也谈及《毛泽东选集》新版的注释经过极为慎重、反复字斟句酌才最后改定。

《毛泽东选集》注释之改,表明大陆官方对于梁实秋作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评价。四卷本的《梁实秋散文》用简体汉字印刷,堂而皇之出现在大陆各新华书店,而且成了畅销书。至于大陆各出版社自行编印的五花八门的梁实秋著作,如《梁实秋散文选》、《雅舍菁华》、《梁实秋怀人丛录》、《梁实秋读书札记》等等,也充斥坊间。至于内部翻印的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即便在痛骂他为“乏走狗”的“文革”岁月,依然在大陆流行。

梁实秋在海峡两岸都称得上“名人”,可是反差却颇大: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在台北谢世时,台湾各报以整版篇幅刊载悼念文章,誉之为“国宝级作家”、“文学宗师”。海峡此岸,如上所述,梁实秋一度等同于“反革命”。其实,对于梁实秋的评价,一味推崇大可不必,一口否定更不应该。两种极端均不足取。眼下,已是到了可以对他进行一番实事求是的公允的评价的时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