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登辉:历史侧影中的复杂多面人物

李登辉:历史侧影中的复杂多面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登辉是一个复杂多面、变化多端的人。李登辉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正值李登辉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直接选举中获胜,获得连任,并在5月20日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当时李登辉在党内的直接领导人叫吴克泰。唯一幸免于难的是李登辉。尽管李登辉有惊无险,但是台湾当时正处于蒋介石的政治高压政策之下,李登辉埋头于业务,借以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视线。1968年,45岁的李登辉,获得了博士学位。

李登辉:历史侧影中的复杂多面人物

李登辉是一个复杂多面、变化多端的人。

说李登辉变化多端,一点也不过分。

李登辉有着浓厚的“日本情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22岁以前是日本人”。他的日语说得非常流利。他出生在台湾淡水,当时正处于日本统治之下。他从小接受日本教育。18岁时考入台北高等学校,毕业后前往日本,在京都帝国大学求学

李登辉早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是李登辉“保密”了多年的政治秘密。直到他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在1990年被台湾媒体曝光,一度引起轰动。只是内中的详情,直至2000年3月李登辉从台湾地区领导人宝座“下岗”之后,才逐渐透露出来。讲述详情的是当年与李登辉在台湾并肩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陈炳基,他在2002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才讲述了幕后的秘密。

陈炳基后来在中国大陆工作。1996年5月,他获准从中国大陆前往台湾探亲。当时,正值李登辉在台湾地区领导人直接选举中获胜,获得连任,并在5月20日举行宣誓就职典礼。就在典礼举行前夕,李登辉得知陈炳基来到台湾,主动约见老朋友,这使陈炳基感到十分意外。李登辉与陈炳基一口气就谈了几小时。

陈炳基后来回忆说,李登辉在日本留学期间,受到马克思主义者、日本教师盐见薰先生以及同学杨廷椅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仔细研读了日本马克思主义政论家河上肇所著的《社会主义问题》及马克思的《资本论》。

1946年,李登辉回到台湾,在台湾大学就读农业经济系。他先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同志会”,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台湾共产党是1928年9月15日成立的。当时台湾处于日本统治之下,严厉镇压共产党,所以台湾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是在上海举行的。台湾共产党当时是日本共产党的台湾支部,而日本共产党又委托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共产党给予指导。因此,台湾共产党受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双重领导。由于当时的日本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所以台湾共产党也不成熟。台湾共产党只存在了3年。1931年随着台湾共产党领导被日本当局一网打尽,台湾共产党也就不复存在。

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台湾回归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台湾设立了“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从此台湾重新有了共产党组织

李登辉在台湾大学认识了陈炳基、李熏山、李苍降、林如堉,5个人一起研读马克思著作,成立了“新民主同志会”。其实,这时候陈炳基、李熏山已经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的地下党员。不过,由于当时从事秘密工作的纪律非常严格,陈炳基知道李熏山是中共党员,而李熏山并不知道陈炳基是中共党员。李熏山是台湾大学工学院第一届毕业生。(www.xing528.com)

当时,李登辉十分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7年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台北爆发了学生游行,抗议美军士兵轮奸北大女学生沈崇的暴行,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李登辉走在台湾大学游行队伍的最前列扛大旗。

紧接着,1947年2月28日,台湾发生国民党镇压台湾民众的著名的“2·28事件”。李登辉参加了反对国民党的行动,并负了伤。

经过了多次考验,1947年10月,由李熏山担任介绍人,李登辉、李苍降、林如堉一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李登辉在党内的直接领导人叫吴克泰。更上一级的领导人叫徐懋德。与李登辉一起工作的还有刘照枝。

随着蒋介石在中国大陆节节败退,筹划把台湾作为后退基地,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的打压。国民党特务张清杉由于曾经在菲律宾当过车夫,蒙骗了刘照枝,打进了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地下组织。刘照枝是陈炳基小学同学,也当过车夫。

1948年10月25日,国民党特务同时前往李熏山、陈炳基、林如堉、刘照枝家抓人。除了陈炳基逃脱之外,李熏山、林如堉、刘照枝被捕。此外,李苍降后来也被捕。林如堉、李苍降被国民党枪决。李熏山被关押多年,在1956年刑满获释。陈炳基则辗转前往中国大陆。唯一幸免于难的是李登辉。

李登辉为什么没有被列入国民党特务的追捕名单呢?陈炳基说,一是在1948年2月起,李登辉由于与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同志意见不合,已经不参加中共的活动;二是李熏山、林如堉、刘照枝在被捕之后,都没有供出李登辉。

陈炳基还回忆了一个重要情节:他在受到特务追捕时,逃到了李登辉的淡水家中。那时候,国民党的白色恐怖非常严重,李登辉让陈炳基在他家阁楼里躲了一个多星期,逃避了国民党特务的追捕。正因为这样,陈炳基后来得以离开台湾,来到中国大陆。

尽管李登辉有惊无险,但是台湾当时正处于蒋介石的政治高压政策之下,李登辉埋头于业务,借以躲避国民党特务的视线。

1951年,在台湾大学担任助教的李登辉考取“中美基金会”的奖学金,前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农业问题,并获得硕士学位。回到台湾后,李登辉在台湾大学担任讲师,并兼任台湾省农林厅股长。他埋头于专业,从讲师到副教授、教授。1965年,已经42岁的李登辉教授,仍不满足于自己在专业上的成就,他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农业经济协会康奈尔大学的联合奖学金,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68年,45岁的李登辉,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获得当年美国农业经济学会的最佳论文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