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慧能:佛教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慧能:佛教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被列为禅宗「六祖」,但实际上是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志的佛教禅宗南宗,到了慧能时代,才开始真正形成并逐步兴旺发达。汪圻六祖传经立轴慧能俗姓卢,为达摩祖师入东土后之第六代祖师,世称六祖大师。自此以后,慧能才开始正式公开从事传教活动。再加上他的弟子们在各地大力宣扬,使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逐渐成为禅宗的正统。

慧能:佛教历史中的重要人物

慧能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被列为禅宗「六祖」,但实际上是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标志的佛教禅宗南宗,到了慧能时代,才开始真正形成并逐步兴旺发达。

汪圻•六祖传经•立轴

慧能俗姓卢,为达摩祖师入东土后之第六代祖师,世称六祖大师。

慧能,又作惠能,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死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俗家姓卢,原籍河北范阳,他的父亲是唐代的一个小官吏,后因事被贬至岭南,因此全家南迁,到达广东新会。慧能幼年丧父,生活艰辛贫困,曾经以砍柴为生,母子相依为命。

据说一次慧能在卖柴时听人诵念《金刚经》而有所感悟。经过向人打听,得知当时五祖弘忍在湖北黄梅东山讲经授法,门下弟子有千余人,乃决定前往黄梅参礼五祖。相传慧能本人并不识字,但在当时佛教盛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有可能受到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从而对佛教产生了兴趣,并对佛教的教义思想有所理解。(www.xing528.com)

慧能去黄梅参礼五祖,大约在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4),此时他已年过三十。开始时他只是在弘忍门下做一个行者,分在碓坊舂米劈柴,做一些体力杂活,这样经过了八个月。有一天,弘忍要选衣钵传人,要门下弟子每人作一偈,写下自己学习和修行的心得,借以观察弟子们学习和领会佛教义理的深浅。当时有弘忍大弟子神秀上座题偈于南廊壁间,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听人诵念此偈,认为这并非是彻底领悟,于是请人复题一偈于壁,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所作之偈,被弘忍看中,认为已经彻见本性,可以传承自己的衣钵,于是秘密召见慧能,授予衣钵,立为禅宗六祖,并嘱咐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当时佛教宗派内部,争夺正统地位的斗争十分激烈。慧能得法后,为防人谋害,连夜离开黄梅,秘密回到南方,长期隐居在民间,秘而不宣得法之事。过了十多年,才在广州法性寺由印宗法师雉发剃度,正式出家。自此以后,慧能才开始正式公开从事传教活动。慧能长期居住在曹溪宝林寺,后来名声越来越大。他门下形成禅宗南宗一派。由于慧能所说的教法标榜“不立文字”,见性即悟,即身成佛,用不到累世修行,又不用烦琐的哲学思辨,因此很受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学士们的欢迎。再加上他的弟子们在各地大力宣扬,使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宗逐渐成为禅宗的正统。慧能本人曾应刺史韦琚之请,在广州城内大梵寺演讲佛法,由其弟子法海等记录,成为后世流传的《坛经》。

广东曹溪南华禅寺山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