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慧远与罗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慧远与罗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慧远与罗什鸠摩罗什于隆安五年至长安,其明年桓玄反,入建康。于时庐山僧人道生、慧观等北行入关,问道于鸠摩罗什。昙邕者,原姓杨,名邕。安公既往,乃南师慧远,为远公致书罗什,十有余年,专对不辱。支当即自龟兹得戒律,并称道罗什者。慧远早知罗什高材,或亦得之此人)、佛陀跋多罗,均曾止匡山。什公及觉贤均经用其所得梵本。而罗什逝后不久,关中大乱积年,徒众四散。

慧远与罗什: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

慧远与罗什

鸠摩罗什于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至长安,其明年桓玄反,入建康。又二年(公元404年),刘裕讨平之。其后刘裕遣大参军诣姚显,请通和。显遣吉默报之。自是聘使不绝。(《晋书》百十七姚兴载记)约在此时前后(义熙元年顷[公元405年])慧远得姚左军书(按据《祐录》八,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僧睿《法华经后序》,称安成侯姚嵩为左将军。远公或于八年前,得姚嵩之书),翌年乃致书通好。于时庐山僧人道生、慧观等北行入关,问道于鸠摩罗什。什法师既得远书,即便作答,并遗偈一章。书有曰:

经言末后东方当有护法菩萨,勖哉仁者,善弘其事。(《世说注》引张野《远法师铭》曰:“名被流沙,彼国僧众,皆称汉地有大乘沙门,每至然香礼拜,辄向东致敬”云云。所言疑本于此)。夫财有五备: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者道隆,未具者疑滞。仁者备之矣。(www.xing528.com)

其后法识道人自北来,言罗什欲反本国,远公亟作书,并报偈劝勉,并略问数十条事,请为批释。(上据远、什往来书,并见《高僧传》本传)什法师一一作答,现存十八章,即所谓《大乘大义章》也。弗若多罗在关中译《十诵律》,未竟而卒。后远公闻昙摩流支入秦,赍此经自随,乃遣弟子昙邕致书祈请,《十诵》乃得全本。(《僧传》慧远、弗若多罗及昙摩流支传)昙邕者,原姓杨,名邕。苻秦时为卫将军(《僧传·僧富传》),形长八尺,雄武过人,从苻坚南侵。淝水败后,还至长安,就安公出家。安公既往,乃南师慧远,为远公致书罗什,十有余年,专对不辱。长安、庐山声气相通,邕之力也。(邕《高僧传》有传)

慧远虽遁迹庐山,而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每逢西域一宾,辄恳恻咨访。(上引本传)僧伽提婆、竺僧根、支僧纯(二人见《祐录》十《阿毗昙心序》。当为西域人。支当即自龟兹得戒律,并称道罗什者。慧远早知罗什高材,或亦得之此人)、佛陀跋多罗,均曾止匡山。初经流江东,多有未备。禅法无闻,律藏残阙。远慨其道缺,乃令弟子法净、法领等远寻众经,逾越沙雪,旷岁方反。皆获梵本,得以传译。什公及觉贤均经用其所得梵本。至若罗什,远公本早挹其高风。(《僧传》远致什书云:“仁者曩绝殊域,越自外境,于时音驿未交,闻风而悦”云云)庐山僧众入关极众,未必非由远之奖励。而罗什逝后不久,关中大乱积年,徒众四散。竺道生辈先后南下,传罗什所译于江东,《成实》、《十诵》、《三论》、《法华》等经,皆大行南服。究其根本,实在法师坐镇江上,精进护法之所致也。故《高僧传》曰:“葱外妙典,关中胜说,所以来集兹土者,远之力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