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厂二校经验分享,成功的宣传推广!

六厂二校经验分享,成功的宣传推广!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厂二校”经验的宣传与推广“六厂二校”经验指的是文化大革命进入1968年后,用以指导全国“斗、批、改”的具体做法。因为进驻这些单位的军宣队是由毛泽东身边的警卫部队——8341部队组成,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六厂二校”的经验被视为毛泽东亲自抓的“点”的经验而成为全国“斗、批、改”的样板。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当时也大肆宣扬“六厂二校”经验。

六厂二校经验分享,成功的宣传推广!

“六厂二校”经验的宣传与推广

“六厂二校”经验指的是文化大革命进入1968年后,用以指导全国“斗、批、改”的具体做法。“六厂二校”指的是北京针织总厂、北京新华印刷厂、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北京化工三厂、北京北郊木材厂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因为进驻这些单位的军宣队是由毛泽东身边的警卫部队——8341部队组成,因此,在文化大革命中,“六厂二校”的经验被视为毛泽东亲自抓的“点”的经验而成为全国“斗、批、改”的样板。

1966年8月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提出了“一斗、二批、三改”的方针任务,即:“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两年的造反、批判、夺权,当“全国山河一片红”已成定局的时候,1968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了“斗、批、改”的具体内容,确定中共“九大”后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阶段。毛泽东提出的“斗、批、改”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他试图通过这样的“斗、批、改”,使“天下大治”,争取在1970年结束文化大革命。(www.xing528.com)

按照毛泽东抓典型经验的指示,人民解放军8341部队组成的军宣队分别进驻北京市的六厂二校,进行所谓的“斗、批、改”,并陆续总结出“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建党的“经验”。从1968年至1970年,这些“经验”被毛泽东审阅和肯定,并由中共中央多次以文件形式转发全国。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当时也大肆宣扬“六厂二校”经验。如:1968年5月13日,姚文元将载于新华社《文化革命动向》第120期的《北京新华印刷厂军管会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的经验》送毛泽东批阅。19日,毛泽东批示:“在我看过的同类材料中,此件是写得最好的。”25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毛泽东的批示和新华印刷厂的《经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依靠无产阶级革命派,“有步骤有领导地把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做好”。12月3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小组批发《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转发新华印刷厂在对敌斗争中坚决执行党的“给出路”政策的经验报告》。毛泽东批示:“建议将此件转发各地参考。对反革命和犯错误的人,必须注意政策,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对犯错误的好人,要多做教育工作,在他们有了觉悟的时候,及时解放他们。”1969年元月29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转发了毛泽东批示“照发”的清华大学工宣队的《坚决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给出路”的政策》的报告。中央要求各地在“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过程中注意执行政策,对知识分子给予“再教育”,并“给出路”。3月10日,新华社播发《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军管会迅速改变南口厂“老大难”面貌的经验》。该厂“经验”是:“狠抓一个根本: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狠抓一个核心:正确对待群众和两派群众组织”;“狠抓一个纲: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落实毛主席关于对敌斗争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5 月8日,中共中央转发毛泽东批示“照发”的《北京北郊木材厂认真落实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各项政策》文件。该厂的“经验”是:对资本家中的大多数,坚决执行“团结”、“批判”、“教育”的政策;对资本家中的少数反动分子,坚决斗争,彻底批判,区别对待,给予出路;对不够资本家的,把他们划出来。

“六厂二校”的“经验”很多,但总的说来,这些“经验”是“左倾”的。它的要害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贯彻“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正如《北京日报》1969年3月17日社论《认真学习六厂一校的先进经验》所概括的那样:“我们向‘六厂一校’(注:当时原8341部队尚未进驻北京大学)学习,就是要像他们那样,狠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认真学习、努力掌握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广泛发动群众,不停顿地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发动猛烈的进攻。要像他们那样,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为纲,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带动各项工作。”这些经验是在充分肯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前提下得出的,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学习、推广“六厂二校”经验的目的,1969年12月21日新华社报导概括为:“最根本的是学习他们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忠于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用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的革命精神”,“具体讲,就是用‘蓬蓬勃勃的斗、批、改群众运动,促进生产、工作和战备”;“结合斗、批、改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促进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深人发展”;“在一切工作中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引导群众斗私批修,自己教育自己……不断地巩固和发展革命大联合和革命三结合”;“坚决落实毛主席的各项无产阶级政策,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件质的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坚决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的各项政策,争取、团结、教育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正确执行毛主席的干部政策,全面地、历史地看待干部……在他们有了觉悟的时候,及时地解放他们”;“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学说武装头脑,搞好自身思想革命化”。在若干具体问题上,“六厂二校”经验大体上是贯彻了毛泽东自八届十二中全会以来关于“缩小打击面”的指示。较之当时全国许多单位乱揪乱斗乱打乱关的实际做法,“六厂二校”经验也有所谓“落实政策”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极端的“左”的做法。如1969年3月12日,新华社播发的《北京新华印刷厂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定案工作的做法和体会》中说,要“把好人和坏人区分开,正确解决未解放的干部问题”;要“用毛泽东思想改造敌人,最大限度地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服务”;要注意“七个区别”等等。但是由于“六厂二校”经验存在根本性错误,“六厂二校”的“斗、批、改”运动基本上是由林彪江青安插在军宣队和工人中的骨干分子控制的,因此,这些厂、校经验所宣传的“好”、“坏”典型很多是虚假的,根据这些“典型”而总结出的经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严重错误。粉碎“四人帮”后,这些错误都得到了查实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