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大成就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大成就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君,尽管遭遇过失败和挫折,但他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成为历史聚光灯下的千古一帝,这就是秦始皇前半生的人物形象。投影出这个正面形象的光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运动。正是在这种大趋势当中,秦国以它特有的条件顺应了天意,成为实现天意的工具,逐一消灭列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帝国。秦帝国建立以后,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刻石记功,宣扬统一天下的大义。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大成就

一位年幼君王,经历了种种磨练,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成为强势?明君,尽管遭遇过失败和挫折,但他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成为历史聚光灯下的千古一帝,这就是秦始皇前半生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阳光向上,可以说是正面投影的光辉形象。

投影出这个正面形象的光源,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运动。这个历史运动结束了西周以来的列国并立,代之以统一帝国;这个历史运动结束了远古以来的亲缘氏族社会,代之以新的编户齐民社会。这个历史运动,宛若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大趋势。这种历史大趋势,经典作家称之为历史的必然,星相学家称之为宿命,我称之为天意。

中国有句古话说,时势造英雄。何谓时势?时,时局也;势,趋势也。时势就是历史大趋势,就是历史的必然,就是天意的体现。西周王室衰退以后,由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取代旧的政治社会秩序的历史运动开始启动,诸侯兼并,列国争霸;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称王,齐秦两国先后称帝,天下走向统一帝国的趋势逐步明显。正是在这种大趋势当中,秦国以它特有的条件顺应了天意,成为实现天意的工具,逐一消灭列国,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秦帝国。

秦帝国建立以后,秦始皇五次巡游天下,刻石记功,宣扬统一天下的大义。峄山刻石文日:“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碑文大意是说:“回首乱世之初,纷争由分封列国开始。从此以后,战争无日不有,鲜血遍地长流。古往今来的混战局面,历代不能改正,五帝不能禁止。当今时代,皇帝统一天下,战争不再出现,灾害得以消灭,百姓康秦安定,永久享受和平的恩惠。"我读峄山刻石碑文,不仅感到字句铿锵,意义深远,更进而感受到此时此地的秦始皇,登高远望,志得意满,俨然是天意的代言人。

另一方面,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又是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残酷的战争过程。面对着秦国如狼似虎、无止无休地蚕食侵攻,执着于传统、恋乡眷土的各国人民恐惧悲愤;面对着宛若杀人机器的冷酷秦军,热爱祖国的各国人民同仇敌忾,拼死抵抗,上演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从这个角度来看,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行动,残酷地强暴了各国的人心,是违逆大众民意的。

如果我们以民意为另一束光源来照射秦始皇,投影出来的形象怕是相当地阴暗冷酷,一种为列国人民所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无道暴君的形象,鲜明地映现出来。相反,民心民意的所向,大众的热烈视线,都投向了抗秦的英雄。荆轲燕国,刺秦王功败垂成,列国人民为之扼腕叹息。高渐离继承荆轲遗志,举筑击嬴政未中,一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歌千古回响。张良变卖家产,求得壮士博浪沙狙击始皇,他那怀念祖国痛恨暴秦的深情,凝结了韩国的民心民意。屈原赋《哀郢》,诉说国都为秦军攻占的悲伤,哭泣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意思是说:“反复无常的天意啊,为何使百姓遭殃?妻离子散啊家破人亡,仲春二月啊迁徙东方。”他忧国怀乡,亲土爱民。他怨天悯人,哀怨天意之不公,悲泣民生之苦痛。

伟大的屈原,是忧国爱民的诗人。屈原所忧的祖国,是激烈抗击秦国侵攻的楚国。屈原所爱的人民,是在秦军的残酷攻击下流离失所、痛楚绝望的楚国人民。屈原的著作和人格,不仅体现了楚国的民意,也体现了列国的民意。古往今来,屈原已经成为热爱祖国乡土和讴歌民情民意的象征。

天意无情,民意人性,天意和民意的离合,左右了历史的动向。我调查秦始皇疑案,整理秦统一天下的往事,深深感到秦灭六国的历史是一部顺天逆民的历史——天意和民意的背离,制造了无数惨痛的历史。(www.xing528.com)

秦违逆民意统一天下,暴力强行的结果,古来列国消灭,万千生灵涂炭;十五年后,有六百年历史的秦国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国家崩溃,王族灭绝。两千年来,中国人民也不得不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呻吟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压迫之下,乡土难以自治.个性难以发扬,改革的动向难以成器,创新的萌芽难以生长,庞大帝国体制的厚重停滞,让近代中国沉沦到落后的谷底。追根问底,都要溯源到早产的统一帝国.钳制民意.轻视地方,以暴力维持统一,扼杀任何可能出现的新生机。

一统天下的秦帝国,虽然是早产,毕竟顺应了天意。秦帝国的建立,取得了远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成功,可谓是前无古人。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为以后两千年中华帝国的历史,奠定了制度的基础,规范了延续的蓝图,可谓是后无来者。秦的体制,历代继承,统一帝国的形态,延续至今。中国指向统一的天意,可谓是由秦帝国和秦始皇宣告的。

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贯穿着中国历史。屈原伤怀自沉,逆天顺民。秦始皇统一天下,顺天逆民。秦末大乱,刘邦顺天顺民,建立汉帝国。历经王朝更替,演化到了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是一场逆天逆民的短命闹剧。两千年中国历史的基本特点,由统一帝国和民众暴乱交替而来的王朝循环,也是源出于天意和民意的聚散离合。天意和民意,是我们洞察历史的两束光源,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的两个视点。从这个角度观察开去,我们不但可以将秦帝国和秦始皇看得更清,也可以看清历代的王朝和帝王,看清他们的明处和暗处,他们的光辉和黑暗,看清他们的成功和失败,他们的伟大和渺小。

体察天意和民意,方能通古今之变。古代社会,天意重而民意轻;现代社会,民意重而天意薄。天意超前,民意滞后;天意难测而识者少,民意可察而变数多。不从天意,难以成功;不顺民意,必将遭到功成后的报复。

盖棺论定,秦始皇千秋功罪的评说,还得留待我整理秦始皇晚年史实之后。

以史为鉴,当权者顺天重民,调和天意和民意,可谓是须臾而不可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