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上日耳曼人的大迁徙

历史上日耳曼人的大迁徙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大迁徙前的日耳曼人◎丹麦出土的大约公元前1000年的古日耳曼人的青铜艺术品。最后,在奥得河以东的日耳曼人部落,被称为东日耳曼人,他们主要有勃艮第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格皮德人和哥特人等。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日耳曼人的称呼,在历史上一度显得非常混乱,这主要是被数典忘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搞乱的。◎高达53米的阿米尼乌斯雕像,阿米尼乌斯被称为日耳曼民族的解放者。

历史上日耳曼人的大迁徙

2 大迁徙前的日耳曼人

◎丹麦出土的大约公元前1000年的古日耳曼人的青铜艺术品。这是一个精巧的太阳马车,大约是用作古日耳曼人的祭品,现存于哥本哈根的国家博物馆。

有关日耳曼民族形成的时间,很难有确切的定论,一般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欧语就已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出现了,并形成了一种称为古日耳曼语的语言。大约到了公元前12世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丹麦半岛都相继进入了青铜时代。而在公元前600~公元前300年间,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气候开始变冷,(有证据表明,公元前600年之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要高2~3℃)于是一些原始日耳曼人部落开始南下,登陆波罗的海南岸的欧洲大陆。就在这一时期,古日耳曼人发现了开采和分解铁矿石的方法,日耳曼开始进入铁器时代,而铁器的使用对他们开拓新的领地也许起了帮助作用。

日耳曼人有喜欢按照血缘关系扎堆的习俗,所以当这些日耳曼人南下后,基于不同血缘的部落分道扬镳后,就形成了众多的日耳曼部落系统。所有这些日耳曼部落,按照语言学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支。一支是没有南迁的日耳曼人,他们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丹麦半岛,被称为北支日耳曼人,其中包括了盎格鲁人、朱特人、丹麦人、挪威人瑞典人等。第二支日耳曼人称西日耳曼人,在今天德国北部的易北河到莱茵河之间活动,其中包括了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士瓦本人、图林根人和阿勒曼尼人等,这些西日耳曼系统的部落,也被统称为条顿人。最后,在奥得河以东的日耳曼人部落,被称为东日耳曼人,他们主要有勃艮第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格皮德人和哥特人等。

不管这个Germani是什么个意思,从此日耳曼人终于通过伟大的恺撒的命名,开始以“日耳曼人”的名头风风光光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日耳曼人的称呼,在历史上一度显得非常混乱,这主要是被数典忘祖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搞乱的。英国人的历史书中,一度将日耳曼人的称谓单指德国人,而用“条顿人”来称呼整个日耳曼族群,这两个概念被英国人搞得一团糟,至少直到现在,这两个名字依然在某些媒体上继续混乱地使用着。

高卢凯尔特人首领向恺撒投降

在日耳曼人南迁入欧洲大陆之前,欧洲北部和中部基本都是凯尔特人的地盘。日耳曼人的到来结束了凯尔特人在欧洲大陆的中北部自由自在地扩张的历史。凯尔特人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凯尔特人退回了西欧的高卢、伊比利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把整个中欧平原留给了日耳曼人。这样,日耳曼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强大的罗马帝国发生接触了。

公元前1世纪中叶,伟大的罗马统帅恺撒正率领着他战无不胜的罗马军团纵横在高卢北部的原野上,当恺撒在向莱茵河流域的高卢人发动进攻时,发现了莱茵河右岸还有许多新的部落,也许是因为从外型上很难区分,恺撒起初以为他们也是凯尔特人,和高卢人是亲戚,就管他们叫Germani——在拉丁文中Germani是“兄弟”的意思,可能恺撒认为日耳曼人是高卢人的兄弟或盟友吧。不管这个Germani是什么个意思,从此,日耳曼人终于通过伟大的恺撒的命名,开始以“日耳曼人”的名头风风光光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今日德国西北威斯特法利亚州的东部森林,被认为是条顿人联军大破罗马军团的“条顿堡森林会战”的主战场。

恺撒征服了高卢后,将这块西日耳曼人生活的地盘——多瑙河以北,莱茵河以东,奥得河以西的地区——称为日耳曼尼亚。这里,就是西日耳曼人来到欧洲大陆的最初家园。

公元前后,正是罗马帝国征服欲最旺盛的时期,征服高卢后,征服日耳曼尼亚的日耳曼人就成为了罗马人志在必得的目标,然而,失去了恺撒的罗马人再也无法在日耳曼尼亚重现当年征服高卢的辉煌了。公元9年,在被后世日耳曼人称为“日耳曼立国之战”的“条顿堡森林会战”中,罗马军事上罕见的大灾难降临了。罗马统帅瓦卢斯以及他率领的6个罗马军团和6个辅助军团被阿米尼乌斯率领的条顿联军全歼,仅有不到1000人逃生。一战定江山,日耳曼人中的条顿支系各部落在莱茵河和易北河流域终于站稳了脚。(www.xing528.com)

在日耳曼人大迁徙中最活跃的是东日耳曼系统的汪达尔人和哥特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在大迁徙前的活动情况。

◎高达53米的阿米尼乌斯雕像,阿米尼乌斯被称为日耳曼民族的解放者

我们如果去看1918~1936年期间的德国地图,就可以在其东南部发现一块犀牛角般的突出地带,奥得河从中蜿蜒而过,这里被称为西里西亚。在这片西里西亚平原上,突兀地耸立着一座700多米高的小山,它的古名是汪达尔山,这里正是汪达尔人在公元4世纪以前活动的中心地带。这里讲一点花絮,希特勒当政时的德国,人类学学者最热衷的就是研究种族的纯净度了,当时的人类学研究没有什么DNA检测之类的先进工具,都是靠土法上马,拿着游标卡尺在人身上量来量去的来做学问的。当时的西里西亚的德国人类学者们,就拿着游标卡尺,辛辛苦苦地量了数万个西里西亚人的身体各部分尺寸数据,然后拿去和发现的古汪达尔人遗骸标本做比较。最后得出了惊人的结论:西里西亚居然有1/3人是纯种的汪达尔人后裔!结论公布后,西里西亚人才不管他们的游标卡尺研究是否有说服力,他们为能证明他们具有“纯正的”日耳曼血统而感到自豪不已。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仅仅10多年后,西里西亚却再也不会留下几个“汪达尔人后裔”了。二战后,整个西里西亚地区被割让给了波兰,绝大多数德意志人被强制驱逐出了西里西亚。

公元9年,在被后世日耳曼人称为“日耳曼立国之战”的“条顿堡森林会战”中,罗马军事上罕见的大灾难降临了。罗马统帅瓦卢斯以及他率领的6个罗马军团和6个辅助军团被阿米尼乌斯率领的条顿联军全歼,仅有不到1000人逃生。一战定江山,日耳曼人中的条顿支系各部落在莱茵河和易北河流域终于站稳了脚。

在汪达尔人的东面就是哥特人了,大约公元2世纪中叶开始,哥特人和格皮德人离开了波罗的海南岸的维斯瓦河河口地带,开始了大规模南迁。到了3世纪中叶,哥特人大致分布在黑海北岸、第聂伯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的区域(在今摩尔多瓦和乌克兰),而格皮德人大致分布在喀尔巴阡山脉以西的达西亚草原(在今罗马尼亚)。大致到了3世纪中后叶,哥特人也分了家,分为了东西两部,两大部族以第聂伯河为界,东哥特人在河东,西哥特人在河西。

◎在波美拉尼亚(今天波兰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的哥特人墓葬遗址,这里的环形的石阵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日耳曼人特征。

阿里乌教派

阿里乌教派是亚历山大大主教阿里乌所开创和领导的基督教派别。这个派别认为“圣父”(即上帝耶和华)高于“圣子”(即基督耶稣)。但同时期的正统派别却认为基督是从圣父的本质中而生出来的,即“基督是与父同质的”。两派为此争论不休,阿里乌教派也在期间多次被宣布为异端。到公元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的召开,圣灵被接纳为三位一体的神格,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神学基础正式确认,阿里乌教派也彻底沦为了异端。此后阿里乌教派仅在日耳曼人中流行,在日耳曼各民族相继改宗罗马天主教后,阿里乌教派渐趋消亡。

此后的1个世纪,哥特人在黑海、亚速海、克里米亚半岛以及达西亚建立起了他们的霸权,其间多次和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并灭掉了罗马帝国的保护国,亚速海沿岸的希腊人古国——博斯普鲁斯王国,成为了最强也是对罗马帝国威胁最大的日耳曼部族。

公元341年左右,由于被普遍怀疑为异端,感到在罗马帝国失去了发展前途的阿里乌教派传教士来到了哥特人的领地,将基督教阿里乌教派传入了日耳曼系统,哥特人、汪达尔人等日耳曼民族相继皈依了阿里乌教派,虽然此后的罗马天主教廷为了让阿里乌教派的西哥特人和其他日耳曼人改宗天主教而费了不少事,但好在总算是在日耳曼人大规模入侵前,幸运地把基督教引入了日耳曼人的信仰,这样至少可以在此后的1个世纪中,通过共同的信仰来保护基督教文明,如果没有阿里乌派牧师的努力,大迁徙的后果更不堪设想。阿里乌派牧师还用希腊字母为哥特人创建了文字,哥特语因而成为了日耳曼世界中第一个拥有文字系统的语言。

公元369年,罗马皇帝瓦伦斯和西哥特首领亲自来到了多瑙河上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两国元首之间的首次峰会,双方决定停止冲突,罗马帝国每年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帮助西哥特人发展经济,西哥特人则承诺永远做罗马的友好邻邦。两国元首握手言欢,欢宴一堂,和平的希望在地平线尽头徐徐熄灭的晚霞中,绽放出最后夺目的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