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省丝虫病流行与防治研究中的流行与危害

江西省丝虫病流行与防治研究中的流行与危害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流行与危害一、流行的历史据资溪县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山村农户多有瘴气,大脚病,乡间宴会,四人入席,八脚落地,犬不能入”。发现有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个案调查,并确定是否为当地感染的病例。

江西省丝虫病流行与防治研究中的流行与危害

第一节 流行与危害

一、流行的历史

据资溪县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山村农户多有瘴气,大脚病,乡间宴会,四人入席,八脚落地,犬不能入”。樟树市历史上曾流传“有女莫嫁阁山郎,一双棒脚塞满床”的民谣(阁山:是樟树市的一个乡,是当地丝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阁山郎”是指阁山的年轻人)。这不仅说明江西省丝虫病至少有400多年的流行史,也形象地描绘出丝虫病在当时流行的严重性。

二、流行情况

(一)调查方法

(1)线索调查:在防治工作开展初期,为摸清丝虫病在全省是否存在流行,首先通过对一些临床医疗机构进行病案调查,了解当地是否存在丝虫病患者就诊记录,其次通过应征入伍青年体检了解是否有微丝蚴血症者,在此基础上根据线索进行血检调查,通过线索调查证实丝虫病的流行。

(2)抽样调查:在线索调查的基础上,为了查清丝虫病在全省范围内的流行情况,在全省各县(市、区)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方位、蚊媒密度、慢性丝虫病患者分布等情况分别选择若干个乡(镇)进行人群血检,以确定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丝虫病流行状况。

血检对象为1周岁以上的居民,血检率占应血检对象的95%以上。采血时间为21时至次日凌晨2时,取被检对象的末梢血(耳垂或指尖),涂成厚血膜,染色后镜检,对检出的微丝蚴进行虫种鉴定。发现有微丝蚴血症者进行个案调查,并确定是否为当地感染的病例。

(3)全面普查:在确定了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流行状况后,在全省各流行县(市、区)对所辖乡(镇)及村1周岁以上的居民进一步开展了血检普查工作,并根据血检结果确定当地丝虫病流行的分布状况、流行程度和流行虫种。

(4)慢性丝虫病患者调查:主要通过访问调查和体检调查等方式,记录慢性丝虫病患者病史和各种体征。

(5)媒介调查:在全省确定的流行区中,采用人房室内全捕法捕集蚊媒,经蚊种鉴定后进行个体解剖,判定当地的优势种群和蚊媒的自然感染率,以确定当地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二)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确定

(1)流行区的确定:凡血检调查中检出有微丝蚴血症者的,经个案调查证实非输入性,则确定当地为丝虫病流行区,以乡(镇)为单位如1个村检出微丝蚴血症者,则该乡(镇)为流行区,以县(市、区)为单位有1个流行乡(镇)则该县(市、区)亦为流行县(市、区)。

(2)非流行区的确定:在历次调查过程中,未见临床医疗机构和应征入伍青年中有微丝蚴血症者和慢性丝虫病患者报告;历次血检均未检出1例当地感染的微丝蚴血症者,和/或未发现1例当地感染而造成的慢性丝虫病患者,即可确定当地为非流行县(乡、村)。

(三)调查结果

通过在防治初期调查结果证实:全省75个县(市、区)、1101个乡(镇)、7337个村有丝虫病流行,流行区人口18829769人。

(1)虫种分布:江西省的75个流行县(市、区)中马来丝虫病流行县(市、区)33个,班氏丝虫病流行县(市、区)9个,班氏和马来丝虫病混合流行县(市、区)33个,分别占全省流行县(市、区)数的44%、12%和44%。

不同地形地貌的分布情况:马来丝虫主要分布在省境边缘海拔约300~500m的山区;班氏丝虫主要分布在海拔100m以下的鄱阳湖冲积平原区和赣抚平原区;混合流行区主要分布在低山和丘陵区,尤其在赣江、抚河中游的河谷阶地与丘陵区更为集中。

虫种的分布情况:马来丝虫分布于省境的东、西两侧;班氏丝虫分布在中部略偏西,混合流行区夹杂在两者之间,西南一带为无丝虫病区。

不同生态环境的分布情况:省境东、西边境山脉连绵起伏,溪流纵横,水质清澈,并有大量梯田,土质浅薄而贫瘠,是中华按蚊的良好孳生地,因而是马来丝虫病的主要流行区。地处中心地带的平原区,地势低洼,池坑及稀水粪坑满布,泥污水浊,土质浑厚而肥沃,是致乏库蚊的良好孳生地,因而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流行区。混合流行区内的马来丝虫病则随着地形地貌的变化,从山区、丘陵到平原,比较规律地逐次减少,而班氏丝虫病则无规律可循。(www.xing528.com)

(2)城乡分布:我省的丝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城区的丝虫病流行较少或流行程度较轻。防治初期,我省共调查全省18个城区,仅有8个城区存在丝虫病流行,且流行程度较轻,平均微丝蚴率为0.02%~3.63%,低于全省平均微丝蚴率(8.33%)。微丝蚴率相对较高的抚州市临川区(3.36%)、吉安市吉州区(2.20%)、新余市渝水区(1.72%)、九江市庐山区(0.87%)等城区单位均以其所属的农村乡镇为主;南昌市青山湖区(0.02%)、湾里区(0.22%)、鹰潭市月湖区(0.05%)、宜春市袁州区(0.05%)等地流行程度较轻,而南昌市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景德镇市昌江区、珠山区、赣州市章贡区、上饶市信州区、九江市浔阳区和萍乡市安源区、湘东区等城区未见丝虫病流行。

(3)流行程度:我省丝虫病调查始于1954年,由宁都县卫生防疫站在本县刘坑乡血检1527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219例,微丝蚴率为14.34%,首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我省有丝虫病流行。据统计,1954~1959年全省共血检1919739人,检出微丝蚴血症者159949例,平均微丝蚴率8.33%,以此确定在全省75个流行县(市、区)中,微丝蚴率<5%的县(市、区)41个,微丝蚴率5%~20%的县(市、区)29个,微丝蚴率20.1%~30%的5个,分别占全省流行县(市、区)的54.67%、38.66%和6.67%,以县(市、区)为单位微丝蚴率最高为贵溪市(29.55%)。

(4)人群分布:丝虫感染与年龄的关系:据20世纪50年代的调查资料分析,微丝蚴血症者最小年龄为11个月,最大年龄为89岁。微丝蚴率在10岁以下年龄组较低,而后随着年龄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峰值在30岁年龄组。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检出微丝蚴血症者的低年龄组明显上移。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10岁以下的低年龄组检出微丝蚴血症者逐渐减少,峰值也由50年代的30~40岁年龄组上移到40~50岁年龄组。这种低年龄组的阴转、峰值后移和微丝蚴血症者年龄范围缩小的现象表明,通过防治有效地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控制了新感染的发生。

丝虫感染与性别的关系:据江西省21篇丝虫病查治报道统计分析,多数(61.90%)报道微丝蚴率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在夏季喜爱赤背纳凉,易受蚊虫叮咬有关。

(5)传播季节:丝虫感染与蚊媒活动规律有关。易书明(1957年)、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等单位(1959~1960年)、刘堂仁等(1960~1961年)蚊媒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全年均有吸血活动,且卵巢能发育成熟;而致乏库蚊在1、2月份处于越冬状态,其余各月也有吸血活动和卵巢发育。两种蚊种均以6~9月份活动最活跃,揭示班氏丝虫3~12月,马来丝虫全年都有被传播的可能,而6~9月份为传播高峰期。

(6)媒介分布: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主要传播媒介。1955~1963年在弋阳等7个马来丝虫流行区县共解剖蚊虫13420只,其中中华按蚊6637只,嗜人按蚊344只,致乏库蚊4918只,三带喙库蚊981只,二带喙库蚊59只,淡色库蚊16只,骚扰阿蚊465只。前2种蚊种占解剖蚊总数的52.02%,是马来丝虫流行区的优势蚊种。从解剖蚊体内幼丝虫的结果显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体内马来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20.24%和41.28%,L3阳性率分别为1.28%和0%,见表1-1-1;其他蚊种未检出幼丝虫。由此可见,中华按蚊是我省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表1-1-1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幼丝虫感染情况

img5

致乏库蚊是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丝虫病科研协作组(1982年)、易书明等(1980年)的蚊媒调查结果表明,致乏库蚊体内的班氏幼丝虫自然感染率分别为为5.32%和16.6%。由此可见,致乏库蚊是江西省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7)慢性丝虫病患者:据现有资料记载,江西省慢性丝虫病患者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8岁。1954~1965年,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平均患病率为10.41%(4.71%~13.86%),且以淋巴管/结炎为主,淋巴水肿/象皮肿次之;1978~1987年,慢性丝虫病患者的平均患病率为0.26%(0.02%~0.97%),且以象皮肿占绝大多数,表明随着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丝虫病的传播得到有效控制,慢丝病人逐渐减少,见表1-1-2。

表1-1-2江西省部分县(市)慢性丝虫病患者调查统计

img6

续表 1-1-2

img7

(8)非流行区的分布:防治初期,在线索调查后,江西省又在非流行区调查血检905146人,未检出微丝蚴血症者。按20世纪90年代前全省共有非流行县(市、区)行政区划统计16个,后因行政区划变更,非流行县(市、区)为27个,流行县(市、区)中的非流行乡(镇)586个。

(9)微丝蚴血症者和慢性丝虫病患者的估计:根据防治初期的血检调查,全省平均微丝蚴率为8.33%,慢性丝虫病患者调查患病率为10.41%。以此估计,全省共有丝虫病人210万,其中微丝蚴血症者195万(马来丝虫病116万,班氏丝虫病79万),慢性丝虫病患者15万(马来丝虫病10万,班氏丝虫病5万)。

三、危害

丝虫病是世界第二大致残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淋巴系统、精索、附睾急性炎症、乳糜尿以及肢体、外生殖器等呈进行性发展的象皮肿、阴囊鞘膜积液等丝虫病症状、体征,给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该疾病曾是一种严重危害我省人民身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全省有10个设区市的75个县(市、区)存在丝虫病流行,受威胁的人口近2000万,防治初期,全省约有丝虫病人210万,其中慢性丝虫病患者达15万人,严重阻碍了我省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发展,对国防建设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