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服装流行中的渐变与变异

服装流行中的渐变与变异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渐变渐变是服装流行中最自然又最普通的一种流速了。而当社会长期动乱时,人民生活困苦,文化停滞,服装的流速也会变缓,因而变异很小。服装的渐变引起服装的改进,就相对意义而言,也应称之为时装。需要探讨的是,服装流行中快速的、大幅度的跳跃并不常见,并不是频频出现在服装现象的流程中。我们可以称它为服装流行过程中的变异后反弹。

服装流行中的渐变与变异

服装的流速有些类似水流,它的流量与流速也是受到种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也许正因此才会有跌宕起伏,才不致毫无生气与激情。不过服装流行趋势毕竟不同于河水。其最大区别在于流向,就是说,河水大多朝着一个顺向奔腾,即使分成若干支流,最终也汇合一起,浩浩荡荡向近海奔流而去。服装却不然,它有往复,一旦分成多股支流,这些支流就不一定再汇合,相反会各自形成大河或湖水。

根据服装流速的特点,我们将其分为渐变、突变、跳跃之后趋缓和变异之后反弹四种形态。

(一)渐变

渐变是服装流行中最自然又最普通的一种流速了。它是由服装的部分改良和美化而形成的,一般出现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在较为平和的气氛下接受新事物、新模式,或在没有强大外力冲击的情况下进行选择。尽管在一段时间里会接受很多新事物、新模式,但不会去追随所有的新鲜事物。选择、吸取、模仿的过程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之间进行的,因此出现了一种表现在服装流行上的循序渐进的态势。这样一来,流行在动态社会中完成了在静态社会由习俗来完成的社会功能,它使人们在缓缓渐变的服装流行趋势中,取得了同步性。

中国的旗袍渐变过程与此大同小异。旗袍之旗原指满族人,满族人早先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穿着的长袍长度脚底,袍下只能露出木底鞋的高跟部分。身上呈直筒状,不开衩,长袖,无领,外加小围巾。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本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频繁撞击,加上中原女子的上衣下裳、中间束腰等很多因素影响,促使满汉两族妇女穿起了改良旗袍,先是袍身缩短,至踝骨处,后来才又至膝下。袖子也是先向肥口样式发展,进而改成半袖,后来索性不要袖子了。由直筒改成有腰身,而且下端两侧开衩。其他领、襟部位也是不断地变化。这绝不是某一人一时心血来潮所致。旗袍在20世纪初叶到40年代,又走过了一段渐变的过程,其间常有反复。

而当社会长期动乱时,人民生活困苦,文化停滞,服装的流速也会变缓,因而变异很小。这是因为人民衣食尚且不足,根本谈不上大的改善。不过,服装同文化一样,绝不会原地不动,即使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其实也有在小范围和细部上出现微小的变化,以便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服装的渐变引起服装的改进,就相对意义而言,也应称之为时装

图5-71 满族女性的达拉翅与长袍

图5-72 20世纪前半叶的旗袍

图5-73 民国旗袍的中西合璧风采

图5-74 穿旗袍的影星胡蝶

(二)突变

中国古诗中有一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本来是形容寒冬的一场大雪,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形容服装突变时所呈现出的“快潮”景象,其令人惊讶、令人狂喜、甚至令人感受到迅雷不及掩耳的情景,确酷似那一夜大雪挂满枝头的诱人景色。

服装突变的因素很多,比如社会经历大的变革,导致服装突然涌入某国、某地,以铺天盖地之势弥漫了这一个区域。当然,它也许很快便销声匿迹了,充其量不过是“昙花一现”。但是突变的事实在历史上,或缩小到服装文化的演变史上,却是实实在在地打了一个惊叹号。而且会在流行高潮以后,以残存痕迹遗留下来,作为以后服装的某一个结构组成部分而永远记下那快速的一瞬。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如缝纫机应用在服装行业上,导致服装设计制作上的变化往往也是以其新奇的造型风格风靡天下。再如某一设计师独出心裁的设计会引得人人效仿,这样的例子在服装演变史上也层出不穷。

服装流行中的突变现象不如渐变现象普遍,但它作为社会化的产物既不可避免也无法抑制。

(三)跳跃之后趋缓

服装流行过程中的跳跃属于突变,其性质与表现也与事物突变过程一致。需要探讨的是,服装流行中快速的、大幅度的跳跃并不常见,并不是频频出现在服装现象的流程中。长期闭塞偶然发现新服装,因而表现出急不可待,而且所引进的服装确实与原有传统服装的风格相去甚远,因而产生跳跃。这仅是其中的一种原因。再一个往往是渐变而形成的积累,长期停滞和长期酝酿都可能产生一个大的跳跃。

跳跃不是恒常的,它只能说明一次服装流行中的大的变动,但绝不会持续跳跃。跳跃之后必然有一段相对稳定的趋缓阶段,如前面讲过的“新式样”裙、“香奈儿套装”和“超短裙”都在一度冲击了原有传统,引起大的轰动效应以后,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服装界几十年。当时的新式样达到临界线后也慢慢变成了传统的款式,或者说变成了古典的设计。

趋缓是渐变性的积累,长期趋缓以后必然会有新的跳跃,再趋缓,再跳跃,这几乎成了服装流行中亘古不变的真理。

(四)变异之后反弹

纵览服装的造型变异,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某种新潮服装在大面造型上竟是前代服装的再造或重现。其中一种是顺向推移,如欧洲路易十六时代的高跟男皮鞋,使20世纪80年代青年足下生辉;法国贵族妇女的花边长裙,为当代女性所欣然穿着。另一种是性别转移,如中世纪欧洲公爵男式紧身裤,令今天青春女性模仿而增加健美气息;20世纪初的男子斗篷,也披在几乎百年后的少妇身上。这都是旧装(古装)一变而为时装的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服装流行过程中的变异后反弹。

图5-75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一)

图5-76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二)

图5-77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三)

图5-78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四)

图5-79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五)(www.xing528.com)

图5-80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六)

图5-81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七)

图5-82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八)

图5-83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九)

图5-84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十)

图5-85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十一)

图5-86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十二)

图5-87 重拾传统的现代时装(之十三)

发型也总与衣服一起,成为服装的一部分。汉代末年,权臣梁冀曾骄横跋扈,并善于设计发明新式服装。他的妻子孙寿,在《后汉书》中被记为“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以为媚惑”,引起“诸夏皆仿效”。晋亡以后,此发型随之被各种新发型所取代。到了唐代,堕马髻重又流行。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中写:“风流夸堕髻,时世斗啼眉。”自注:“贞元末,城中复为堕马髻、啼眉妆。”这大概是以复古为时尚的一个实例,尽管唐代再梳出的堕马髻不见得就是汉代孙寿所梳的原样了。

旧有的服装经过变异之后,重又反弹回来成为新的服装,这在服装流行过程中是很难总结出其确切的流速的。但是这种时间过程,与其说是潜性演化过程,是变异反弹过程,还不如说是曾有一段遗忘过程。忘记了过去的旧,也就成为今日发生的新。“推陈出新”可以构成服装,“推陈出新”同样可以构成新潮时装。

变异后反弹的服装现象,看起来是复古,实效是创新,它在服装流行过程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延展阅读:中外服装文化故事与相关视觉资料

1.孔子斥责子路盛服傲人

《荀子·子道篇》中记,有一天子路衣着华美去见孔子。孔子斥责他衣着过于华丽,容易显得浮华,这样就会失去众人的支持。儒家美学思想是讲中庸的。

2.端公服饰与西安取经有关

羌族社会生活中,把巫师唤作端公。人们认为端公可以祭神、施魔法,也可以治病。端公施法时必须头戴一顶猴皮帽,一般用金丝猴皮制成,上面还装饰着海螺铜镜等。羌族的端公不用经书,却常常念念有词,只是祭神时必须戴猴皮帽,敲羊皮鼓。这一来源竟于孙悟空师徒西天取经有关,可以看出民间民族传说中,源头很多且很富情节性。

3.卢梭小说童装设计的影响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1762年时出版过一部有教育哲理的小说《爱弥尔》,内中在强调儿童教育时,专门提及儿童的服装,他反对儿童的服装成年化,也反对把婴儿裹得太紧。在卢梭的提倡与影响下,18世纪至19世纪开始,西方的童装注重强调童装特点了。

4.童话中的鞋子

在童话中,鞋子可以帮助善良的人,也可以惩罚丑恶的人。法国童话《七里靴》中,穷孩子安东尼在得到神奇的七里靴后,就可以一步七里,在那采集到一束黎明的曙光,带回到妈妈的身边。而在《白雪公主》中那个坏女人,受到的惩罚就是一双不停跳动又烧得火热的铁鞋,直至死亡。

5.中国古代织绣袍服(图5-88~图5-90)

图5-88 京剧剧装中的织绣黄团龙蟒

图5-89 清乾隆彩绣朝袍

图5-90 京剧剧装中的盘金绣箭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