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省丝虫病调查方法研究及影响因素

江西省丝虫病调查方法研究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调查方法研究一、不同采血量对血中微丝蚴检出率的影响采血量多少对血中微丝蚴检出率有影响?随机抽检的100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别集中在5个点共同生活一天。要做到全面发现微丝蚴阳性患者,必须在微丝蚴血症高峰时,每晚一次连续三晚左右对血检阴性者进行复查。

江西省丝虫病调查方法研究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调查方法研究

一、不同采血量对血中微丝蚴检出率的影响

采血量多少对血中微丝蚴检出率有影响?武汉市丝虫病防治站曾作过试验,认为普查中采取三大滴血(约60μl)为宜。为了进一步阐明,我们在1959年12月对201人进行了不同采血量对血中微丝蚴检出率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一)方法

于晚上9时起自每位受检者耳垂采血一滴、二滴、三滴分别涂在玻片上,次日早晨用水溶去血红蛋白镜检。

(二)结果

201人血检结果,采1滴血(相当20μl)检出阳性16例,阳性率7.7%,采2滴血(相当40μl)检出阳性28例,阳性率13.9%,采3滴血(相当60μl)检出阳性30例,阳性率14.9%,见表2-1-1。

根据X2值检验结果,采血1滴和2滴比较X2=4.6,自由度v=1,p<0.05所以有差异。

表2-1-1 不同血量微丝蚴阳性检出情况

img8

以上结果可以说明采血量2滴和3滴对血中微丝蚴检出影响不大,但采血量1滴和3滴对血中微丝蚴检出即可看出显著差异,其中以采3滴血阳性检出率最高,因而今后血检中采血量以采2至3滴血(相当40~60μl)为宜,此结果与武汉市丝虫病防治站的结果是相符的。据报道采血量在60μl微丝蚴数目在5条以下者易遗漏,如果采血量少于60μl则遗漏的可能性更多,从此次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如采血1滴(相当20μl)阳性检出率比采血3滴量低一半左右,因而在今后丝虫病血检中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100例微丝蚴血症者周期性观察

为了摸清微丝蚴在末梢血液循环中出现的规律,为丝虫病普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964年9月我们在马来丝虫流行为主的肖田乡带元村,对100例微丝蚴血症者,在一昼夜中对其在末梢血液中微丝蚴出现的动态进行了观察。

(一)方法

(1)所选观察点为山区,以农业为主,微丝蚴率26.42%,其中马来92.53%,班氏2.80%,混合感染4.67%。

(2)随机抽检的100例微丝蚴血症者,分别集中在5个点共同生活一天。

(3)由专人每隔2小时每个患者耳垂采血20μl,全昼夜共采血12次,分别制成厚血膜进行编号及记录采血时间。

(4)姬姆萨液染色后,由专人镜检、计算虫数及登记结果。

(二)结果

100例微丝蚴血症者,一昼夜中共采血1200人次,检出阳性血片383张,阳性率为31.92%,检出微丝蚴7623条,每张阳性血片平均19.9条,19时开始微丝蚴在末梢血液中开始出现高峰,其密度也随之增加,白天在末梢血液循环中则很难检出见表2-1-2。

(三)讨论

从100例微丝蚴血症者中一昼夜隔点采血镜检和微丝蚴计数结果,微丝蚴率与微丝蚴血症水平在21时开始出现高峰,翌晨3时起高峰下降,白天阳性检出率及微丝蚴血症甚低,基本上难以检出。微丝蚴在人体内存在着昼伏夜出的规律,提示在以马来丝虫为主的流行区,进行丝虫病普查应在21时至翌晨2时采血,阳性检出率最高,其他时间采血,阳性检出率则较低,白天采血几乎查不出微丝蚴血症者。

21时至翌晨2时微丝蚴血症高峰时,一次血检微丝蚴血症者检出率只有61%~81%,仍有19%~39%微丝蚴血症者不被检出。要做到全面发现微丝蚴阳性患者,必须在微丝蚴血症高峰时,每晚一次连续三晚左右对血检阴性者进行复查。

表2-1-2 100例微丝蚴血症者一昼夜内血检结果

img9

三、口服海群生、敌百虫白天诱出微丝蚴的实验观察

我们于1971年3~5月会同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在临川县凤岗公社凤岗大队(班氏丝虫病地区)进行了药物白天诱出微丝蚴的实验观察。

(一)方法

在居民普查的基础上,选择年龄12岁以上的男、女无其他疾病者为诱虫服药对象,以耳垂取血3大滴(相当于60 μl)为微丝蚴计数标准。根据服用药物,服药时间和血检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

海群生合用敌百虫下午给药组:在下午13时~14时同时口服海群生25mg和敌百虫50mg,服药前和服药后2~3小时各血检1次,计127人。

单用海群生组:口服海群生25mg,服药时间、血检时间和次数与上组相同,计135人。

海群生合用敌百虫上午给药组:在上午9时左右,口服海群生25mg和敌百虫50mg,服药前和服药后2~3小时(上午)及7~9小时(下午)各血检一次,计111人。

在上述试验的同时,还观察了夜间血检微丝蚴血症者,白天口服敌百虫后诱出微丝蚴的效果,计27例。

(二)结果

海群生合用敌百虫下午给药组,检查127人,夜间查血阳性33例,白天诱出时,33例中有32例为阳性,白天诱出与夜间查血阳性的阳性符合率为96.9%,遗漏1例、白天遗漏率为3.1%,但另有4例阳性病人夜间查血阴性而被白天诱出,实际上白天诱出36例阳性病人,比夜间查血还多3例,提高了阳性检出率,见表2-1-3。

海群生合用敌百虫上午给药组,检查111人,夜间查血阳性26例,白天诱出上午查血和下午查血的阳性病例,分别为19例和22例,白天诱出和夜间查血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73.1%和84.6%,白天的遗漏率分别为26.9%和15.4%,下午查血的阳性检出率比上午查血的阳性检出率为高,而且下午查血还检获了4例夜间查血阴性而被遗漏的病例,上午查血检获夜间查血遗漏的仅1例,见表2-1-3。(www.xing528.com)

表2-1-3 夜间血检与白天口服诱虫药物后血检符合率比较

img10

单服海群生组,检查135人,夜间查血阳性38例,白天诱出时,38例中有36例被诱出,白天诱出与夜间血检阳性的符合率为94.7%,遗漏2例,白天遗漏率为5.3%,但有1例夜间血检阴性而被白天药物诱出,实际上白天诱出的阳性病例为37例,比夜间血检阳性病例少1例,见表2-1-3。

在夜间查血微丝蚴阳性27例中,白天(下午)口服敌百虫50mg后2~3小时血检阳性者11例,诱出阳性率为40.7%。

白天口服上述剂量的海群生、敌百虫,单用或合用,在不同时间内血检的微丝蚴密度均较夜间血检者为低。本试验三个组白天服药后血检微丝蚴总数只占夜间血检微丝蚴总数的26.1%~46.9%,其中以下午同时口服海群生、敌百虫后诱出的微丝蚴数量较多,见表2-1-4。

表2-1-4 夜间血检与白天口服诱虫药物后血检微丝蚴数比较

img11

夜间阳性白天血检阴性(白天遗漏)及夜间阴性白天血检阳性(夜间遗漏)的患者,微丝蚴密度都比较低,白天下午遗漏的7例中,除1例为16条外,其余6例为1~10条(1条者3例、3条者2例、10条者1例)。夜间遗漏的9例,微丝蚴条数均在10条以内,(1条者6例,3条、7条和9条者各1例),说明夜间遗漏和白天遗漏者都与丝虫低感染度有密切关系。

第三组经夜间和白天口服诱出药物后血检的111人,其中22例夜检阳性者,白天服用诱出药物前亦为阳性,阳性率为19.8%。这22例白天服药前血检微丝蚴密度远低于夜间微丝蚴密度,但经服药后较之服药前血检微丝蚴密度有明显增加,见表2-1-5,药物起到了诱出作用。

表2-1-5 22例微丝蚴阳性患者夜间血检与白天服药前后血检虫数比较

img12

口服上述药物剂量的人,即使微丝蚴阳性,感染度较高(40条以上/60μl血)的患者均未发现有何不良反应

(三)讨论

通过实验,我们对白天口服海群生、敌百虫诱出微丝蚴的效果,以及作为丝虫病普查的实用价值提出一些看法。

(1)单服海群生25mg,或合并服用敌百虫50mg作白天诱出微丝蚴,均以下午服用,当日下午血检效果较好,其原因可能是,除了药物本身能有诱出微丝蚴作用外,还与微丝蚴周期性出现于末梢血液有关,药物起到“因势利导”的作用。

(2)下午口服海群生25mg,或同时服用海群生25mg和敌百虫50mg后诱出微丝蚴者与夜检阳性者的符合率无明显差别。但加用敌百虫能提高低密度(1~10条)微丝蚴血症者的检出率。夜间阴性者,经白天诱出的病例亦较夜检阳性而未被药物诱出者为多,即检出了夜检遗漏的阳性病例。同时在诱出微丝蚴数量方面也显示了合用效果较大,敌百虫与海群生在合用时,对诱出微丝蚴可能起到一定的协同作用。

(3)根据试验结果,采用下午同时口服海群生25mg和敌百虫50mg后2~3小时血检方法,作为丝虫病血液普查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以摆脱夜间不方便群众而又易遗漏的局面,在尚未找到理想的简易诊断方法之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应用本法进行普查。但由于白天药物诱出微丝蚴的密度,除了少数病例略高于夜间血检密度外,大部分病例均较夜间血检的密度为低,为要提高白天服药后对微丝蚴血症者的检出率,必须做到:一是采取足够三大滴相当于60μl的血量;二是高度认真负责的精神进行血检。

据此,此法仅是改变夜间血检,完成诊断还需借助于显微镜,而且血检前要用一定剂量的药物,这对成人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但对12岁以下的小孩尚需从诱出药物的剂型上加以改进。因此,它还不是最理想的丝虫病诊断方法。

(四)小结

(1)本文主要分析了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395人口服海群生和敌百虫做白天诱出微丝蚴的试验情况。

(2)单服海群生25mg和合并服用海群生25mg、敌百虫50mg,白天诱出微丝蚴者与夜间血检阳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4.7%和96.9%,两者符合率无明显差异。

(3)口服敌百虫50mg后,白天血检微丝蚴率只能达到夜检阳性率的40.7%,敌百虫和海群生同时服用,可提高夜间易被遗漏的低感染度患者的检出率和增高诱出微丝蚴的密度。

(4)无论单用海群生或合并服用敌百虫,均以下午给药,当日下午血检的阳性率高,后者更优于前者。

(5)口服海群生25mg和敌百虫50mg,在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作白天诱出试验,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但对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诱出效果和反应情况有待今后试验观察。

(6)白天诱检法对普查丝虫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药物必须制成群众喜服的剂型,才能提高检出率和受检率。

四、美蓝单染色法在丝虫病普查中的应用

在丝虫病的普查普治中,血检微丝蚴的工作量很大,并且血片的溶血、染色步骤繁琐,要将许多血片隔开用线扎紧,溶血后采用姬姆萨氏染色,虽染色效果稳定,但原料价昂,配制复杂,故在大规模普检中改进染色方法是必要的。1984年,我们进行了基本消除丝虫病考核验收工作,在这次血检中,我们改用0.2‰美蓝单染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染色方法

(1)配制2/万的美蓝液:称取美蓝2g于研钵中,加温水少许,充分研磨成糊状,并多次加温水冲洗研钵,将染液倒入10000mL容量的大染色瓷盆内,用pH中性的洁净水补充至10000mL待用。

(2)血膜的溶血:用回形针夹紧血片一端,再用硬铁丝将血片串联起来,悬吊入清水中溶血,待血色素脱完后,轻轻取出待染。

(3)血膜染色:将已溶血的血片移入染色盆内染30分钟,取出待干镜检。微丝蚴染成蓝色、体核深蓝色、血膜背景为淡蓝色。

(二)体会

在这次丝虫病大普查中,用美蓝单染色法共染血片1万余张,如果姬姆萨氏法原料约需近百元,而美蓝单染法则需14.00元左右就够了。同时,用硬铁丝串联血片溶血、染色、晾干,可不需扎片,自然干燥时间也可缩短,加快了供检血片的速度。我们体会到:这种染色法具有简便、快速、效果好、节约经费等优点,适用于丝虫病的大规模普查工作。

五、单耳单片与单耳双片检出微丝蚴的观察比较

1987至1988年对抚州市长岑乡48例微丝蚴血症者用单耳单片与单耳双片进行检查结果如下:用单耳双片(第一片为A片,第二片B片)进行采血,每片约60μl。48例微丝蚴血症者A片检出微丝蚴的有44例,检出符合率91.67%; B片检出微丝蚴47例,检出符合率97.92%。计算A片和B片微丝蚴密度的平均数,A片为4.997条/60μl,B片为3.014条/60μl。这就提示我们进行丝虫病防治工作效果考核及诊断应采用单耳双片检查为宜,以提高检出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