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抚河之行:探访抚州人民的母亲河

抚河之行:探访抚州人民的母亲河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抚河自南城万年桥以上因流经广昌县旴江镇而称旴江,东汉时中下游称汝水,隋朝废郡立州,临川郡改为抚州,故名抚河。抚河全流域面积16493平方公里,其中在抚州市境内15609平方公里,占抚州全市总面积的82.95%。抚河干流全长348公里,其中抚州境内长276公里。万年桥至抚河临水汇合口为中游段,古称汝水,河长77公里。

抚河之行:探访抚州人民的母亲河

抚河自南城万年桥以上因流经广昌县旴江镇而称旴江,东汉时中下游称汝水,隋朝废郡立州,临川郡改为抚州,故名抚河。抚河属鄱阳湖水系,是江西省第二大河流,发源于赣、闽边界武夷山西麓,广昌、宁都、石城三县交界处的广昌县驿前镇灵华峰东侧里木庄,自南向北流经广昌、南丰、南城、金溪、临川等5县(区),向西北经南昌县青岚湖入鄱阳湖。抚河全流域面积16493平方公里,其中在抚州市境内15609平方公里,占抚州全市总面积的82.95%。流域内河道密布,溪流纵横,水系发达。抚河干流全长348公里,其中抚州境内长276公里。较大支流有黎滩河、芦河、临水和东乡河。

抚河流域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75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65.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0万千瓦、可开发量49万千瓦。流域总体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三面环山,南北宽东西窄。武夷山脉逶迤境东南,雩山余脉绵亘境西南,北临鄱阳湖,西北为赣抚平原。自然分布可以概括为“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抚河流域内主要交通干线有浙赣、向莆铁路,沪昆高铁,沪昆、福银、济广、抚吉高速公路,320、316、206国道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

流域内文化源远流长,人文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有自古素称“洞天福地”的麻姑山,海拔1761米的军峰山;有原始森林和奇珍动物黎川岩泉自然保护区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号称“百岛洞”的洪门水库,湖光山色的潭湖水库,临川温泉,紫霄漂流;以及王安石汤显祖、曾巩等名人纪念馆;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东陂、黄陂战役旧址,第五次反“围剿”高虎脑战役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旧居等红色遗址;黎川、南城的船形屋,宜黄棠阴、广昌驿前古建筑群,金溪浒湾书铺街,临川文昌桥、南城万年桥,南丰宝岩塔、崇仁相山石塔等200余处文物古迹。还有金山寺,疏山寺、曹山寺等宗教圣地。

由于降水年内分布不均,河道上游曲窄坡陡流急,下游坡缓泥沙淤积,洪涝、干旱和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据县志、年鉴记载,公元674~1949年间,流域内发生大水灾122次,平均10.5年1次。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1962年、1976年、1982年、1998年、2002年、2010年全流域大水,1963年、1991年、2003年、2007年全流域大旱。

为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和抗灾保收,抚州民众自隋朝就开始沿河筑堤、拦港建陂、挖渠作堰、兴修水利。《崇仁县志》载,隋代(公元581~618年),民众在崇仁河上游西宁水筑坝,开宝水渠引水灌田。此后,各地相继建成不少水利工程。但受社会制度、科技水平、历史条件制约,封建时代水利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抗洪能力、灌溉保证率低,不少地方是就地取材,简易修建,屡建屡毁,水利资源一直得不到充分利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初步形成了防洪、治涝、灌溉、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全市共修建水库1164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28座、小型1134座),总库容31.64亿立方米,建有山塘1.2万余座;建成引水工程1.38万多处;建成机电排灌站5846座;上述蓄引提水工程有效灌溉面积297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堤防118条(其中十万亩堤防1条、万亩堤防13条、千亩堤防104条),堤线总长1006.6公里,保护人口219万人,保护耕地面积83.4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9.1万亩;治理低洼易涝面积13.4万亩。此外,建成各类农饮工程1987座(处),解决了85.15万农村居民和7万多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已建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灌溉、城镇和乡村供水、发电、养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对支撑和保障抚州市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用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抚河从河源至南城县万年桥为上游段,河长157公里。万年桥至抚河临水汇合口为中游段,古称汝水,河长77公里。临水汇合口以下为下游段,河长114公里。

抚河源头最高山峰为灵华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薄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细流而形成源头活水的抚河第一流。细流顺着山谷形成两股溪流,一经里木庄,一经罗家地,汇成山涧小溪,流经5公里至木头坑合流,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溪流经龙井、姚西,转向东北流至驿前镇,其上俗称驿前水。环绕驿前镇后穿过高虎脑、杨溪等地,至赤水镇港上村右岸纳入塘坊水,始称旴江。杨溪以上两岸谷坡陡峭,河谷狭窄多呈“V”字型,河床多岩石、漂砾石洪水陡涨陡落,具有山区河流特性。

过赤水镇续西北流至广昌县城旴江镇。广昌建县始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因道通闽广,郡属建昌(军),故名广昌,且盛产白莲,雅号“莲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昌有中央苏区北大门之称。1930年毛泽东率领红军进军广昌写下了《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这一宏丽词章。转东北流至甘竹镇答田村左岸纳古竹港、又称洽港水。古竹港上游鹅龙村的小溪上,清同治年间建有灌溉农田的文下里官陂,又名雯峰陂,原系条石干砌,内坡用糯米蛋白和石灰混合填缝止水,1977年在原址上加高,改名官陂水库。1986年、2004年在甘竹镇龙溪村分别发现甲龙化石恐龙化石,为研究我国南方古地质演变、古生物分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实物标本

流过甘竹进入南丰县境内,经波罗、白舍、市山至南丰县城琴城镇。河道两岸属丘陵山地,河道平缓,逐渐开阔,河宽200至500米,呈“U”型。南丰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故里,素有“蜜橘之乡”和“傩舞之乡”美誉。南丰蜜橘果实较小,果形扁圆,皮薄少核或无核,橙黄色有光泽,风味浓厚。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民间舞蹈活化石”之称。琴城镇一河两岸风光旖旎,有曾巩纪念馆和读书岩,文化底蕴深厚。南丰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紫霄溪旅游风景区,有“九曲寒流绕树流”和“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流、六十六潭”之说,誉为“赣东第一漂”。西北部有流域内最高山峰军峰山,海拔1761米。

续北流纳入几条小支流后进入南城县城建昌镇。南城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因地处豫章郡之南,故称南城,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18个古县之一,素有“赣地名府、抚郡望县”之称。境内206、316国道、昌厦一级公路,福银、济广高速公路,以及向莆铁路交汇贯穿,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位于南城县城南4公里处“洞天福地”的麻姑山,是我国东南道教圣地。麻姑水上建有麻源中型水库,为南城县城居民饮用水水源地。(www.xing528.com)

黎滩河在南城县建昌镇洪瘤门渡口村从右岸汇入抚河,并为廖坊水库库区。黎滩河建有洪门大型水库,总库容12.14亿立方米。下行29公里至临川区鹏田乡廖坊村附近为廖坊水库,总库容4.32亿立方米。出廖坊水库3公里至金溪县石门乡周家村右岸有芦河汇入。两岸仍多红砂岩丘陵台地,丘陵低矮,耕地相对集中,河谷渐宽,河床宽400至800米。

由南向西北流19公里,有始建于公元890年的金溪县佛教圣地疏山寺。1957年在抚河右岸金溪县浒湾镇疏山处兴建金临渠灌区。左岸是临川区青泥堤和嵩湖堤,右岸为金溪县浒湾堤。金溪县始建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因有山出产金银,有溪水色如金而得名。

续流4公里至浒湾镇,曾是赣东地区四大重镇之一,为赣东数县物资集散地,木刻印书更是闻名遐迩,有“籍著中华”之誉;镇西灵谷峰诸山环抱,多奇石寒泉。

向偏西流21公里至廖家湾水文站(属国家基准水文站,1952年设立),控制流域面积8723平方公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7330立方米/秒(2010年6月)。右岸为唱凯堤,全长81.35公里,保护农田14万亩,保护人口19.9万人,防御抚河中游和东乡河下游洪水。廖家湾水文站下游2.5公里右岸有千金陂分流,又称干港,经孝桥、罗湖镇至饶家咀注入抚河,河道长15公里,河宽250至750米。据《江西通志》记载,唐朝初年,抚河干流原在临川瑶湖渡向西流,唐代中期决口,正道淤塞,改道干港横流。唐、宋、元朝均构筑千金陂,拦水归抚河正道,但屡筑屡毁,直至明朝万历元年(1573)才使抚河回归原河道。高水位时干港起到分洪作用。千金陂被谭纶誉为“临川之都江堰”,明代杰出戏剧家汤显祖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千金陂赋》,赞美这一造福临川的水利工程。

过千金陂,干流进入抚州市城区,至抚北镇上黄村左岸纳临水。城区河道缩窄,河宽仅250至500米。右岸有中洲堤及桥东防洪墙,保护抚州市城东区;2004年至2007年对左岸的付家堤、瑶坪堤、上下沿河路堤、城西堤进行整治,建成带状的滨河胜景。2007年在文昌桥下首3.6公里(临水汇合口上游0.7公里)处兴建橡胶坝,并在千金陂分流口处建有与其相配套的翻板坝工程,使枯水期市城区抚河水碧波荡漾,改善了城市环境。

抚州市古称羊城,城区坐落在临川区,辖1区10县和1个高新开发区。抚州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古文风鼎盛,名贤辈出,素称“才子之乡”。早在唐朝,著名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就发出“光照临川之笔”的由衷赞叹。古有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曾巩,词坛父子晏殊、晏几道,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南宋理学大师陆九渊;现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书法家舒同等一大批先贤名流。抚州城内有王安石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洗墨池、玉隆万寿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年(1165)青石桥墩的文昌桥。

抚河下游段河宽水浅,宽800至1000米,细沙河床,枯水期露出大片沙滩。台地发育,有大片红壤,阡陌相连。两岸村庄密集、人口稠密,大片农田靠圩堤保护。右岸金山岭(又称金峰)上建有金山寺,该寺背倚金峰,俯临抚河,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并建有江西尼众佛学院,为一佛教圣地和旅游景点。干流一路向西北流,在进贤县李家渡镇陈家村右岸纳入东乡水,续流2.5公里至李渡镇焦石村,于1958年兴建拦河滚水坝,为赣抚平原灌溉引水工程,坝长451米,高9米,抬高枯水位2至5米。自坝左端进水闸沿抚西大堤西侧开挖总干渠,引水流量123立方米/秒,经临川大岗、丰城袁渡入箭江,灌溉南昌县、丰城市农田120万亩。焦石坝上游4.5公里处右岸柴埠口开挖东干渠,建进水闸,引水流量85立方米/秒,灌溉进贤县农田15.7万亩。

续进4公里至进贤县李渡镇,于1952年设李家渡水文站(属国家基准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15811平方公里,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1000立方米/秒。

干流北流至箭江口,分为东西两支,东为主流,经梁家渡下泄,由青岚湖入鄱阳湖;西支为抚河故道,且一分为三,水系略显混乱,大部分经向塘、武阳等地徘徊蜿蜒,最后也注入了鄱阳湖,成为赣抚平原渍水排泄的通道。

千百年来,抚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她甘甜的乳汁滋润着赣东大地的无数生灵,孕育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无愧于400万赣东儿女的母亲河

(刘勤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