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佛教逻辑》:认识与识别的关系

《佛教逻辑》:认识与识别的关系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持续认识只是识别[3],仅仅是第一刹那了知之后的诸刹那中的重复认识。忆念、爱欲、瞋恨都是随已被认识的对象而起的,但它们并不被当做知识来源。弥曼差派有同样的知识定义,同样认为知识来源是对尚未被认知的对象的认知,[7]但他们认为有持续存在的事物和持续的认识。这些定义都预先假设了持续的稳定的原因,设定了持续的认知活动、具体的共相以及具有由混合性认识活动所认知的一般或特殊性质的静止对象。

《佛教逻辑》:认识与识别的关系

除了不与经验冲突之外,正确知识手段尚有另一特点,即知识必须是新的认知[1],必须揭示前未认识的对象。它是认识的第一刹那,第一瞬间的明了,第一次闪现的认知,此时正是认识之光被点亮[2]。持续认识只是识别[3],仅仅是第一刹那了知之后的诸刹那中的重复认识。可以肯定这种认识是存在的,但它并非单独的知识来源。“何以故?”陈那[4]问道并回答:“由无止境。”即是说,如果任何一个认识都是知识来源,那知识的来源就会是无穷无尽的了。忆念、爱欲、瞋恨都是随已被认识的对象而起的,但它们并不被当做知识来源。我们心中的认知成分仅限于了知对象现在(Presence,当下存在)的第一刹那。随之便是理性的综合作用,它构造出对象的形式和表现。但这种构造生自生起性的想象[5],它并非知识的来源。它是识别,而非认识[6]

弥曼差派有同样的知识定义,同样认为知识来源是对尚未被认知的对象的认知,[7]但他们认为有持续存在的事物和持续的认识。在相继的每一刹那中,对象及对象的认识都被赋予新的时间特点,但本质上,它们是相同的,因而是持续的(存在)。正理派关于正确知识的来源的定义是:“产生认识的诸原因中的主导者[8],”诸如现量、比量等等。这些定义都预先假设了持续的稳定的原因,设定了持续的认知活动、具体的共相以及具有由混合性认识活动所认知的一般或特殊性质的静止对象。这种认识所以是混合性的,因为它是带有忆念成分[9]感觉活动的缘故。佛教认为对象只是刹那而有的,是一系列的事件所成;它又将感性与理性截然分为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工具。感觉领悟,而理智构造。第一刹那是感觉刹那,它的功效在于激发那依自身法则[10]产生诸刹那综合的理性活动。外部世界中并没有与此综合完全吻合的具体共相。如果一个对象被感知,第一瞬间的了别总追随有一生动的表象[11]。如果对象由对象的表征而被推知,后者也产生第一刹那的了别,此了别之后追随有那表征的表象以及始终与它伴随的对象的模糊的[12]表象。但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只是第一瞬间的了知构成真正的知识来源,无矛盾冲突的经验来源。

一个对象竟会由它的过去或将来的存在[13]刹那产生刺激,这是不可思议的事。只有现在的刹那才有这种功能。所以,那作为新认识的认识,而非识别只能是第一刹那,而且只有此刹那才是真知来源,或达到那对象的最高真实的知识来[14]源。

[1] anadhigata-artha-adhigantṛ=prathamam avisaṃvādi=gsar-du mi-slu-ba.

[2] NBT.p.3.11.

[3] Pratyabhijñā NBT.p.4.10-12.

[4] 《集量论》I.3。

[5] kalpanā=vikalpa(分别)。

[6] savikalpakam apramāṇam。(分别非量)(www.xing528.com)

[7] anadhigata-artha-adhigantṛ pramāṇam.

[8] sādhakatamam jñānusya Kāraṇam pramāṇam.

[9] savikalpaka-pratyakṣa.(分别现量)

[10] TS.P.390-avikalpakam api jñānam vikalpotpatti-Śaktimat.

[11] sphuṭābha.

[12] asphuṭa.

[13] NK.p.260.4.

[14] 正理派与弥曼差派自然斥责这种理论。参见Tātp.,p.1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