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笼鸟繁殖生活:光照与营巢环境对繁殖有重要影响

笼鸟繁殖生活:光照与营巢环境对繁殖有重要影响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试验表明,适当延长笼鸟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其运动量和采食量,并可增强其生殖功能,有利于笼鸟提早营巢产卵和繁殖。在人工环境中饲养的鸟类,是否提供适宜的营巢材料都会直接影响笼鸟繁殖的成败。不同种类笼鸟对营巢环境有不同需求,其巢的形状、大小、结构、营巢材料等均不相同,必须依据鸟类的习性和要求供给,才可达到顺利繁殖的目的。

笼鸟繁殖生活:光照与营巢环境对繁殖有重要影响

三、鸟类的繁殖生活

观赏鸟类的驯养,需以玩赏与繁殖并重的方针,这对鸟类保护以及合理利用鸟类资源,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所有笼鸟玩赏者,不但要全面了解鸟类的饲养知识,而且必须掌握鸟类的繁殖技术,以便建立观赏鸟类的优良种群,使良种笼鸟在人工饲养下繁殖。

鸟类的性成熟年龄不太一致,很多小型鸟类出生后8~10个月进入性成熟期:有的在生出后12个月龄开始性成熟;一些中型鸟类需要2~3岁后才能性成熟繁殖后代;大型鸟类如鹤、鹳、鹫等,则需4~5岁或更长的时间,才能性成熟,开始产卵繁殖。人工驯养下的笼鸟,其性成熟期的早晚,常随其生活环境及饲养优劣有所变化,这点在很多家禽或半家禽化的玩赏鸟类表现尤为明显,如家鸡、白玉鸟、虎皮鹦鹉等,均比野生种提早成熟产卵,并且增多每年繁殖巢数或大大增加年产卵量。现就鸟类繁殖生态中的求偶、营巢生活、产卵、孵化及育雏等特点分述如下。

(一)求偶

鸟类求偶是其性成熟重要特征,也是鸟类一生中最优美的生态表演。各种鸟的求偶活动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求偶期间的亲鸟羽毛丰满,羽色艳丽,体态异常优美;很多鸟类在求偶期中,鸣声多变,有的婉转清扬,有的呢喃轻柔,也有的高亢豪放。优美悦耳的鸣声大多发自雄鸟,雌鸟一般很少鸣唱或鸣声简短,这也是我国玩赏笼鸟以雄性为主的重要原因。很多种雄鸟,羽色艳丽,在求偶期间以其鲜艳的羽色及优美多姿的体态来取悦雌鸟,以此求得雌鸟的爱慕,并接受其交配。进入性成熟期的鸟类,雄性间常有争斗,有时搏斗得头破血流,也可能出现伤亡,故此时需注意观察,加强防范,以免因争斗损伤体表或羽毛,降低玩赏价值,更需防止雄鸟的伤亡。

鸟类的发情求偶,除与年龄有关外,延长光照时间,适宜的环境温度及营养丰富的饲料等,均是促使鸟类发情的重要因素。据试验表明,适当延长笼鸟的光照时间,可以促进其运动量和采食量,并可增强其生殖功能,有利于笼鸟提早营巢产卵和繁殖。

(二)营巢

鸟巢是鸟类产卵、孵化和育雏的重要场所。在人工环境中饲养的鸟类,是否提供适宜的营巢材料都会直接影响笼鸟繁殖的成败。不同种类笼鸟对营巢环境有不同需求,其巢的形状、大小、结构、营巢材料等均不相同,必须依据鸟类的习性和要求供给,才可达到顺利繁殖的目的。

繁殖期中,已经选配成对的雌雄亲鸟,在营巢生活中都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如织布鸟和几种常见的文鸟,多为雄鸟取运营巢材料,雌雄亲鸟共同营巢;白玉鸟则是雌鸟首先衔取适宜的巢材,徘徊在较理想的巢基处,然后雌雄亲鸟共同营筑新巢。一般情况下,营巢期间的雌雄亲鸟,除营巢活动异常忙碌外,雌雄亲鸟的精神极度兴奋,终日活跃于巢区周围。不允许其他鸟类进入巢区。在营巢过程中雄鸟不时地发出悦耳的鸣声,或伴之以飞舞、跳跃等美态向雌鸟求爱,同时还伴随着较频繁的交配。雌雄亲鸟自营巢开始,经常是雌飞雄从,形影不离,即使夜晚也是雌雄双双同栖一处过夜。

(三)产卵

多数鸟类在营巢完毕后开始产卵;有些鸟类当第一次巢和卵被破坏后,面临繁殖季节即将结束,再次营巢产卵者,其巢常甚简陋,也有二次营巢尚未完成即行产卵。各种鸟类每巢产卵的数量不同,卵的大小、形状以及卵壳的颜色等,均有较大的差异。

野生环境中的鸟类,多数种类每年繁殖一巢,每巢只产1卵者有大型企鹅及鹫类;每巢产二卵者如多种鹤类、各种大型鹦鹉及鸠鸽等;鸣禽类中的画眉、百灵、红嘴相思鸟、白玉鸟、金山珍珠、红点颏、八哥等鸣禽,每巢产卵多达3~5枚;各种雉鸡野鸭等,每巢产卵可达8~10枚,或10枚以上。

鸟类在产卵期间,每产两枚卵的间隔时间不甚相同,多数鸣禽,每日产卵1枚;雉鸡类常每隔1~2日产卵1枚;大型走禽如非洲鸵鸟、鸸鹋等需隔2~5日产卵1枚。饲养人员能正确掌握每种鸟类的产卵规律,才能较准确地获得种卵进行妥善保存,以利孵化和繁殖。(www.xing528.com)

在正常情况下,亲鸟首次交配24小时后可获得第一枚受精卵。每次交配后7~10天内均可产生受精卵,具有良好的孵化效果。

(四)孵化

鸟类的孵化是其繁殖生活的重要阶段,孵化多由雌鸟担任,雄鸟在巢旁或巢区守卫。很多种类的雄鸟在雌鸟孵卵期中,还需要衔取食物饲喂在巢孵卵的雌鸟;部分鸣禽的孵卵,是雌雄亲鸟轮换入巢孵卵,离巢亲鸟迅速取食饮水后,即刻回到巢旁守卫;也有少数种类的孵化任务全部由雄鸟承担,雄鸟在整个孵卵期间不食少饮,直至幼雏出世,雄鸟才与幼鸟共同进食。

一些小型鸟类如白玉鸟、虎皮鹦鹉、家鸽等,在产生第一枚卵后,亲鸟就开始孵卵;也有些鸟类如雉鸡、野鸭等,是在全巢卵产齐后,才开始就巢孵卵,如此全巢雏鸟出壳时间比较接近,雏鸟发育速度也比较同步,所以雏鸟易于饲育成活。

鸟卵孵化期因种类不同而异。白玉鸟、金山珍珠、五彩文鸟、白腰文鸟等小型鸣禽的孵化期14~15天;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小五彩鹦鹉等中小型鹦鹉的孵化期18~24天;珍珠鸡、环颈雉、金鸡、斗鸡、长尾鸡等的孵化期20~24天;孔雀孵化期26~28天。

亲鸟在孵卵期间,由亲鸟直接供给种卵适宜温度而促使受精卵发育成长。亲鸟在孵卵期间的胸腹部羽毛自然脱落,形成裸露的皮肤,称为孵卵斑,有利于亲鸟保持种卵适宜温度和于孵卵效果。孵化期间亲鸟体重逐渐减轻,有利于保护所孵种卵不致因体重大而压破种卵。

玩赏笼鸟在孵化繁殖期间,亲鸟的警觉性很高,略有惊扰亲鸟就会离巢远去,这对孵化中的鸟卵不利。还有时因外界干扰过大,致使孵卵的亲鸟弃巢、弃卵、终止孵化。因此,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必须保证笼鸟繁殖期间,环境安静,不得轻易改变环境,或移动鸟巢及触动种卵。

(五)育雏

鸟类的雏鸟,按其初生时发育的类型,可分为早成性雏鸟和晚成性雏鸟两大类。早成性雏鸟其亲鸟多为地栖或水栖鸟类,如雉鸡、鹤、雁、鸭、鸵鸟等。早成性雏鸟又称离巢雏鸟,这类幼鸟在出雏后不久即能步行并随亲鸟离巢觅食,此后不再回巢,其初生雏耳目具有听力视力,全身披有丰满的绒羽。晚成性雏鸟的亲鸟久栖枝头,营巢树上或洞穴,也有营巢于草丛的种类,如鹦鹉、八哥、白玉鸟、金山珍珠、画眉等。晚成性雏鸟又称留巢雏鸟,其初生雏的耳目无听力也无视觉,全身裸露无羽或只生少量稀疏绒羽,腿足不能站立也不能步行,需较长时间留在巢内由亲鸟哺喂成长后出巢活动。其雏鸟留巢的时间长短不同,多数鸣禽的雏鸟,留巢的时间几乎与其孵化期一样或略长些时间。

鸟类的育雏生活与其孵化有一定关系,早成性雏鸟的抚育幼雏任务,多由孵卵的亲鸟所承担;晚成性雏鸟,通常是雌鸟孵卵的种类,以雄鸟为主进行育雏;雌雄双亲共同孵卵的种类,由双亲共同育雏。

在育雏期间,亲鸟喂给幼鸟的食物种类,常因成鸟食性而异,很多食虫鸟类和以谷物为主食的鸟类,其幼鸟多以虫类为主食。并由亲鸟衔虫送入幼鸟口中;食肉类的亲鸟,则是将猎物的肉撕碎后喂给雏鸟;鹦鹉等以谷物为主食的鸟类,是以反刍的方式饲喂雏鸟,即亲鸟将食物吞食后片刻,然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连同较多的消化液一同饲喂雏鸟。

人工饲养的观赏鸟类,可以采用人工育雏的方法,这样可使亲鸟增加产卵量及繁殖更多的幼鸟。但人工育雏比饲喂成鸟更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人工育雏时要控制适宜的环境温度、光照,以及必要的雏鸟生长发育的条件;供给适宜营养的饲料及掌握不同习性的雏鸟饲喂要点等,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