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812年庄严序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1812年庄严序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12年庄严序曲》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1812年庄严序曲》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该教堂被毁于1812年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中。该曲就以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在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中,有圆号奏出《马赛曲》的主题片段,代表拿破仑军队的形象。《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虐。

《1812年庄严序曲》经典音乐名作赏析

《1812年庄严序曲》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在冰天雪地里饿着肚子作战。拿破仑的军队由于经不起俄军的反攻和游击队的袭击,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于是下令撤离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仑军队不能适应俄国严酷的冬天,加上饥饿和俄军的反击,终致溃败。拿破仑入侵俄国时多达60万的部队大部分被歼灭,最后只剩下不足万人逃出俄国国境。俄国人民以骄傲的心情读着库图佐夫的对军队的文告:“勇敢和胜利的军队!你们终于站在帝国的边疆了。你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救星,俄罗斯用这个名字来欢迎你们,你们在这次迅速进军中建立起来的不平凡的功绩,使全国人民都感到惊奇,并带来了我们永远的光荣。”

《1812年庄严序曲》序曲是根据上述史实写成的一部管弦乐作品。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应音乐家尼古拉·鲁宾斯坦之约,为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而创作的。该教堂被毁于1812年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中。该曲就以俄国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柴可夫斯基在这首序曲中层次分明地叙述了包括俄罗斯人民原来的和平生活和随后发生的不安和骚乱,俄法两军的会战,以及最后俄军击溃法军,俄罗斯人民庆祝胜利的狂欢情景等。由于作者事先已设计好,乐曲写成后,在教堂建成典礼的教堂广场上演奏,故乐队规模很大,除了采用双管制的大乐队,还加上一个军乐队以及军鼓、大鼓、钹、钟等打击乐器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全曲由序奏、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和尾声组成。

乐曲有两个基本音乐形象:一个是俄罗斯人民的形象,作者运用庄严的众赞歌和俄罗斯民间曲调等,将这一形象从多方面加以揭示和塑造;另一个是法军入侵者的形象,作者采用《马赛曲》主题片段来象征。

序奏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是“众赞歌”曲调,描绘俄罗斯人民在拿破仑军队来犯的国难当头,对和平安详生活的祈求。

谱例235

然后,在弦乐器突然向上强力冲击下,引出双簧管奏出的象征苦难惊慌的呻吟的音调,由乐队全奏的,象征残暴的侵略者的音调与之进行穿插对比:

谱例236

之后,力度渐强,弦乐和木管乐器作紧张激烈的上行摸进,相互交替和卡农式的呼应,描写战火蔓延、呐喊的音调以及俄罗斯军民的奋起抵抗。

随后,以军鼓为引导,木管和圆号奏出雄壮的骑兵主题:

谱例237

这一号角式的主题,是在号召俄罗斯军民奋起反抗。

呈示部。描写战争场面和俄罗斯军队的精神风貌。(www.xing528.com)

主部,首先由弦乐奏出旋风般的旋律和痉挛似的节奏:

谱例238

这一主题从弦乐开始,到木管、钢琴、铜管,及至打击乐,越来越强烈,变成气势雄伟的全奏。

在主题的进一步发展中,有圆号奏出《马赛曲》的主题片段,代表拿破仑军队的形象。它在快速上行音阶背景上出现,在调性上不断以三度向上辗转移动,配合急速的上下行音阶的相互对抗,生动形象地描绘俄法军队双方的生死搏斗。到高潮时,鼓钹齐鸣,引出主部的再现。《马赛曲》片段,描绘了法军的猖狂与暴虐。炽烈的战斗平静下来之后,副部主题揭示了俄国战士们思念家乡的心情,俄罗斯的民间旋律展示了士兵们热爱祖国,怀念亲人的心情,也描写了战士们休息时的欢快场面。其后,是另一个俄罗斯民歌为旋律的主题,幽默而热情,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音乐的展开部和再现部,运用了以上各种音乐材料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马赛曲》已逐渐失去耀武扬威的性格,转入低音区,旋律显得支离破碎,预示着侵略者必将失败的命运,而俄罗斯人民却节节进逼,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副部,看重描写俄罗斯士兵的精神风貌。分为两个主题:副部第一主题,由弦乐演奏一段深情而明朗的俄罗斯风格的主题,表现俄罗斯士兵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谱例239

副部第二主题采用了一首俄罗斯舞曲风格的民歌,轻快、活泼、幽默,反映俄罗斯战士自信、乐观的精神风貌。用长笛和英国管演奏:

谱例240

发展部。是战争场面的再现,进一步描绘了战斗的场面及高潮。全部主题的片段均用断奏奏出。《马赛曲》采用复调手法在各种乐器上交替出现,音乐愈趋激烈,至高潮时,鼓、钹齐鸣,描绘大炮的轰炸声,音乐在高潮中进入再现部。

再现部,紧接展开部激战的高峰顺势而下,当副部主题再出现之后,《马赛曲》的猖獗已是回光返照了。一连串下行模进的四连音,以排山倒海之势淹没了声嘶力竭的《马赛曲》、俄罗斯军民胜利了!

尾声:结尾部分极其辉煌壮丽,引子里再现庄严的众赞歌,并出现在喧闹的钟声和礼炮声的交响中;俄国国歌声响起,它是辉煌、胜利的凯歌:

谱例241

接着,低音铜管和低音弦乐奏出俄国国歌的前半部分,并与骑兵主题用复调的手法相结合,犹如将士通过凯旋门的情景,全曲在欢欣鼓舞、万民欢腾、充满胜利喜悦的气氛中结束。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盛大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