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语言感应能力,通往顺畅沟通之路

提升语言感应能力,通往顺畅沟通之路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一定要在“四多”中抓住“积累词汇”、“辨析词语”和“掌握词序与虚词”这3个重点,这样才会具备敏锐的语感。

提升语言感应能力,通往顺畅沟通之路

1.培养敏锐的语言感应能力

培养语感需要多学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和逻辑等,其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多读、多听、多说、多写,通过这“四多”途径,经常接受良好的语言刺激和熏陶,这样就能培养出敏锐的语言感应能力了。要想做到切实有效,必须抓住以下三个重点:

(1)积累语言材料,多多益善

我们感知的大量语言都是由词汇构成的,我们表达的各种信息,也是由词汇构成的。因而,我们要增强语言的感应能力,首先就要多多积累语言的材料——词汇。

全部的汉字大约有五六万,但实际上现代汉语常用的单词只有3000多个。文学巨著《红楼梦》的词汇很丰富,所用的字也不过4200多个。我们掌握了3000多个字也就基本够用了。这个标准,对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来说是完全能够达到的。尽管词汇的数量要比字大得多,但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也是不难掌握的。

积累词汇要多读书看报、多与人交谈、多听课、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逛商场、多看展览,并要时时处处留心,以便从中会获得新鲜有用的词语。尤其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更能获得大量丰富的词汇。积累词汇还需要认真,注意搞清每个新词的音、形、义,随时贮存在记忆里,选抄在笔记上,使用在表达中。这样持之以恒,形成习惯,就会有许多精词妙语可以供你随时随地选用了。

(2)辨析词语特点,越细越好

词语的组合和运用,既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又有许多灵活微妙之处。现代语言要比古代的精确,因为人们有办法对世界上的事物进行更细致的区分。而汉语与其他语种相比,对任何事物的“说法”,都显得更丰富多彩、精细入微。许多意义相关或相近的词,主要的意思都差不多,至少有相同之处,但各自的内容、含义、格调、情味和适用的场合、对象与范围却有所不同,而且是不能相互代替的。

语感的敏锐意味着词汇积累丰富和语言编码既快又准,这就需要对每个词的词性、词义、程度轻重、感情色彩以及相互搭配的特点加以细致入微的辨别和分析。(www.xing528.com)

我们在辨析和使用词语上,应当树立“推敲”意识。“推敲”的典故表明:一字之差,意味大不相同。“敲”与“推”的辨析和选择,不仅为了使意思表达确切,而且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我们对词语的辨析,只有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具备敏锐的语感,在表达与交流中避拙取巧,运用自如。

(3)掌握词序和虚词

一个人对于语句构造与连接的感觉和习惯是否正确,是否敏锐,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人早已基本上学会了组织语言,为什么在具体表达中又会常常出毛病呢?语句构造的毛病大多出在两个问题上:词序和虚词。这是汉语在构造上最要紧的两个问题。我们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的过程中,一定特别注意弄清词序的基本规律和虚词的正确用法。

词序就是词或词组编排的次序。汉语的句子不论长短,不论简单还是复杂,其词序的格式基本是一致的。

虚词虽然没有实在而具体的意义,但它在语句的构造与接连当中却起着实在的作用,一点也不“虚”。

总之,思想感情的表达,一定要通过适合的词语;否则,思想感情仍然是不明晰、不准确的,仍然停顿在半混沌的状态。我们的思想感情是含苞待放的花蕾,恰当得体的语言才是盛开的花朵,而行动是之后的果实。

因而,我们要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口语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一定要在“四多”中抓住“积累词汇”、“辨析词语”和“掌握词序与虚词”这3个重点,这样才会具备敏锐的语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