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遗迹-北平保卫战南苑激战地

抗战遗迹-北平保卫战南苑激战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去南苑的目的,是看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保卫战在南苑的激战地和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为国捐躯的详细地址。赵、佟二将军在南苑为国捐躯,古都北平市被日寇统治八年。16日,日军第5、6、7、12、26等五个师团开进华北,占据丰台、北苑、廊坊等平、津周边地区。20日,日军大举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还击。

抗战遗迹-北平保卫战南苑激战地

(四)北京南苑,北平保卫战南苑激战地遗址。

今天去南苑的目的,是看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保卫战在南苑的激战地和佟麟阁、赵登禹两位将军为国捐躯的详细地址。上午出西客站,上西三环到木樨园,过大红门,就到了南苑乡,据介绍,抗战时期这里还是大片荒地,只有少量田园,现在已是道路宽阔,高楼林立商铺繁荣,人车拥挤,昔日之荒凉,已毫无踪迹。南苑乡政府的梁超主任,热情地为我到当地寻找知情老人,介绍“七七事变”后,国民党第29军第132师在南苑抗战的历史和当年的抗战遗址。

赵、佟二将军在南苑为国捐躯,

古都北平市被日寇统治八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日双方虽然几经谈判,但战火仍未停歇。8日,蒋介石电令冀察当局:“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同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主张武装保卫华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合作,抵抗日军进攻。9日—11日,日本政府召开四相紧急会议和内阁会议,决定派关东军和朝鲜傀儡军增援华北,并从国内派重兵40万立即开赴华北,压迫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认罪”。16日,日军第5、6、7、12、26等五个师团开进华北,占据丰台、北苑、廊坊等平、津周边地区。17日,蒋介石在庐山会议上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当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将一份题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蒋介石。20日,日军大举进攻,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还击。7月28日晨,日军从丰台、团河村、马驹桥等西、南、东三个方面向南苑守军进攻。由于当时冀察当局打算妥协求和,战争准备不足,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和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率领的四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和学生军事训练团,共7000人被包围在南苑狭小的营区内,在日寇飞机、大炮的猛烈轰炸下,虽然伤亡惨重,但赵登禹师长和佟麟阁副军长仍然率部奋起还击,在敌机一批一批于空中轰炸扫射,敌军一波又一波的集团冲锋中,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拼死抵抗,经过四个小时的浴血激战,赵、佟二位将军都不幸中弹牺牲,五个团的官兵战死五千多人,南苑遂告失守!北平古都也随即沦陷!从此,八年以后,才得重见光明。(www.xing528.com)

扒土拉藤菜地中难寻纪念碑

再过十年南苑内难有知情人。

在南苑的寻访中,梁主任帮我找着了知情的王甫利老人,他将白大褂一披就带我们来到老铁路边的黄亭子旧址(亭无,记忆中的地名),指引我看赵登禹师长的牺牲地点,并说原来在这里立了一块石碑,在“文革”中被红卫兵砸了,有可能还埋在菜地里,我们就沿旧铁轨边的菜园子拉开藤蔓扒土寻找,始终未见踪迹。老人接着又引我们到佟副军长的牺牲处,王甫利老人指着路边的一个沟坎说:“我记得非常清楚,就在这里,当时旁边还有一辆被炮弹打烂的车,过了好久才收尸”。我不禁想到佟、赵二位将军是在抗战中牺牲最早而且是很有影响的高级将领,不少史书、回忆录和纪念文章都提到二位将军的英名。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我在《北京青年报》上,还看到了佟将军之子佟兵,参加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敬献花篮的照片,这充分说明中央对这些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的充分肯定。但在这里却什么也没有了,当地的老人都不在了,再过十年要寻找二位将军牺牲的地方,就没有知情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