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宫城与萧墙的布局与发展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宫城与萧墙的布局与发展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宫城、御苑、太液池和兴圣宫、隆福宫的周围,筑有东西较宽的长方形围墙,当时称为萧墙。当时萧墙和宫城都作为大内的一部分,萧墙被看作大内的外周墙垣,或称为“外周垣”。萧墙内并无中央重要官署,只有为宫廷服务的官署和机构。萧墙的东墙以内,宫城以东地区,是御厨和相关的机构和官署所在。萧墙和宫城的范围已勘查清楚。大都初建时,只有宫城,萧墙是后来为了加强保卫工作于元世祖晚年建成的。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宫城与萧墙的布局与发展

宫城周围九里三十步,东西四百八十步,南北六百十五步,高三十五尺,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八月动工,次年三月完成(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一“宫阙制度”)。按陶氏“里二百四十步”的说明,九里三十步,合二千一百九十步,与东西、南北步数的两倍的和数正相合。明代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将军徐达遣指挥张焕计度故元皇城,周围一千零二十六丈,比《辍耕录》所记少六十九丈①,可能所用尺度有出入。据实测宫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740米,与《辍耕录》所记步数大体相符。宫城共有六门,正南为崇天门,阔十一间,五个门道,高八十五尺。崇天之左为星拱门,右为云从门,各阔三间,一门,高五十尺。东西两面为东华门和西华门,各阔七间,三门,高八十尺。北为厚载门,阔五间,一门,高八十尺。四角有角楼。宫城南面有宿卫直庐,是防守驻军之处。宫城以北为御苑。

宫城之西有太液池,太液池以西,北为兴圣宫,南为隆福宫。在宫城、御苑、太液池和兴圣宫、隆福宫的周围,筑有东西较宽的长方形围墙,当时称为萧墙。萧洵《故宫遗录》说:“南丽正门内,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门内数(一作二)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析津志》也说:“崇天门,正南出周桥,灵星三门分三道,中千步廊街,出丽正门。”(《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第2页)从外城正南的丽正门,经千步廊街,进萧墙正南的灵星门,经周桥,入宫城正南的崇天门,正是大都的中轴线。

当时称宫城为“内城”,或者尊称为“内皇城”和“皇城”。如前引《析津志》所说至元四年四月甲子筑内皇城位置,就是这年确定宫城方位,内皇城即指宫城。《析津志》又说:“十月皇城东华门外,朝廷命武官开射圃,常年国典。”(《析津志辑佚·风俗》第205页)所说皇城东华门外,即指宫城东门东华门外。直到明代洪武初年徐达命张焕“计度故元皇城”,皇城依然是指宫城①。当时萧墙和宫城都作为大内的一部分,萧墙被看作大内的外周墙垣,或称为“外周垣”。《南村辍耕录》卷二一所记“宫阙制度”说:“大内南临丽正门”,所说大内即包括萧墙在内,萧墙南门灵星门正南临外城南门丽正门。《析津志》载:“中书省在大内前东五云坊内”《析津志辑佚· 朝堂公宇》第9页),所说“大内前”即指萧墙灵星门之前。《大元一统志》也说:“万宝坊,大内前右千步廊”;“五云坊,大内前左千步廊”(《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所说大内前千步廊都指萧墙灵星门前的千步廊街,可知灵星门以内即属于大内。《析津志》载:“厚载门,乃禁中之苑圃也,内有水碾,引水自玄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内有小殿五所。”(《析津志辑佚·城池街市》第2页)又说:“升平桥,在厚载门,通海子水,入大内。”所说厚载门,即指萧墙北门厚载红门,玄武池在万宁桥西,即是海子(积水潭)东侧的小湖。厚载红门以内有御苑,引海子水(即玄武池水)经厚载红门外升平桥灌入御苑。此处所说大内即指萧墙以内。

当时对萧墙以内,可以统称为大内。萧墙以内,中部为太液池,具有离宫性质;东部为宫城,或称“东内”;西部为兴圣、隆福二宫,或称“西内”。萧墙内并无中央重要官署,只有为宫廷服务的官署和机构。宫城南门崇天门以东星拱门南有御膳亭,亭东有拱宸堂,是百官会集等候之所。宫城西南角楼之南有留守司,“专掌宫禁工役者”,也就是主管宫中筑工程的部门。宫城西门西华门南有仪鸾局,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 年)设置,专管宫门管钥供帐灯烛(《元史· 世祖纪》)。西华门以西有鹰房,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设置,专管狩猎鲜食以供宗庙祭祀(《元史·武宗纪》)。萧墙以内,宫城以外,没有一所主管行政的中央官署,因此这里既不同于以前唐代长安和金中都的皇城,也不同于以后明清北京的皇城。萧墙只是整个大内的外围的墙垣,当时并不称为皇城。

萧墙的西墙以内,兴圣宫的延华阁以西,西鹿顶殿门外之西偏有学士院,学士院内有生料库,又南为鞍辔库,军器库,牧人、庖人、宿卫之室;宫垣东南隅有酒房,西南隅有藏珍库(《南村辍耕录》)。萧墙的东墙以内,宫城以东地区,是御厨和相关的机构和官署所在。宫城东南角楼以东偏北地方有生料库,库东有柴场,夹垣东北隅有羊圈(《南村辍耕录》)。沿着东墙以内,有柴场、御酒库、酒坊等。为了便利这些机构的对外交通和取得所需的生活资料,沿萧墙的东墙开设有多处红门,并在墙外沿着新开河(即通惠河的一段)上建有多座桥梁,与外城东部的街市相通。《析津志》说:“烧饭桥,南出枢密院桥、柴场桥,内府御厨运柴苇俱于此入。下则官酒务桥、光禄寺桥、流化桥。”又说:“此为御河皇后酒坊桥。”烧饭桥,即“神道桥,在红门东北,俗为烧饭园桥”。烧饭园在萧墙东墙的一处红门东北,正当蓬莱坊之南(《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15页),神道桥便是红门外通烧饭园的桥。枢密院桥即“朝阳桥,在东华门外,俗为枢密院桥”。柴场桥“即保康桥,在柴房东,俗名柴垛桥”。光禄寺桥即“通明桥,在光禄寺西,俗名酒坊桥”。光禄寺桥即在萧墙东墙的东二红门以东的新开河上。《析津志》曾讲到金水河“转东至周桥,出东二红门,与光禄寺桥下水相合流出城”(以上都是根据《析津志辑佚·河闸桥梁》)。据此可知,沿着萧墙的东墙,有神道桥(即烧饭园桥)、朝阳桥(即枢密院桥)、保康桥(即柴场桥)、官酒务桥、通明桥(即光禄寺桥)等,并开设有红门,以通外城东部街市。(www.xing528.com)

萧墙和宫城的范围已勘查清楚。宫城南门崇天门约在今故宫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前,东西两垣约在今故宫的东西两垣附近。萧墙东墙在今南北河沿的西侧,西墙在今西皇城根,北墙在今地安门南,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墙基宽约3米。正南的灵星门在今午门附近。大都初建时,只有宫城,萧墙是后来为了加强保卫工作于元世祖晚年建成的。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二月,“建宫城南面周庐,以居宿卫之士”(《元史·世祖纪》),就是《南村辍耕录》所说“附宫城南面有宿卫直庐”。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十月,“枢密院臣言:‘昔大朝会时,皇城外皆无墙垣,故用军环绕以备围宿;今墙垣已成,南北西三畔皆可置军,独御酒库西地窄不能容。臣等与丞相完泽议,各城门以蒙古军列卫,及于周桥,置戍楼以警昏旦。’从之”(《元史·兵志》)。所说“皇城外皆无墙垣”,是说宫城以外原无萧墙;所说“今墙垣已成”,是说这时萧墙已全部筑成。所说“南北西三畔皆可置军,独御酒库西地窄不能容”,是说萧墙东墙以内的御酒库以西没有充足的空地可以驻屯军队,因为萧墙东墙以内,宫城东墙以外,其中空间原来较窄,加上建筑有御酒库、柴场等为宫廷需要的设施,驻军的地盘更狭窄了。

萧洵《故宫遗录》说:“灵星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阑马墙。”这是由灵星门而讲到萧墙的周围。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又说:“厚载北为御苑。外周垣红门十有五,内苑红门五,御苑红门四,此两垣之内也。”这又是由御苑而讲到外周垣和内苑垣,说明御苑是在“外周垣”和“内苑垣”的“两垣之内”,外周垣当即指萧墙无疑。沿着萧墙设有十五处红门,驻屯有蒙古军守卫。蒙古军都是骑兵,因而萧墙俗呼红门阑马墙,该是墙垣筑得比宫城要矮得多。红门所以设置多到十五处,该是为了便利对外交通,例如前述东墙至少有五处红门。《析津志》所说朝阳桥在东华门外,这个东华门当是萧墙东墙的东华红门。看来萧墙的十五处红门,除了正南称灵星门以外,正东沿用宫城的门名称东华红门,正北沿用宫城的门名称厚载红门,其余是按方向编号的,如东墙光禄寺桥以西的称为东二红门等。

宫城厚载门以北,萧墙以内的御苑,有松林和柳巷。在松林东北,柳巷御道之南,有熟地八顷,使用阉人耕种,引海子水曲折灌入,“若谷粟麻豆瓜果蔬菜,随时而有”。“东有水碾一所,日可十五石碾之。”(《析津志辑佚·古迹》第114页)这和御厨等设施是配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