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布局变化与礼制关系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布局变化与礼制关系

时间:2023-09-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观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历史,都城布局有三次重大的发展变化。春秋时代,随着天子权力的衰落,诸侯中大国势力逐渐强盛,中原的大国都城有采用“城”“郭”连结布局的。郭区没有发现郭城的遗址,也该是利用河流作屏障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大国都城,先后出现宫城连结大郭的布局,但是形成的过程不一样。其实,只要对城内整个布局了解一下,它的内城性质是很明显的。城的北部也分布有中央官署和三辅官署的附属机构。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布局变化与礼制关系

综观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历史,都城布局有三次重大的发展变化。

(一)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都城由一个“城”发展为“城”和“郭”连结的结构。

商代都城,或者有方形城墙,或者只有壕沟作为防御设施,作为政治中心的宫殿区都设在城内东北部,周围分布有居民点、手工业作坊以及墓地

西周时代,周文王建都于丰,就开始有城墙和城壕的建筑周公营建东都成周,就开创了小“城”和大“郭”连结的布局,小“城”主要用来建筑王宫,作为政治中心,称为“王城”;大“郭”主要用来安置“国人”、迁居殷民和驻屯军队;整个布局坐西朝东,小“城”连结在大“郭”西边。初期的“郭”只是利用山川加工连结而成。西周初期建筑的鲁国都城曲阜,还只有一个“城”,可能因为鲁国是诸侯,不能采用成周王都的规格。从曲阜故城的城门和交通大道布局来看,主要居住区原来在西部和中北部,整个布局也是坐西朝东的,宫殿区在中部偏东北地方。到春秋初期为了举行求雨的“大雩”典礼,才开辟从宫殿通往南城墙东门的大道,并扩建这座城门。

春秋时代,随着天子权力的衰落,诸侯中大国势力逐渐强盛,中原的大国都城有采用“城”“郭”连结布局的。到战国时代大国先后称王,就进一步推行这种布局。郑国都城新郑,宫城东南有大郭,最初利用河流作屏障,战国时韩国建设郭城。齐国都城临淄,原来只有一个大城,居住区设在城内东北部,到战国时又在大城西南建筑宫城,把大城作为郭城。战国时代赵国都城邯郸,原来也只有一个大城,宫殿造在城内东北部,后来又在大城西南建筑由三个小城组成的宫城(今称赵王城)。春秋后期晋国都城新田,宫城也是由几个小城组成,郭区在宫城的东南。郭区没有发现郭城的遗址,也该是利用河流作屏障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大国都城,先后出现宫城连结大郭的布局,但是形成的过程不一样。

秦国商鞅变法以后建都咸阳,一直沿用到秦代。咸阳故城由于渭水北移,城址已被冲毁,无从找寻,但是,秦惠王灭蜀以后,派张仪等人主持建筑的成都城,“与咸阳同制”,有“小咸阳”之称。成都故城是有“少城”(即小城)连结在大郭西边的,可知秦都咸阳和中原大国国都一样,采用西部小“城”连结东部大“郭”的布局。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王朝以后,大规模扩建国都咸阳,在咸阳周围造了许多宫殿群,但是他维持原有的布局,于渭南上林苑中兴建朝宫前殿(即阿房宫),准备作为朝廷中心,这一中心依然在整个咸阳的西南部。整个咸阳布局依然坐西朝东,仍以东门为正门,东门阙一直造到了东海边上的朐县(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直对咸阳都城的东门。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大国中,只有楚都郢,始终保持一个“城”的结构,宫殿区设在城内东南部,没有受到中原大国推行小“城”连结大“郭”布局的影响。

(二)从西汉东汉,都城布局从坐西朝东转变为坐北朝南

西汉的长安城,虽然规模很大,实际上还属内城性质。关于这一点,过去许多学者是认识不足的。其实,只要对城内整个布局了解一下,它的内城性质是很明显的。城的南部是未央、长乐两宫,中部有桂宫、北宫和明光宫,还有宗庙和官署夹在这些宫室中间。城的北部也分布有中央官署和三辅官署的附属机构。同时达官贵人、诸侯王、列侯和郡的邸第,充满了长安城内各个地区。长安的居民区有一百六十个“里”,市区有九个“市”,主要分布在城外北面和东北面的郭区。当时渭水就在长安城以北三里地方,实际上成为北面“郭”区的屏障。漕渠从西南昆明池向东北流入渭水,成为东北面“郭”区的屏障。从北城墙西门(横门)到渭水上的横桥,有一条横桥大道,两旁就是商业发达之区,这一带建有外郭,设有外郭门,称为“都门”,是长安北上、南下的主要门户。东城墙北门(宣平门)内外,是贵族和平民居住区,宣平门外沿漕渠也有外郭,其郭门称为“东都门”,是长安东出、西入的主要门户。所谓外郭,只是利用河流堤防和“里”“市”的围墙连结而成。直到隋代所建洛阳城的郭,还只是短垣,到唐代才改建为郭城。

从西汉长安整个布局来看,还是沿袭先秦中原地区各大国都城的规格。外郭在北面和东北面,内城位于外郭的西南,整个城坐西朝东,以城内西南部的未央宫作为朝廷中心。未央宫以北门和东门为正门,设有门阙,尤以东门为主要。城门和外郭门,也以西北的横门、都门和东北的宣平门、东都门为正门,尤以宣平门和东都门为主要。西城墙以外,南部建筑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也只有高大的北阙和东阙作为正门。长安城的东郊,主要是漕运的河道和太仓所在,西郊主要是大规模的上林苑所在。就是班固《西都赋》所说:“东郊则有通沟大漕”,“西郊则有上囿禁苑”。

东汉的洛阳城,和西汉的长安城一样,具有内城的性质。关于这一点,过去许多学者也是认识不足的,往往认识不到它还有广大的外郭存在。东汉洛阳城中,宫殿所占的面积虽然要比西汉长安城小些,但是南北二宫还是占有城的中部主要地区,不仅北宫的北墙靠近北城墙,南宫的南墙同样靠近南城墙。南城墙偏东的平城门,就因为与南宫的南门很接近,所以作为宫门看待。南宫和北宫之间有复道相通。在南北二宫周围,还分布有宗庙和中央的官署以及武库、太仓等等。魏晋沿用这个布局,宫殿官署多到“一万一千二百十九门”。洛阳城属于内城性质还是很明显的。(www.xing528.com)

然而东汉洛阳的布局,显然和西汉长安不同,就是从坐西朝东转变为坐北朝南。洛阳城中南北二宫南北纵列,以南门为正门;这与长安城中长乐、未央二宫东西横列,以东门为正门不同。长安以东城墙北门宣平门为正门,洛阳以南城墙偏东的平城门为正门;平城门是建武十四年(公元35年)和南宫前殿同时建设的,说明洛阳城这种坐北朝南的布局是从东汉初期创始的。长安的武库安置在城南的长乐、未央二宫之间,洛阳的武库安置城内东北角,位于北宫的东北。由于长安城坐西朝东,它的外郭在北面和东北面,是利用渭水、漕渠作为屏障的。由于洛阳城坐北朝南,它的外郭在东、南、西三面,是利用邙山、洛水、沟渠作为屏障的。此后曹魏、西晋、北魏建都洛阳,还是在这个布局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调整。

(三)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从坐北朝南发展为东西对称、南北向的中轴线布局。

隋唐以后的都城,都采用东西对称、南北向的中轴线的布局,这是在东汉都城坐北朝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魏建都洛阳,在原来北宫的基础上重建宫殿,省去了南宫,把原来北宫南门外的正南大街(铜驼街)延长,穿过原来南宫基址,直到南城墙的宣阳门,并把原来建筑在南宫东南的中央重要官署,分别建到铜驼街的东西两侧,于是在洛阳城南部形成以铜驼街为中轴线的布局。同时把东西两面的郭区的“里”和“市”,划分得十分整齐。东西两面郭区分设有小市和大市,把全部城区和郭区划分为三百二十个“里”,每个“里”的面积是一平方里。因为洛阳的南面郭区,大体上以洛水为界限,面积狭小,郭区中央的南北向大街作为中轴线的作用,就不显著。

由于东汉洛阳城坐北朝南,外郭从东、南、西三面环抱着内城,居民区和市区主要分布在三面郭区。魏晋沿用这种布局,有所谓洛阳三市,金市设在城内北宫西边,马市设在东面郭区,南市设在南面郭区。北魏对郭区布局有了进一步发展,把“里”和“市”划分得十分整齐,有小市、大市和四通市分设在东、西、南三面郭区。建春门(东城墙北门)外七里有横跨阳渠的七里桥,桥东一里有东郭门,“门开三道”,称为“三门”。阊阖门(西城墙北门)外七里有横跨张方沟的张方桥,相当于西郭门。宣阳门(南城墙中门)外四里有直跨洛水的永桥,相当于南郭门。阳渠、张方沟和洛水是三面郭区的屏障。这种郭门的设置,是从东汉郭区边缘防守用的“亭”发展形成的。例如张方桥便是东汉夕阳亭所在。

隋唐长安城的布局,正是沿用北魏都城的规模作了更加整齐的调整。长安的内城位于整个都城的北部正中,分成南北两半,北半是宫城,是按照三朝(外朝、中朝、内朝)的朝廷制度建设的;南半是皇城,把重要中央官署全部集中建筑于皇城,并把内城与居民区、市区完全隔离。郭城从东、南、西三面环抱内城,中央的南北向大街称为朱雀大街,从宫城的承天门和皇城的朱雀门向南直通南城墙的明德门,成为贯通皇城和郭城的南北向中轴线,使整个长安成为东西对称的布局。郭区采用严格的坊里制和集中的市制。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西两面郭区的街道和“坊”“市”相互对称,大小距离完全相等,成为棋盘格式。

上述三次都城布局的重大发展变化,是很清楚的。仿效都城的陵寝布局同样曾发生三次重大变化。陕西凤翔发现春秋战国时代秦公陵园十三座,陵园都坐西朝东,微偏西北,有一定的布局。已发掘了两座陵园的壕沟设施。主墓是“中”字形大墓,在主墓的东侧或东南侧有“甲”字形小墓,墓道都向东。围绕主墓有长方形壕沟。包括主墓壕沟连同东侧或东南侧小墓,更围绕有大的长方形壕沟。大的长方形壕沟以内的面积,正好是小的长方形壕沟以内面积的十倍。小的长方形壕沟正处于大的长方形壕沟的西南部,相当于都城的宫城,而大的长方形壕沟相当于都城的郭城(参看图50、图51)①。河北邯郸的赵王陵,调查的五个陵台中,在三号陵发现了围绕陵墓的围墙,陵东有东西向的斜坡道路,说明陵园也是坐西朝东的①。秦始皇陵园同样是坐西朝东的,西部有长方形的双重围墙,陵墓处于围墙的南部,它相当于都城的宫城,东部包括兵马俑坑在内,相当于都城的郭城。关于这方面,前面探讨秦都咸阳布局的时候已经谈到。在今陕西咸阳附近的西汉诸帝陵园,布局同样是坐西朝东的。围绕有方形围墙的主墓在陵园西部,陪葬墓都在主墓的东北方或东方,陵寝都造在主墓的北方、南方或东南方,迁移豪富居住而用来供奉陵园的陵邑,也造在主墓的北方或东方。

在今河南洛阳东北的东汉诸帝陵园,布局显然和西汉诸帝陵园不同了,由坐西朝东转变为坐北朝南①,开始建有举行大规模朝拜献祭典礼的殿堂。

唐代诸帝陵园就开始有东西对称的中轴线布局。陵寝的主体建筑,高居陵园北部,依山为陵,或有高大陵墓。墓前有献殿,周围有方形围墙,四面有门,相当于都城的宫城。从朱雀门(围墙南门)向南,有很长的南北向大道,成为整个陵园的中轴线,前后共有三对土阙。唐高宗武则天乾陵,原来四周更有大的围墙,相当于都城的郭城,见《长安图志》所载《唐高宗乾陵图》。乾陵中轴线的两侧,从南往北,陈列有石柱(华表),飞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持剑石人十对,作为侍卫。东南有大臣和亲属的陪葬墓。

我们以陵寝布局的变化和都城布局的变化作一比较,可以更加看清,前面所说都城布局的三次重大发展变化,是不错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