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子计算机助推信息科学创新

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子计算机助推信息科学创新

时间:2023-12-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独立研制的电子计算机早在1956年,我国就制定了《1956—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计算技术作为紧急措施来抓。目前我国正以东方巨人的步伐追赶世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水平。1979年,我国又研制成功了DJS-140系列计算机。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成功的数模混合小型神经计算机,即“预言神一号”,是按照人类和动物大脑结构进行运算的一种崭新的计算机。中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

中国自主研发的电子计算机助推信息科学创新

中国独立研制的电子计算机

早在1956年,我国就制定了《1956—195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把计算技术作为紧急措施来抓。从1958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的诞生到现在,我国曾独立研制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型系列计算机和巨型机共几百种电子计算机。目前我国正以东方巨人的步伐追赶世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水平。

从1958年到1972年的15年时间内,我国自行研制生产了多种计算机。其中有1958年8月1日诞生的103机,内存容量1024字节,运算速度1500次/秒。1959年10月研制成功的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04机,内存容量为2048字节,运算速度为1万次/秒,它曾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部门解决了许多重大问题。1964年我国陆续推出了一批晶体管计算机,机型有109乙,109丙,108乙,320以及411B等共十个品种,这批计算机对我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1971年,我国研制成功了150型计算机,这是一种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至此,我国研制的计算机还没有形成系列产品。

1974年召开全国计算机专家会议后,我国提出了计算机要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的方针和发展微型机及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决策。此后电子工业部同大专院校结合,集中力量开发国产系列机,当年制造了DJS-130计算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产系列机(DJS-100系列)。1979年,我国又研制成功了DJS-140系列计算机。到1982年,我国推出了DJS-150系列计算机,该系列计算机采用了国内元器件研制生产的硬件系统。这时,我国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计算机工业。从1958年至1982年,我国共研制成各种计算机200余种,24年共生产中小型系列机3400余台,微型系列机5000余台。(www.xing528.com)

1983年,我国研制成功757大型向量流水机,每秒向量运算1000万次。同年,银河亿次巨型向量机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开始了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生产工作。同年又开发了DJS-1000系列国产机,1989年,我国的第一个分组交换试验网CNPAC正式开通,建立了三个节点交换机和8个集中器。1993年,我国又兴建了规模更大的公共数据交换网CH INAPAC。1994年11月19日,我国自行设计、自生开发的第一台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Ⅱ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并行巨型机的技术。紧接着,1995年又研制成功了曙光1000并行机和奔月计算机。曙光1000并行机的峰值运算速度达25亿次/秒,可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石油勘探地震预测等数据处理及科研领域。奔月计算机采用了最新的Pentium Pro处理器。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成功的数模混合小型神经计算机,即“预言神一号”,是按照人类动物大脑结构进行运算的一种崭新的计算机。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成功的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