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司马昭巧妙运用人才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司马昭巧妙运用人才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昭巧用人司马昭,字子上,河南温人。原来深谋远虑的司马昭深知二人必反,但又派二人前去,这是用其勇。二人取了成都,却又拱手送给了司马昭。即使钟会在蜀地反叛成功,司马昭也不怕,因为他早已断定,蜀地人心不可用,钟会成不了大事。司马昭导演的“糊涂”用人计谋,可谓是一场戏剧,既用之,又除之,不见血刃。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司马昭巧妙运用人才

司马昭巧用人

司马昭(211年—265年),字子上,河南温(今河南温县)人。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继承父兄的权力,弑魏少帝曹髦,彻底控制了曹魏政权。掌权期间派邓艾灭蜀。其子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文帝。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很有知人之明,他在派大将钟会和邓艾伐取蜀国时,做了一番细致独到的分析,可谓把钟会和邓艾紧紧地捏在手心里,不论二人反还是不反,都逃脱不了司马昭的控制。

当初,文王司马昭想派遣钟会征伐蜀国,下属邵悌求见文王说:“臣认为钟会的才能不足以担当统帅十万大军征伐蜀国的任务,否则只怕会有不测,请您再考虑考虑别的人选。”文王笑着说:“我难道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蜀国给天下兴起灾难,使黎民不得安宁,我现在讨伐它,胜利如在指掌之中,而众人都说蜀不可以征伐,人如果犹豫胆怯,智慧和勇气就会丧失干净,智慧和勇气都没有了,即使他勉强去了,估计也打不了什么胜仗而只会大败而归。只要钟会与我们主意相同,现在派钟会伐蜀国,一定可以灭亡蜀国,灭蜀之后,即使发生了你所顾虑的事情,他又能做什么呢?凡败军之将不可以同他谈论勇气,亡国的大夫不可以与他谋划保存国家,因为他们心胆都已吓破了。倘若西蜀被攻破,残留下来的人震惊恐惧,就不足以与他们图谋起事了;中原的将士各自思乡心切,就不肯与他同心了,倘若作乱,只会自取灭族之祸罢了。所以你不必对这件事感到担忧,只是不要把我的这些话再告诉别人了。”

看来,文王不是不知钟会将要谋反,而是认为他谋反也会失败,但这之前钟会很有利用价值。(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文王派邓艾从小路偷袭成都,与钟会内外夹击。但不久,钟会就告邓艾谋反。等到钟会禀告邓艾有反叛迹象的时候,文王统兵将往西行,邵悌又说:“钟会所统领的军队超过邓艾五六倍,只要命令钟会逮捕邓艾就可以了,不值得您亲自领兵去。”文王说:“你忘记了你前一阵子说钟会要谋反吗?怎么又说可以不必我亲自去呢?我自己应当以信义对待他人,但他人也不应当辜负我。看着吧,我一到长安,事情就会自行结束了。”司马昭的军队到长安时,果然像司马昭所预料的那样,钟会已经死去了。

原来深谋远虑的司马昭深知二人必反,但又派二人前去,这是用其勇。的确,如果不是邓艾出奇兵从阴平小路偷袭成都,蜀国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攻破。正是由于邓艾和钟会两人的内外夹攻,蜀国才破于一旦。但二人皆有反心,必然相互牵制,果然,钟会先是逮捕了邓艾,宣布反叛,然后又被部将所杀,邓艾亦被乱兵所杀。二人取了成都,却又拱手送给了司马昭。

即使钟会在蜀地反叛成功,司马昭也不怕,因为他早已断定,蜀地人心不可用,钟会成不了大事。司马昭导演的“糊涂”用人计谋,可谓是一场戏剧,既用之,又除之,不见血刃。由此可见,为人处世也要洞若观火,对人要了如指掌,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形势,对人要采取不同的对策,不可一味以不变应万变,否则难免会吃亏。

用人得会识人,司马昭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已经把下属的性格看透了,不管怎么行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所以他在做事时,才如此胸有成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