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艾奇谋破蜀:奇兵制胜的军事壮举

邓艾奇谋破蜀:奇兵制胜的军事壮举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景元3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当邓艾率领军士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土兵尽皆哭泣。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邓艾的破蜀成功就在于它出兵的奇,因为“奇”,所以对手想不到,所以不做防备,所以成功。邓艾破蜀,不仅是军事奇谋,更是他人生履历上的一个里程碑。

邓艾奇谋破蜀:奇兵制胜的军事壮举

古代兵家认为,善谋者胜,善变者赢。在战争中,领导者既要精于运筹谋划,又要善于临机应变。只有做到“因敌制变”,才能实现“因敌制胜”。战争是两股力量之间的对抗。战场上的情况总是千变万化,从来没有什么定势的战争法则。领导者能否做到敌变我变,巧妙地运筹战事,灵活地运用战法,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只有适应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方能克敌制胜。如果墨守成规,以不变的战法应付变化了的情况,必然要受到战争的惩罚。

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变力也是战斗力,是战争的一条重要规律。同样,在今天的商战中,如何面对云波诡谲的市场,如何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最大的利益,这需要管理者们不断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

孙子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其核心在“奇”字,关键是“创”字。它要利用对方惯性思维的弱点,捕捉对方的思想空隙,突破人们思维的常规、常法和常识,反常用兵,出奇制胜。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一章中,邓艾偷渡阴平,就是这一谋略的出色运用。魏景元3年,魏国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在连连失利的情况下,蜀将姜维集中兵力退守剑阁。由于蜀军扼守险要,魏镇西将军钟会屡次进攻不能奏效,加上粮道险远,军众乏粮,钟会打算撤退了。这时,魏征西将军邓艾利用钟会和姜维相持的机会,亲率精锐自阴平经荒无人烟之地,凿山开道,搭建桥阁,涉险奔袭。一路上山高谷深,极为艰险。

当邓艾率领军士来到摩天岭时,峭壁巅崖,不能开凿,眼看陷入绝境,邓艾的儿子和开路土兵尽皆哭泣。艾问其故。忠告曰:“此岭西皆是峻壁巅崖,不能开凿,虚废前劳,因此哭泣。”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艾令先将军器撺将下去。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邓艾于是率先以毡裹身,从高山上滚了下去,其它人有毡的依法炮制,无毡的用绳索拴住腰,抓住树枝藤条,沿着悬崖峭壁,一个跟着一个向前攀援,终于越过了摩天岭。当仅有两千的魏兵出现在蜀军面前时,蜀军惊惧奔逃,一片混乱。邓艾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江油、涪城和绵竹等城,直抵成都城下。当姜维大军还在剑阁浴血坚守时,成都的后主已经出降称臣了。

“应变力也是战斗力,而且是重要的战斗力。”这是著名军事家拿破仑的一句军事名言。拿破仑所讲的战斗力是指置身于战场的指挥员从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出发,通过主观的创造性思维而实现的“快速反应能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变力。这种应变力可以使己方在军事对抗中临变不惊,措置自如,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进而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战斗力。(www.xing528.com)

邓艾的破蜀成功就在于它出兵的奇,因为“奇”,所以对手想不到,所以不做防备,所以成功。因此,后人有诗称赞邓艾说:“阴平峻岭与天齐,玄鹤徘徊尚怯飞。邓艾裹毡从此下,谁知诸葛有先几。”

我国古代著名兵书《孙子兵法·虚实篇》也讲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百战奇法·变战》也讲道:“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古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这些都是说指挥员在战争中的作战指导要“因敌制变”,灵活用兵。古往今来,大凡名将用兵,都注重应变制敌。刘邦夺取关中地区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曹操攻打壶关城的“网开一面,虚设生路”,邓尼茨利用潜艇采取“狼群战术”进行水面夜袭,朱可夫使用高炮水平射击打敌地面集群……这些都是战争史上应变制敌的杰作。

同样,在今天商战中,管理者也需要相机而动,灵活应变。要知道在商场上要时刻注意根据市场变化形式,分析敌我状况,抓住有利时机给予对方迎头痛击,避免不利局面可能给自己造成的损失。所以说:用兵之法,贵乎取势,相机而动,顺势而为。处于危局,宜相机而动,合理分配精力,御险于身后。

邓艾破蜀,不仅是军事奇谋,更是他人生履历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他能够在不利得时机,因时而动,找到破解办法,顺利地扭转形式,充分证明他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应变能力。要知道,因时而动是闪烁着才能、机智、胆略之光的高超艺术,好比曹操的“割发权代首”,人们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但是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惟有曹操在这种特定的环境里,才能急中生智,想出这个两全其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艺术表演。可见,因时而动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依。因时的“时”是多种多样的:有天时,有地利,有人物,有事件,有情况,有势态,……而动的“动”也是千姿百态的:可以迎难而上,可以另找新路,可以寻求支持,可以等待时机,可以顺水推舟,可以置之不理……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需要快速灵活的反应,都需要急中生智和临场发挥。

因时而动的艺术虽然妙不可言,但也不是九天上的烟云不可企及和获得,它来自一个领导者广博的知识,卓越的见识,乐观的个性,非凡的性格,尤其需要长期的实践锻炼。今天的管理者唯有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培养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断地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才能使自己的软实力更上一个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